崔丽娜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46)
在人类历史上, 几乎每一次人类社会的巨大推动都与文化有关, 文化在人类历史发展之中所起到的几乎都是推动的作用。 例如: 古希腊罗马文化将整个欧洲的奴隶社会带入到了封建社会; 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又将人类带入到了工业革命社会; 而在中国, 是“百家争鸣”将古代中国由奴隶制社会带入到了封建社会; 是“新文化运动”将马克思主义思想带入到了中国, 最终促使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而当前,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在中国的不断深入和推进, 中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俨然已经到了世界为之惊叹的地步, 中国正在以一个“经济大体”的姿态活跃在国际竞争舞台的各个方面。 然而,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相对于经济建设而言, 要落后许多。 随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倡议在全国范围推崇开来之后, “文化自信”俨然已经成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所要遵循的必然要求。 本文力求在论述的过程中将文化自信的生成逻辑上升到哲学范畴中, 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文化自信的理论构成、 内在逻辑、 生成机制以及文化自信发展路径的前瞻性, 从而使人们能够认清文化自信,寻找文化自信的立足点, 看到文化自信的发展方向, 促进文化自信的有效培育与创新。
文化自信属于思想意识范畴, 是人类社会发展内在的精神力量。 从党的十八大以来, 习近平总书记就对中华文化的内涵、 优势、 价值以及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做出了非常精辟而又深刻的论述; 同时也为理论界深入理解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了根本性的指南和方针。
“文化”是一个非常具有人文意味的宽泛性概念, 直到现在, 人们对“文化”这一词的定义一直众说不一, 然而从中西方的各种辞典中对“文化”的解释却有着相通的地方, 那便是: 文化与政治、 经济二者相互对应, 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活动结果的总和。
那么“文化自信”又是什么呢?对此, 国内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了相应的定义。 刘云山认为:“文化自信, 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政府对文化价值的充分地肯定, 对自身文化生命力所持的坚定信念。”[1]廖小琴在其所撰写的文章《文化自信: 精神生活质量的新向度》中指出:“文化自信既是文化主体满足价值追求、 精神广度、 自我认同的方式, 更是文化主体从文化的角度来拓展自我的心理诉求。”[2]熊晓梅在其所撰写的文章《文化自觉自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向度》中认为:“文化自信指的是一个民族、 政党基于世界文明的视角之下对本民族文化所产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3]
由此可知: 文化自信是文化主体对其自身文化所持有的非常认可、 真挚的情感, 具有很强烈的信念感和理性感。 一方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自信要求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主义文化有一定的认识, 拥有正确的见解和高度的自信; 另一方面还需要我们对外来先进文化持有包容和借鉴的态度。
什么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当前学术界许多学者从理论自信、 价值自信、 伦理精神自信这三个方面来加以总结和阐述。 王南堤、 侯振武在其所合著的文章《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 文化自强何以可能》中将文化自信的核心内容概括为三个方面: 文化使命意识、 文化生命意识以及文化传承意识。[4]李辽宁在其所撰写的文章《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自信》中指出:“我国文化自信的根源在于价值自信。”他还认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能够非常客观的体现出我国文化的软实力, 价值自信则是文化自信根本。”[5]王泽应在其所撰写的文章《伦理精神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和根本》中指出:“文化自信的内在来源于伦理精神, 伦理精神是文化自信的支撑更是文化自信的核心。”[6]另外, 马克思与恩格斯都曾指出: 文化的发展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 任何国家、 任何民族的文化都会在一系列的动态之中不断地发展和变化。 由此可见: 文化自信的灵魂是理论自信; 价值自信是文化自信的内核; 伦理精神自信则是文化自信的关键点。 文化的发展离不开哲学意义上的“变化”, 不断变化之后才能引起文化的“质变”, 体现出其核心内容。
当前世界, 一个国家能否成为真正强大的经济竞争体系, 越来越在于该国是否有强大的文化力量与文化底蕴。 如果一个国家失去了以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作为灵魂支撑的内在核心力量, 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立起属于自己的文化攻势, 便极有可能在国际竞争中处于被动地位, 没有办法时刻捍卫好国家的战略利益。 因此, 中国将加强文化自信作为国际竞争的手段是非常有必要的, 具体必要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 文化自信可以开启人们的心智, 帮助人们获得知识, 陶冶人的性情, 为人们提供精神上的寄托。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产生于中国人们对世界的理解、 探索和把握的过程, 是劳动人民长期实践的产物。 也就是说, 中华文化撑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 是维系国家统一、 和平的唯一精神纽带。 有了文化自信, 国家才能更加安定、 繁荣, 人民生活质量、 幸福指数才能够得到维系。
