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灵
摘 要: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屡屡发生,在中学生中尤为显著。校园欺凌现象的产生与中学生生命教育的缺失密切相关,对生命教育缺乏重视、生命教育的针对性不足以及学生个体差异被忽视是校园欺凌现象频发的重要原因,而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开发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及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是预防及解决校园欺凌现象的有效举措。
关键词:校园欺凌;生命教育;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12B-0116-02
教育部政策法规司2016年4月至6月针对全国29个县市104825名中小学生的“学校安全风险防控研究”项目的调查结果显示,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率为33.36%,其中经常被欺凌的比例占47%,偶尔被欺凌的比例为28.66%,高达1/3的中小学生遭受了校园欺凌。面对如此严重的欺凌现象,在中学校園中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和教育他们学会敬爱生命,养成健康心理和人格,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已迫在眉睫。
一、生命教育与校园欺凌
(一)生命教育
狄尔泰认为,生命有体验、表达、理解三种存在过程。因此,笔者认为,可以从生命体验教育、生命表达教育、生命理解教育这三个维度来探讨生命教育的内涵。生命体验教育旨在通过实践层面和心理层面的亲历帮助学生产生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知;生命表达教育旨在帮助学生把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知转化为外显的语言或行为方式;生命理解教育意图在对生命价值与意义的认知及践行的基础上将其理念内化为个体的价值观念及道德人格。总之,生命教育须追寻三种境界:在体验中寻求认知,在表达中寻求外现,在理解中寻求塑造。
(二)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专门研究始于挪威伯根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奥维斯。他认为,当一名学生在一段时间内重复遭受来自另外一个或多个儿童消极行为的侵扰时,这个学生就是遭受了欺凌。在身体上,校园欺凌行为这个问题会影响被欺凌人的健康;在心理上,会带给被欺凌人长期的,严重的损害,给被欺凌人留下心理阴影和精神创伤,使被欺凌人性格扭曲或产生缺陷,严重情况下会导致被欺凌人做出违法背德之事。而对于欺凌者而言,如若欺凌行为没有受到相应惩罚,会使其更加肆无忌惮,将来甚至会触犯法律,这将成为社会不安定的主要来源因素之一,这个问题值得教师注意。
二、 生命教育视角下校园欺凌频发的原因
(一) 生命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在中学阶段,学校往往更加注重其在各类相同等级学校中的等级与社会名声,重视学生进入名牌学校的升学率,单纯的以成绩为招揽手段,教育功利性思想严重;教师更重视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把握,而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培养,把学业成绩作为评判学生的重要标准。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鲁洁说:“本真教育是既授人以生存的手段与技能,使人把握物质世界的教育,又导入以生存的意义与价值,使人构建自己意义世界的教育。”而现行这种知识本位的思想使得教育的功利化现象日益严重,对学生价值观念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不足。学生对生命教育理念认识偏颇,淡漠生命,抗挫能力和心理素质差。而当中学生在学习或生活中遭遇挫折时,心理承受能力不足,又找不到合理的方式纾解,往往会以言语或者行为对身边的同学进行欺凌。
(二)生命教育的针对性不足
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学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是人格发展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期。处于这一阶段学生的自我意识及独立意向较强,喜欢表现自我,但同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及自控能力还不成熟,这就要求教师要针对中学生的特殊心理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生命教育的针对性不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对象的针对性不足。在对全体中学生进行普遍教育的基础上,没能特别关注那些易动怒,易冲动,易产生暴力与攻击行为的“特殊”学生;二是教育内容的针对性不足。学校教育的内容设置及实施没能够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自我驾驭的能力,调控情绪的能力以使得学生更好适应校园生活和学会与人相处;三是教育方法的针对性不足。对于不同的欺凌行为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对于学生间的欺凌行为,大多数学校和教师的普遍做法是进行批评教育,而对于一些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单单是进行批评教育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学校和教师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
(三)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视
