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创新力,提升小学美术教学效率

2018-01-11 08:42官正举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官正举

【摘 要】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任课教师需结合学生心理和生理特点,注重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激发和培养,这对于进一步提升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都是十分有帮助的。基于此,本文重点分析激发小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相关措施,以期为广大同仁提供参考。

【关键词】 小学美术;课堂教学;创新能力

想象能力,这是创新的根本和前提。开展美术学科教育,是培养小学阶段学生想象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所以,学校、学生家长以及任课教师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美术学习,切实提升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美术创新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引导自主学习,强化创新意识培养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任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其一,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碰到不明白的问题要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引导他们形成良好的总结习惯;其二,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发散式思维学习,帮助他们从美术教材中跳出来,以现有教材为基础进一步扩充自身知识面;其三,学生要有意识锻炼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自信心,对于解决不了的问题要主动与教师进行沟通,培养自己多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发挥技术优势,培养学生兴趣

传统的美术教学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学生可以接触的知识面也相对狭窄,再加上“填鸭式”的枯燥的教学氛围,学生很容易对美术学科产生排斥和厌烦心理。在当前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借助现代互联网教学手段,利用视频、图片等方式,进一步挖掘多媒体之于美术教学的潜力。

三、熟知教材内容,灵活穿插运用

在进行美术教学之前,首先,教师要做到熟知教材內容,并能进行灵活的穿插运用;其次,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在讲解教材内容过程中适当引入课外知识,丰富学生的美术知识面,切忌照本宣科;第三,教师可以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为学生提供美术教材学习、理解的相关技巧,全方位发挥教材引导学习、巩固知识的作用。

四、优化评价体系,培养学生自信心

课堂上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对学生日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美术教师往往会采用机械、僵化、以美术成绩为“金标准”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尽管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美术成绩,但对于表现较差的学生而言,却十分不利于其自信心的培养,久而久之,甚至会使这部分学生对美术学科产生排斥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及时认识到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的重要作用,对学生作品给予科学评价,鼓励学生不断进行想象和创新。

在今后的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做到以兴趣为引导,以自信心培养为目的,以提高思维创新能力为根本诉求,帮助学生自主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同时,要科学采用多种教学评价体系,切实发挥师生自评优势,进一步巩固和优化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 崔君楠. 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法初探[J]. 读与写,2017(14).

[2] 李世林. 浅析小学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新课程导学,2016(36).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创新能力课堂教学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