第二, 文化自信可以帮助中国在世界的崛起提供战略支撑。 习近平同志曾经强调:“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的兴盛为支撑的。”[7]综观当前高度文明的国家, 其经济、 政治、 科技、 军事、 文化等都是在协调中共同发展的, 这种文明大国的文化制度也应该被中国所借鉴和应用。 将经济文化作为中国国际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让文化成为中国的一大竞争优势。
第三, 文化自信是中国与其他大国博弈过程中较量综合国力的重要手段。 当前中国与其他大国之间的博弈不仅包括了经济、 科技和军事方面的竞争, 还包括文化软实力的竞争。 实际上, 文化竞争已经成为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中国在面对大国博弈过程中的重要手段, 只有通过“文化战役”的形式, 才能够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说到底是要坚持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更基本、 更深沉、 更持久的力量。”[8]这是因为: 文化自信能够让理论自信变得更有理性、 让道路自信更具行动性、 让制度自信更具保障性, 可以说文化自信是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的必然结果和内在的要求, 文化自信不仅可以渗透和深入到三个自信之中去, 并且与三个自信之间可以相互促进。
中国的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长期斗争中所孕育出来的“革命文化”以及革命实践所迸发出来的文化动力。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 在发展的过程中就决定了中国共产党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旗帜, 努力地建设顺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 符合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因此, 中国共产党从其诞生之初开始就坚定地以马克思主义思想来指导自己实践, 然后在不断地践行和推进其的过程中, 最终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代表的是中国革命、 建设和改革这三个阶段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 成为了文化自信在中国产生和发展的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的文化自信尽管思想文化资源非常丰富, 但是我党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一直所秉持的是开放、 包容和借鉴优秀成果的原则, 积极从中国实际国情出发, 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地创新, 最终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和强大的感召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样: 中国共产党在建党95年以来, 一直在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理论的武装之下, 敢于牺牲和承担历史,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最终使得中华民族在一系列革命实践的过程中改变了被压迫的命运, 让整个国家最终走向了团结统一。
文化自信来源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指导出来的科学道路。[9]在认识到文化自信的这一来源之后, 便可以为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未来的探索中更具方向感和价值性。 当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 比历史上的任何时候更加接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目标, 在经济发展上, 中国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在政治上, 中国政局稳定, 人民安居乐业; 在文化上, 中国也不甘示弱地坚持了文化自信, 在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坚持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合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人类先进的文化成果, 才使得中国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走上了和平崛起的道路。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非常独特的价值内涵, 可以说其是构建中国在世界上话语权的最佳支撑手段。 坚持文化自信, 让中国在面对各种社会思潮的碰撞和各种外来文化价值冲击的时候, 完全有底气为人类社会提供更加完好的社会主义制度探索方案。 文化自信实然的本真诉求即是: 打造中国特色和中国风的国际话语权, 打破西方国家所宣传的“中国威胁论”和“中国崩溃论”, 坚持传播文化自信的价值理念, 为人类社会的文明做出实质性的独特贡献。
文化自信来源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着的强大文化基因, 中华民族只有不忘本, 才能够赢得未来。[9]任何一个民族都有其“根深蒂固”的行动指南, 这便是“文化”。 中华文化因其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而变得非常博大而又精深: 有“天下大同”的人类情怀; 有“临患不忘国”的爱国情操; 还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德行借鉴; 更有“修齐治平,慈孝忠恕,以天下为己任,为万世开太平”的传统情怀, 等等。 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中所蕴含的精神、 追求、 理念等历经了千年历史的检验, 在“历久而弥新”之中, 焕发出了其非常强大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一度成为了中华民族最根本的文化基因、 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最独特的民族气节, 可以有效地帮助现代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 造福世界, 为中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提供富有价值的启示, 为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提供有益的启示。