现今的中学生推崇个性和自由,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也更易受外界影响,缺乏是非辨别能力。我国现行学校教学模式中一个明显的特征是以统一的教学标准要求学生,这使得学生的个体差异被忽视。“现行的课堂教育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采用的都是工业上标准化的管理方式。”在生命教育的施行中,教育者往往把全体学生看成一个整体,对学生单个个体的重视程度不够。生命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有限性、唯一性、独特性,进而思考个体生命的存在价值,并在实践中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而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存在,这就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施行中须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孔子在西周时期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这对于生命教育同样适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存在与解决是保证生命教育的成果满意与否的关键。
三、防范校园欺凌的生命教育相关措施
(一)建设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隐性教育资源,它隐含独特的校园价值观和校园精神,在其熏陶下,在校师生必然会形成相应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并影响其一生。因此,营造充满生命情怀的校园文化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个有效措施。
学校教育应把生命放在首位,让“感恩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理念弥漫在校园的每个角落。把生命教育融入于学校校园环境建设、公共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道德教育之中,把体验、表达和理解有机结合。例如,在生理课上通过观看科教片了解生命孕育和诞生的过程,让中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与来之不易;在校园中开展以 “珍爱生命”为主题的读书日活动,鼓励中学生阅读名著书籍,以提高自身素养;开展相关的辩论活动或者主题班会,如对某一校园欺凌案例进行辩论或班会讨论,使学生认识到欺凌行为的危害性和不合法性,从而养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通过学校整体氛围的营造与教育的引导,帮助中学生领会到生命教育的真正内涵,养成健康的心理和道德人格,在人际交往中能与他人和谐共处,从而构建一个远离欺凌行为的和谐校园。
(二)开发系统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目前,学术界在开设生命教育课程这一问题上存在争议,存在开设独立生命教育课程和学科渗透生命教育两种观点。笔者认为,直接将生命教育渗透到一些认知课程如思想政治课、语文课中,恐怕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学校单独开设系统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可将相关知识系统、完整地提供给学生,也更能将生命教育落到实处,但也应与学科渗透相结合,着重开发系统的生命教育校本课程。
学校可将生命教育的内容编制为专门课程,课程内容包括生命价值教育、死亡教育、挫折教育等内容。生命价值教育旨在唤起人对生命的重视和关怀,引导受教育者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价值及其意义。死亡教育旨在帮助中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和生死观,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爱自我生命及他人生命的心理认知。挫折教育旨在提高中学生的自我认识和抗压能力,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
通过对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的学习,帮助中学生将其理念内化于个体价值观念中,珍爱生命,在心理及行为上主动避免或减少与他人的肢体及言语冲突,进而避免或减少校园欺凌行为的发生。
(三)寻求学校与家庭的密切合作
想要有效地解決校园欺凌问题,家庭应同学校紧密配合,对学生施以积极影响。首先,家长要转变完全放任的家庭教育观念和“重智轻生”的功利性思想,转变教育观、成才观,切实认识到学生受教育的目的是学知识、学做人,拥有健康的心理和人际交往能力。其次,家长要做好榜样,严于自律,营造温馨融洽的家庭氛围,远离家庭暴力和争吵。
学校是学生生活与活动的主场地,家长不能和孩子朝夕相处,因此,仅靠家庭教育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中学生生命教育的实施必须寻求学校与家庭的合作。由于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学校与家庭联系甚少,但是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校可以开办“网络家长学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各种教育活动,学校和家长可及时进行沟通。
在具体运作上,学校可以建立专业的学生家庭教育网站,指导学生家长展开家庭教育,可以多对多地开展家庭会议,也可以一对一地进行深入探访,全方位地了解学生,双方积极合作,以达到学校与家庭互通互联,合作共赢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魏叶美,范国睿. 社会学理论视域下的校园欺凌现象分析[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2]罗怡,刘长海. 校园欺凌行为动因的匮乏视角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6,(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7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