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探索

2018-01-11 08:42曾秀琴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曾秀琴

【摘 要】 在基础教育中,小学数学占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启迪学生的智慧,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力。对此,文章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 小学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

一、親近学生,理解学生

兴趣是产生动机的基础,是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重要动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兴趣的形成会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比如,在课堂上,如果一个教师表情严肃、呆板,不理解学生,不尊重学生,甚至挖苦学生、讽刺学生,时间一长,学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小学生,他们喜欢一个教师,就会崇拜他,进而喜欢听他的课。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天性,放下架子,和学生平等交流,尊重学生的想法,理解他们。这样教师就会成为学生的知心朋友,学生也会对教师充满信任。

二、创设情境,吸引学生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听,难以找到情感的共鸣,课堂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把游戏贯穿到课堂活动中,提高课堂的参与率。比如,在教学“一元钱的价值”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通过游戏和学生进行互动,在活动中,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并让他们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小组选择开玩具店,有的小组选择开小吃店,有的小组拿着一元钱去买东西,最后让学生共同探讨用一元钱买那些东西最有价值。

三、启发学生,提高观察力

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让学生养成认真观察事物的习惯。由于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教师要因势利导,让他们认真观察事物。一些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经验不足,语言组织能力也不好,回答的问题不够准确。在这时候,教师要有目的地、有层次地提问学生,逐渐教给学生组织语言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习平面图形的时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观察事物的特点,发现事物之间的区别和内在联系,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观察,才能提高观察的有效性。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怀疑学到的知识,并提出独特的见解。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营造有利于学生发展的良好氛围。

四、提高想象力,勇于创造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尊重他们的想法。针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如果教师说:“别再瞎胡闹了,好好想想。”另一个教师说:“你的想法真新颖独特。”这两种评价效果会大不同,第一种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学生不敢再提出独特的想法,而第二种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此同时,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广阔的空间,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学生的创造能力将会得以提升。

五、授人以渔,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认真探索,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为此,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达到学生快乐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非常重要,通过课堂练习能反映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独立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态度认真,综合素质较高。因此,教师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彭玉芳. 浅谈多媒体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探索[J].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21).

猜你喜欢
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浅析(二)
中学数学教学方法初探
学业导师制对本科生学习能力和素质教育造成的影响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