就像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说的那样:“中华民族有着非常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 并且已经形成了其极具特色的思想体系, (这一思想体系)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所积累的智慧经验和理性思辨的总结, 这是我国发展的独特优势。”[8]也正是有了这样强大文化基因, 中国的文化自信才能够在历史地展现之中总是充满强大的生命力。
在文化自信的引导下, 中国在参与国际竞争时所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都是前所未有的。 当前国际竞争形势复杂而又多变, 国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体制正在面临着深层次的调整时期, 如何推进“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着力践行好“五大发展”新理念, 实现好“五位一体”的总体新布局, 是当前中国需要秉持文化自信, 进行体制变革、 社会转型、 更新观念的伟大实践。
建党九十多年以来,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一次次伟大的现实斗争中, 孕育出了一种不怕牺牲、 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革命文化, 这种革命文化最终转换成了一种内在坚挺的文化动力,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 勇往直前。 正如习近平同志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那样:“我国的革命文化至今还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持续提供文化动力。”正是因为中国文化革命所迸发出来的这种现实的文化动力, 才使得中华民族在面对挑战和艰险的时候, 能够始终充满坚定的文化自信, 在锐意进取、 勇往直前、 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中一次一次地探索民族复兴之路。
文化自信得以在中国提出和发展, 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对整个民族文化、 当代文化以及未来文化的整体认知和把握。[10]加强文化自信便是要加强中国当前社会对文化发展规律的把握, 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深刻地认识和揭露文化发展的规律与特点, 如果缺乏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历史洞察能力、 对当代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华民族未来文化发展的憧憬之情, 文化自信就无从谈起也无从发生。 说到底, 文化自信的生成需要文化认同、 文化交流以及文化发展的共同促进。
文化自信在国人心目中的生成离不开人民对当代文化的真实体验与感受。 当人民的精神文化世界能够得到满足的时候, 就可以有效地从对当代文化的感知中体味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 文化自信才有生成的可能。 同理, 如果人民的精神世界没有办法得到满足, 对当代文化和传统文化缺乏着认同感, 文化自信就没有发生的可能。 因此, 如何引导人民正确识别当代文化的发展现状、 特点以及发展的方向, 是中国塑造文化自信应该被重视的重要环节之一。 科学地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本源、 发展现状与发展方向, 增强全体人民对文化的认同感, 让人民对文化充满自信, 是促成中国当代社会文化自信发生的重要前提。
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在培养人民文化认同感的过程中, 要确立好中国文化发展的目标与方向, 引导好人民去主动了解中国文化的过去、 现在以及未来, 促使人民对中华民族文化形成一种认同感与敬畏感, 然后深信中国共产党带领下所设定文化目标必然能够实现, 最终将国家的这种文化发展的目标树立成个人的文化理想和文化追求, 在全民族中建立起文化自信。
文化交流是促进中国文化自信形成的必要条件, 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竞争环境, 如果没有文化交流, 世界人民对中国文化会难以形成科学的文化认知, 那么中国文化即便是再优秀, 也会难以被世人所了解和认识。 因此, 中国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如果多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 不仅有利于扩大中国文化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还能够有效地消除一些狭隘的文化心理, 从而增强文化自信。
中国的文化交流活动, 有“走出去”和“请进来”这两个步骤, 所谓的“走出去”是要让世界各地的人民了解中国文化、 认识中国文化, 从而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力; 而“请进来”指的是中国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要融合世界的优秀部分“为我所用”, 这样便可以使中国文化能够有效地被其他国家所接纳。 随着这种“走出去”和“请进来”文化交流的增多, 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价值和影响力也日益彰显出来, 可以说中国文化俨然已经在国际社会赢得了世人的推崇。
当然,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 中外文化的碰撞很有可能让国人滋生出“盲目自大”或者“妄自菲薄”的心理特点, 这两种文化心理对文化自信的形成都极为不利。 因此, 在培养中国人民文化自信的过程中, 应该先要让我们的民众认识和了解外来文化的优点与缺点, 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时刻持平等的态度, 不会因为对外来文化的盲目崇拜而滋生出文化自卑心理, 也不会因为对外来文化的一无所知而产生文化自负心理。 这样, 文化交流便可以成为增进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和条件。
