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卓凡++汤月嫦++单雪红
【摘要】通过对我校师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发现:教师与学生乐于接受“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但导学案的编写、数学资源的整合与课堂的开展是制约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因素.由此提出了对促进课堂顺利开展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初中数学;互动探究课堂;调查与分析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州市教育科学规划2016年度课题“以课例为载体推动数学‘互动探究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201554488)”之研究成果.
一、目的与方法
我校于2012年构建起“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在?萄е谢哿艘欢ǖ木椋⑷〉靡欢ǖ某尚В灿龅揭恍┪侍庥肜Щ?.为深入调查我校初中数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现状,课题组于2017年3月对我校数学教师和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教师发放19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19份;学生发放问卷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26份.
為了提高调查结果的真实性和可信度.本次调查采用匿名作答,自愿参与的问卷调查法,从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导学案的编写情况、“互动探究课堂”课堂开展情况等三个维度进行设计,通过问卷、回收、统计和分析,比较全面了解目前我校数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现状,从现状中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提高我校数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水平.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互动探究课堂”下教师的基本情况
我校数学科组中青年教师是一线教师的主力,其中青年教师占四成,10年以上教龄占58%,教师们正处于专业发展成熟期,教学经验较丰富,教师能按“互动探究课堂”模式实施教学,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95%的教师们认为该模式下的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能力,可见教师对这种模式的教学认可度较高.
(二)“互动探究课堂”下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校三个年级的学生比较喜欢“互动探究课堂”模式的数学课,他们认为课堂气氛活跃,同学间交流的机会多了,使得自己学数学更加自信,更喜欢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讨论方面有10%的学生选择不想参加讨论,主要原因为40%学生认为组内成员成绩悬殊交流不起来、50%认为问题不明确不知从何处开始交流为主要影响因素.发言总是集中于某几名学生(20%),小组讨论前没有学生个人的独立时间去思考(50%),小组内有个别学生总会讲题外话(30%)制约了小组合作讨论.
(三)导学案的编写情况
在导学案的编写方面,我校全体数学教师都会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提前发放给学生做好预习,并要求学生完成导学案中的课前导学案相关练习.41%的学生发觉教师编写的课前导学中会设有问题情境去引导自主思考,27%的学生发觉只有在上新课时教师才会在课前导学中会设有问题情境.94%的教师认为在导学案中设计问题情境,有利于建立探索氛围,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对提高学生的数学自主探究和分析能力有帮助,同时也看出不同教学能力的差异,造?山淌Φ亩越萄ё试吹恼虾捅嘈吹佳О杆接兴煌?.
(四)“互动探究课堂”课堂开展情况
“互动探究课堂”教学模式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相结合,改进传统讲授式教学,通过提出“四动”,即“师动、生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最大限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由表可以看出,课堂上教师的活动不再是单向填鸭式教学,而是针对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进行核心定位,在时间上和教学内容上进行削枝强干,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要有所侧重.
在开展“互动探究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中遇到困难,大多数教师及学生选择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培训,未建立良好的合作学习小组,认为若进行合理的分组培训,将不同生源包括成绩及性格的合理安排,将会更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三、对策与建议
经过对调查问卷数据的分析,针对我校数学“互动探究课堂”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以导学案为载体,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慢慢养成的,问题探究的过程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点,故教师对导学案的设计应做到如下:第一,用问题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将知识目标细化,问题化,把主要数学思想方法融入问题中,注重问题整体性、目标性、层次性和探究性,力图设计一系列问题串,在问题串引领下及启发下,学生进行系列的、连续的、有梯度的思维活动;第二,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指导数学教学和设计教学内容.数学教师在深挖数学教材、分析学情的过程中,对凡是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与基本活动经验”的获得,能够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发现问题能力与提出问题能力”进行有计划、有系统、分层次的教学设计.
(二)重视目标达成,合理展示交?鳌糎T〗
在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不少教师过于重视展示交流,未能将“四动”有机结合,存在一个错误现象就是过分重视“生生互动”,课堂过于花哨表现为学生热衷于展示交流的热闹场面,陶醉于教师的表扬,伙伴的掌声,忽视了学习目标是否真正达成,使学生的活动流于形式.教师应重视学习目标的达成,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学环节要有所侧重,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必须致力于“导”,积极参与引导、鼓励和监督学生讨论与练习的过程,做学生的合作者与学生共同完成好学习任务.
(三)重视小组建设,营造教学的和谐性
针对组内成员交流不起来,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下,教师应按照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性格特征、性别等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即为小组成员间的互相帮助、互相促进提供了可能,又为全班各小组创设了公平竞争的宽松环境.同时要对小组成员的行为做出具体的规范要求和对小组长培训.
(四)资源整合,做好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有效保证,是集中教师智慧,解决教学疑难问题的平台,为了让集体备课更好地为课堂教学服务,继续做好每周一次的“说课式”集体备课,致力开发数学科的现有教学资源,特别是要对初中数学教材内容进行分类,对不同类型的教学内容实施接受性教学或探究性教学.
【参考文献】
[1]田宏忠,逄凌晖.教师如何写导学案[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2]姚文生.初中数学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整合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6(9):17-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