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嵘|文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历史沿革中形成的,并且随着企业发展会增添新的内涵。不同行业因各自行业特征,其企业文化均具有独特性,本文对国有矿山企业文化进行了一些思考,旨在探究如何为企业发展注入内在动力。
企业管理学界有一公认的观点: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做标准,二流的企业做品牌做资本,三流的企业做项目做产品。如果企业要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具有先进独特影响力强的企业文化引领企业的方方面面,换句话说,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国有矿山企业因其企业属性、建立年代、地理位置、员工队伍构成、生产产品特殊等原因,历经多年经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尽管不同矿山企业文化内容会存在细微差别,但是总体上都是带普遍共性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经营理念、经营目的、经营方针、价值观念、经营行为、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企业文化本质,是通过企业制度的严格执行衍生而成,制度上的强制或激励最终促使群体产生某一行为自觉,这一群体的行为自觉便组成了企业文化。下面谈谈本人对国有矿山企业文化特性的几点认识。
到二十世纪末,我国国有矿山达到一万零八百多个,矿产开发总规模居世界第三,成为名副其实的矿业大国。这些国有矿山大多创建于五六十年代,发展至今仍然在开采运营的也已跨越半个多世纪。矿山一般远离城镇,创立之初,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响应国家号召聚集一起,生产区和生活区都相对集中,长年累月在矿山协作与相处,员工逐渐形成了以企业为家的意识,彼此之间也产生了深厚的友情。企业在创造财富报效国家的同时,也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矿山员工,员工与企业相互依存,使得“矿兴我荣、矿衰我耻”观念深入人心。企业发展进程中,每当“急、难、险、重”时刻,员工众志成城共渡难关,都会为家园文化注入新的更多的内涵,也激发出员工巨大的潜能。员工之间友爱互助,既体现在工作上,也体现在生活中,比如同事或朋友家的婚丧嫁娶,员工都积极参与和热情帮忙。随着时间推移,员工对企业的家园情怀愈发深沉,矢志不渝地热爱矿山、忠诚矿山、建设矿山。
常言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矿山赖以生存的是矿产资源,而矿产资源又是不可再生的,因此有使命感的矿山建设者天然有一种危机意识,从未停止寻求发展的脚步,唯有发展才能解决前进道路上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问题。计划经济年代,价格与产量由国家定,国有矿山只要确保安全完成额定生产任务即可。改革开放后,矿业开发允许民营资本进入,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以来,我国矿产开发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国有矿山较以前有更多的自主生产经营权,各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不断做大做强企业,争夺行业话语权和抢占发展先机。到了九十年代末,为改变人员机构臃肿现状,提高劳动生产率,同时也是考虑在其它领域探索出新的发展道路,部分国有矿山试着涉足第三产业,譬如住宿和餐饮、批发和零售、房地产。此番搏击市场经济大潮中,除了少数企业取得一定成功外,国有矿山企业大多意识到立足矿业开发才是更适合自身的战略选择。如何尽可能延长矿山的服务年限,国有矿山把着力点放在了加大采矿权区域中深部边部探矿力度、与优势企业联大靠强、提升采选冶的技术水平、加强内部规范化管理等方面。近些年,通过国家危机找矿政策和资金的大力扶持,许多国有矿山新发现增加了可观的地质储量,并且通过自我革新,企业管理水平和劳动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极大地增强了企业的发展后劲。当前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部分有条件的矿山也借势发展起工矿旅游,既利用国家专项扶持资金改善了矿区的环境和基础设施,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矿山生产一般需要开凿放炮,工作区域多在地表以下,面临着顶板松石、高空坠落、矿机伤人、漏电电击、瓦斯爆炸诸多危险,注定矿山生产是高危作业。矿山企业进行采选冶的过程中,难免要产生工业废水、废气、废渣,从而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如:采掘出矿石,地下形成空区,如未回填到位,地表相应就会出现塌陷,对周边农田和房屋带来不利影响。选矿形成的尾矿,遇到天旱刮大风,极易产生有害粉尘,另外,尾矿库的积水如未回收再利用,一旦向外排放,将对沿线的农作物、牲畜、居民产生危害。鉴于以上实际情况,国有矿山始终把抓好安全环保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自然地安全环保文化也在国有矿山企业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经验总结提炼,形成了拥有丰富内涵并且可操作性强的国有矿山安全环保文化,能集中体现的理念有:“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 综合治理”“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安全隐患猛于虎 防患未然保安全”“安全是最大的效益”“善待自然就是善待自己”“追求绿色的经济效益”“与子孙后代共享绿水青山”。安全环保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国有矿山不断改进安全环保工作、巩固安全环保良好稳定态势务必要长抓不懈,要从强化员工安全环保意识、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完善体制机制、发挥齐抓共管的合力等各个方面下功夫想办法,努力从源头消除隐患堵住漏洞,消灭人的不安全不环保行为,解除物的不安全不环保状态,最终实现企业本质上的安全环保。
利润是企业经营效果的综合反映,也是其最终成果的具体体现。企业利润是当年度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及税金后的余额。国有矿山企业的生产经营也是围绕追求利润而展开,在产量维持相对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实施精细化管理不断降低成本费用,企业盈利才有保证,企业的发展才会步入良性循环的快车道。国有矿山企业的成本发生经历过几个阶段:建矿初期,采掘区域离地面近,各种刚性成本(提升、运输、供水、通风、供电)较低,人员少,人工成本开支也少。伴随开采中段不断下延,企业生产成本呈直线上升,机器设备因老化需维护和更换,生活水平提高也相应地要逐步增加员工薪资,另外,由于物价上涨因素使得生产资料采购成本增加,生产用水用电也逐年成本递增。当成本占利润的决定比例少时,国有矿山企业成本管理采取的是“抓大放小”,比如:关注大型设备设施的投入和基建工程的建设,忽视水电的费用开支。当成本成为利润的决定因素时,国有矿山企业成本管理则“既抱西瓜,又拣芝麻”,全方面全过程地挖掘成本潜力。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世界性金融危机,整个矿业经济市场疲软,曾经价格坚挺的有色金属一度跌至最高时行情的三分之一,而且这一颓势延续了四、五年。巨大的市场压力面前,国有矿山企业苦练内功向管理要效益,他们提出了“求生存、保工资、降成本、增效益”的工作思路。从企业层面,制定严格的成本预算,加强成本管理过程控制,除了保证安全生产必需的生产性开支,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抓住生产源头这一成本的“牛鼻子”,狠抓井下工程设计质量,严把矿石出矿品位“关”,以有效的投入获得最优的产出。从员工层面,全面开展防止(水、电、油)“跑冒滴漏”活动,加强收旧利废和修旧利废,做好用电“削峰填谷”工作,主动参与节约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一滴油的行动,树立“节约一分钱比赚一分钱容易”的观念。如今,讲成本的意识已经植根于广大员工的心中,完成每项工作都会注意成本开支,因为这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关系到个人的切身利益。
当前,我国正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实施“三去一降一补”,其中第一项举措就是“去产能”,这势必将促使国有矿山企业重新“洗牌”。我们要积极融入改革,切实兴利除弊,努力提质增效,在新一轮发展机遇期抢得先机。思路决定出路。国有矿山企业应该与时俱进,结合企业发展战略,给企业文化注入新的内涵并且加以完善,继而更好地指引员工用心去做对的事,推动企业发展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