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薛璇 张娜|文
由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我们需要一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更需要一座注重品质的人才培养基地,这是时代发展的现实呼唤。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与山东伯润金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校企共建大学生生产性实训基地
夏天,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威海校区内,教学建筑鳞次栉比,海鸥时而飞临,翅膀划过蓝天白云,万名学子在这里度过美好的大学生涯。
成立于1958年的山铝职业学院,前身是苏联援建的501业余工学院,与中国第一家氧化铝厂—山东铝厂(代号501)同期诞生。半个世纪以来,山铝职业学院为中国铝工业输送了大批专业技术人员,被誉为“中国铝工业的黄埔军校”。2004年,经山东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该院成为全日制大专职业院校,面向全国招生。
伴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山铝职业学院作为中铝集团职业教育的一张闪亮名片,秉持和发扬“校企相融、产学互动”的办学特色,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深度融合,特别是2017年作为首家入驻中铝南海产教园的单位,这家老牌学院在新时代展现出新气象,焕发出新动能。
刚入学的大学生,宛如一张白纸,对未来职业的憧憬既充满希望,又懵懵懂懂,完全依托于学院的引导和培养。
从设置专业开始,山铝职业学院就注重与社会需求无缝对接。除了冶金化工、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老班底”之外,学院相继设立了汽车工程、互联网、大数据与云计算、旅游等热门专业。
大一,下工厂、进车间,为期三周的认识性实习;大二,为期三个月的跟岗实习;大三,为期半年时间的顶岗实习,这是学院每位学生都必须经历的阶段。从了解流程,到拜师跟班,再到完全独立工作,这种与企业需求高度契合的人才实训模式,让该院的学生一毕业,便成为熟练的技能人才。
五十年历史的传承发扬,让山铝职业学院具备了与有色金属行业相濡以沫的天然基因。该院学生处崔仲平老师介绍说,在大三实习期间,冶金化工系的学生被派至有色金属企业中,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得相应的报酬,不但实现了经济上的自给自足,而且给企业留下了良好的印象,很多学生毕业后,直接留在了实习单位正式就业。
厂房就是课堂,学生就是学徒。从2016年开始,山铝职业学院与中铜公司东南铜业联合,每年组建160人的培养订单班,为企业定向培养高技能人才。2017年,学院与中铝山东企业又签订了现代学徒联合培养计划,今年1月,350名学生进入中铝山东企业,与师傅结成对子,言传身教学技能,兢兢业业树匠心。
唐鲭濛从云南财经大学硕士毕业之后,在该院担任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她每周的时间被《导游实务》《酒店前厅》《客房管理》这三门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在她看来,职教院校毕业的学生和一类大学的毕业生,区别在于执行力,她说:“名牌大学的旅游专业毕业生侧重于研究和规划,而真正执行力强的应该是我们这些高职院校的学生,我们的学生更熟悉具体的业务运作流程。”
该院建筑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林博恩对记者说:“最近我们已经开始在学校进行模拟施工了,这个专业侧重于现场施工管理,毕业后,我们可以从事施工员、测量员、造价员等很多工作。”
近期,山铝职业学院依托旅游管理专业成立了春蕾校园旅行社,导游、地接、讲解都是该专业的学生,此举既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和就业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又进一步促进了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
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现场实习
山铝职业学院老校区地处淄博张店区,由于交通、地域等因素,招生和办学条件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在中铝集团、中铝山东企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学院成为首家入驻中铝产教园的单位。产教园位于威海南海新区,该项目建设创造了“南海速度”,从2017年2月1日打第一根桩,到当年9月6日建成,仅用了7个月,建筑面积19.7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园区由蓝图变为现实,在中铝集团、中铝山东企业、威海地方党委政府和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谱写了“501红色基因和南海速度”完美结合的惊艳篇章。
回忆起那段时间的栉风沐雨,该院党办主任张华钢感慨地说:“我们当时很担心9月份能不能如期开学,2017年6月,老校区教学任务暂结,学院就动员大家来到这里,与施工方、监理方通力配合抢工期,大家克服了雨季、蚊虫叮咬、交通不便等重重困难,每天五点多起床,晚上十一点才回宿舍,不容易啊……”
“我们有一批热爱职业教育的人,有激情,在状态,不服输,把看似不可能的事办成了,经费不足时,老师们宁可降低自己的工资,也要保证学生培养费的足额到位。”该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贾永臣感动地说。
据了解,入驻南海产教院之后,全新教学环境和硬件设施吸引了各地学生纷纷报名,2017年当年招生新生5100余名,创下历史新高,相当于2012年新生规模的10倍。
七月,全国大部分城市进入高温状态,南海新区依然凉风习习,气候如春。
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出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转方式、调结构的战略举措,也是中国培养大国工匠、迈向制造业强国的台阶。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和教育部等部委相继下发了一系列指导意见,强调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中国的职业教育迎来了繁荣发展的大好时机。
今天,山铝职业学院在产教融合的道路上步履正坚。山东铝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中铝山东有限公司董事长、山铝职业学院院长张正基自豪地向记者介绍说:“我们知道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定制化、订单化的人才培养模式。2018年年初,我们重申了‘专业加产业’的办学思路,一是要主动延伸,形成学院自己的产业,二是要继续与企业共同培养人才,促进产业技术的发展,这是我们自身发展的需求。”
德国是世界公认的制造业强国,也是职业教育最发达和完善的国家,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2012年,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鲁昕来山铝职业学院调研时评价说,山铝职业学院与德国的双元制有相似之处,实现了教育资源与企业资源的深度融合。
谈及发展愿景,张正基院长介绍说,打造“教育产业集群”是学院的发展目标:“‘教育,培训,科研,产业孵化,中试工厂,实体企业运营’,以教育为基础,六者相互关联,学院正向着六位一体的职业教育模式前行。”在他心中,还有一个十年愿景——十年之后,学院的毕业生以其优秀的技能、良好的职业精神、较高的人文素养,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认可,百分之九十的毕业生要进入国内本专业对应的前五位企业。谈及对中国职业教育的建议,张正基院长直言不讳:“在学生资金拨付和资源配给上,建议国家对央企创办的职业院校给予同等待遇,这样才有利于以企业主体的职业院校的繁荣发展。”
从产教园向南几公里,就到了黄海之滨,海风习习,汽笛声声。山铝职业学院正借产业之风,扬教育之帆,在创建全国领军式职业院校的航道上鸣笛远航。这座校园,是莘莘学子的练兵场,是职教人的大舞台,新时代的技能型人才,正从这里走向大展宏图的美好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