文化发展是提升中国文化自信的基石, 通过对文化的发展不仅可以形成中国独特的文化优势, 提高中国在世界上的竞争力; 还可以彰显出中国对文化的创造能力, 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 邓小平同志说:“发展才是硬道理”放在发展文化, 提升文化自信方面道理亦是如此。 这是因为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是一个民族文化生机和文化创造能力的具体体现, 富有创造力的文化决定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程度, 并且深刻地影响着民众们对本国文化的文化自信程度。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 美国文化软实力在全球上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 其在文化市场上之所以能够一直保持第一的位置, 深层原因就在于美国具备了非常好的文化发展创新的能力, 美国民众们对美国文化充满了自信心。 由此我们可知: 创造力是自信心的基础, 一种文化如果能够在创造力的驱动之下快速地发展, 那么人民的文化自信心便会应然而生。 在世界的竞技之林中, 一个国家的文化发展的越快、 文化自信感越强, 在竞争中就越具优势; 相反一个国家的文化创造力越低下, 文化自信一度处于萎缩的状态, 就很容易使国人产生文化自卑心理, 从而不利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的发展。 可以说, 中国近代以来所受到的文化挤压和战争的侵略很大原因来自于中国民族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竞争的过程中败下阵来的结果。 因此中国在文化自信培养的过程中, 应当凝聚好社会各界的力量用以加快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发展文化来提升中华文化的各项品质, 让国际社会能够听到和看到更多中国文化的声音, 从而让中华民族在世界上能够有更多的发言权和话语权, 让中华文化在一种富有生命力的创作环境下转化成文化优势, 最终提升好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建党95周年庆祝大会上所指明的那样:“文化自信, 是一个民族、 一个国家、 一个政党对其自身文化价值所做出来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的行为, 我们所坚持的道路自信、 制度自信和理论自信归根结底是要坚持文化方面的自信。”[11]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国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历代明君贤臣不仅有“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还有“革故鼎新”的创造精神; 更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等, 这些传统治国理念和创新精神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动力源泉, 有效地增长了中国人的骨气、 夯实了中国人对外交往的底气。
然而, 国弱是没有任何自信可言的, 近代以来中国积贫积患、 在“黑暗中”苦苦摸索的现实告诉我们: 中国现在的文化自信, 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之下, 中华人民奋勇反抗、 争取民族复兴的伟大成果。 时代在发展, 中国的传统文化需要革新与延续, 这就需要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体人民建立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牢记“历史耻辱”的同时, 对中国传统文化中比较优秀的一部分进行继承和弘扬, 充分做到“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让中华文化能够在一种文化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的过程中, 展现出其多彩的一面, 从而为中国的发展、 人类的进步提供正确的精神引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强调:“要积极地发挥出人民群众在文化创作中的积极性, 让广大人民成为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建设者。”追溯中华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不管是音乐、 舞蹈、 诗书、 绘画等艺术形式, 还是道德情操、 民族意识等观念形式都来自于中国劳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这其中当然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所有智慧和创造力。 因此, 人民不仅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和继承者, 更是文化的消费者。 中国在处理文化继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时, 如果能够发挥出人民主体的作用, 让人民直接参与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把蕴藏在民间的文化智慧和文化力量有效地挖掘出来、 释放出来, 便可以成为中国文化自信塑造的重要手段, 让人民能够直接感受到中华民族文化的价值和美丽, 从而提升和塑造出文化自信。
“坚持”与“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中的辩证关系是:“坚持”是“发展”的前提, “发展”是“坚持”的保障, 因此, 文化自信需要在坚持中发展, 在发展中坚持。 处理好“坚持”与“发展”的关系, 就像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 在坚持文化自信的过程中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一定要坚持遵循, 这是因为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最基本的建党原则, 它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 更包含着历史唯物主义科学的立场观和方法观。
