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 进一步完善交易机制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及《全面放开部分重点行业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通知》提出,进一步加大力度推动发用电计划放开,选择煤炭、钢铁、有色、建材4个行业全面放开发用电计划,实现完善价格形成机制。通过4个行业试点的工作积累,随后将逐步全部放开发用电计划的行业数量,真正实现电力市场化改革稳妥和积极的推进。
《通知》中主要提出了9条具体要求,一是各地加快放开发用电计划,大幅提高交易电量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主体范围,进一步明确放开各类发电企业、用户进入市场的时间,明确放开比例,鼓励跨省跨区网对网、网对点交易,对有条件的地区有序支持点对网、点对点交易,支持用户与清洁能源开展交易。二是发电方面,除煤电机组外,推进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核电、分布式发电等进入市场。三是用户方面,进一步放开用户电压等级限制,10千伏及以上电压等级用户都可进入市场,积极支持用电量大的工商业、新兴产业、工业园区、公共服务行业等用户进入市场。四是售电企业方面,鼓励售电公司扩大业务范围,靠降低成本和提供增值服务参与竞争,支持供水、供气、供热等公共服务行业和节能服务公司从事售电业务。五是完善市场主体注册制,进入市场的发电企业、用户和售电公司等都要完成注册程序,成为合格市场主体。六是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要求市场主体按照交易规则参与各类交易,通过市场竞争形成价格,接受政府有关部门监管。同时明确要求各地有关部门要最大限度减少对微观事务的干预。七是完善中长期合同交易电量价格调整机制,交易双方在自主自愿、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在合同中约定建立固定价格、“基准电价+浮动机制”、随电煤价格、产品价格联动或随其他因素调整等多种形式的市场价格形成机制。八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交易合同纠纷协调仲裁机制,保障电力市场健康运行。九是推进电力市场主体信用建设,开展信用评价,实施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实施方案》中也提出了6条具体实施要求,一是强调了放开煤炭、钢铁、有色、建材等4个行业电力用户发用电计划的重要意义,明确了“应放尽放”等基本原则。二是试点全部放开4个行业发用电计划,用户全电量参与交易,具备条件的同步放开发用电计划和电价,由用户和发电企业自主协商确定供电方式和价格机制,逐步放开参与跨省跨区交易限制,支持用户与清洁能源开展市场化交易。三是做好放开发用电计划和推进市场化交易有效衔接,用户和发电企业无法协商一致的,可先放开发用电计划,用户价格暂按当地目录电价标准确定。四是建立完善科学合理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用户和发电企业签订合同时自主协商,约定建立“基准电价+浮动机制”的市场化价格形成机制,明确“基准电价”和“浮动机制”的协商原则,继续支持资源综合利用和落实惩罚性电价。五是规范4个行业用户交易行为,推进签订中长期合同。六是进一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合同执行。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商务部等部门《关于扩大进口促进对外贸易平衡发展的意见》。这份由二十个部门发布的通知提出,增加有助于转型发展的技术装备进口,鼓励国内有需求的资源性产品进口。
《意见》提出,要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稳定出口的同时,主动扩大进口,促进国内供给体系质量提升。
《意见》要求,充分发挥进口对提升消费、调整结构、发展经济、扩大开放的重要作用。将“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作为重点开拓的进口来源地,加强战略对接,适度增加适应国内消费升级需求的特色优质产品进口,扩大贸易规模。同时,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积极推进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自贸区谈判,加快建设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贸区网络。
值得关注的是,《意见》提出,结合国内产业发展情况确定进口重点领域,充分发挥《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的作用,支持国内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技术、设备及零部件进口,促进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优化鼓励进口的成套设备检验模式。据了解,在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编制的《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17)》中,包括了引进矿山自动化、能源资源物探、煤层气开发利用等先进技术;工业危废综合利用、资源高效回收、非金属深加工材料生产、船舶制造等关键装备;鼓励发展万米深井钻机、有色金属新材料、国家级研究中心(实验室)等重点行业。
此外,《意见》还要求,降低进口环节制度性成本,进一步规范进口非关税措施,健全完善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加强进口行政审批取消或下放后的监管体系建设。落实国家对企业减税降费政策,严格执行收费项目公示制度,清理进口环节不合理收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