建立中国文化发展的路径一方面要至死不渝地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另一方面还要将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进行“时代化”和“大众化”, 使之能够更好地作用到中国当下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 换句话说, 发展文化自信, 处理好“坚持和发展的关系”便是在坚定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将马克思列宁主义根据中国每一发展的阶段、 实情相互结合起来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
当前, 世界各国文化软实力的较量实际上还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 中国共产党应该通过各种渠道、 多种形式把中国所坚持的理想信念、 思想理论基础、 民族信念、 时代精神等在全社会范围中大力倡导和弘扬开来。 将中国共产党一直所遵循的文化理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全面贯彻到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之中, 使中国的民众能够彻底地接受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坚持的文化自信, 由此坚定好文化自信发展脉络与发展方向, 提高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软实力。
中国著名共产革命先驱李大钊曾经在其所撰写的文章《东西文明根本之异点》中提倡:“竭力受西洋文明之特长, 以济吾静之文明之穷。”[12]从当前世界发展的格局和角度来看, 李大钊同志的这种观念也许并不怎么正确, 但是他能够站在中华民族当时所处的那个大的环境对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做出了比较和反思的这种行为是充满意义的。 至少我们可以从李大钊同志的观点中明白: 任何文化都有其相对的优势与劣势, 同一个文化特点, 在一定的时空、 一定的阶段也许是积极的, 但是一旦越过这个时空和阶段又可能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 在中西方文化发展的过程中, 两种文明制度都是历经了千年才演变成今天的形态, 因此, 在国际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今天, 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相互交融、 相互影响是一种必然现象, 中国在培养本民族文化自信的过程中对各种外来文化进行理智的比较和选择, 发现其长处为我所用, 发现其弊端则积极丢弃, 确实是中国文化自信培养和生成的有效动力。
由此, 我们应该深切地认识到: 越是民族的东西, 就应该越是世界的。 在新的历史时期, 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生成一方面要有自己的文化定力, 以高度容纳的胸怀去迎接世界各地先进而又优秀的文化, 以我为主、 为我所用; 另一方面还要有一定的文化鉴别能力, 对各种不同性质的外来文化进行及时的鉴定和辩证活动, 不盲目自大、 亦不妄自菲薄, 在自信、 自立的民族心理特征之下对西方外来文化进行辩证所取、 择善而从。
中国共产党中先进的党内政治文化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更是中国共产党强大生命力的培育土壤。 因此, 中国共产党必须高度重视和弘扬好党内的优秀政治文化, 加强好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 在坚定党内文化自信的同时不断地弘扬良好的政治文化涵养, 以实事求是、 公道正义、 清正廉明、 艰苦奋斗的党内政治文化实现“思想建党、 制度治党、 文化强党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13]。
党内政治文化的建设总是带有非常明确的导向性, 各级党委组织部在日常政治活动和工作中追求和倡导什么, 对全民文化的建设或多或少都会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 例如: 曾经一个时期中, 党内的一些部门、 一些腐败份子总是“不走正道”, 张罗和组织着各种“潜规则” “关系网”, 使得党内的政治生态文化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这些坏的党内风气更是影响到了整个大的社会风气, 使得人人在工作生活中也被这些“歪风邪气”带上了偏路; 而在“反腐倡廉” “从严治党”的党建工作大背景之下, 我党又在大力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过程中, 不断地起到了许多带头的示范作用, 为全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非常明确和科学的示范指南, 使得公平正义、 团结友爱、 积极向上的良好风气充满了全民文化的建设。 因此, 在建设和培养中国文化自信的过程中, 党内各级部门、 组织等要善于起到带头示范的作用, 利用一些行之有效的平台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直接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来。 这样在党内政治文化的辅助之下, 中国民族文化的向心力、 中国革命文化的影响力、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力才能够有效地融入到每一位民众的血脉之中, 从而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特有的文化自信。
为什么我们在“三个自信”的基础之上还要增加一个“文化自信”?其实这个问题习近平同志早已经给出了非常明确的答案。 这是因为: 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一个政党的灵魂, 无论哪个国家, 哪个国家, 如果你不珍惜他们的文化, 就等于失去了灵魂, 任何国家、 民族、 政党都将无法运行。 古语也有云:“欲人勿疑, 必先自信。”由此可见: 中华民族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抱有坚定的信心, 坚持以从容的态度、 奋发的勇气去面对它, 才能够让文化散发出其内在的作用和价值, 从而促使自身的繁荣和发展。 怎样坚持文化自信, 归根到底还是要实现文化上的自强, 基于这样的出发点, 中华民族应当坚守好自己文化精神的“高地”, 高举“文化复兴”的旗帜, 时刻牢记“不忘根本、 借鉴外来、 面向未来”的重要方针, 以强大而又坚定的文化底气和文化自信, 支撑当代社会主义发展中的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以及制度自信, 为中国的经济、 外交以及国际影响力的扩增提供更为基本和持久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