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怡芳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幼儿园
慢下来“牵着蜗牛去散步”
文/黄怡芳 江苏省常熟市董浜幼儿园
依依人如其名,文静、柔弱、内向、胆小,是个做事样样都比别人慢半拍的小女孩。不信你们看:早上入园选游戏区时,她能从游戏开始到结束还在教室里徘徊,纠结该玩什么才好;美术课画画时,别人都开始涂色了,她还在不紧不慢地构图;中午用餐时,其他小朋友都早已经吃完看书、玩玩具了,可她还是漫不经心地一口一口地吃着……这样的事情真是数不胜数,一个名副其实慢吞吞的“小蜗牛”。
前阵子我园晨间活动做了适当调整 ,从一个班的单独集体游戏改为年级组的联动活动。新添置的竹梯、梅花桩、小木架等器材让孩子们兴奋不已,更多的游戏玩伴让孩子们都很开心,每一次玩联动,孩子们总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今天一如既往,我们中班组开始了新一轮热火朝天的联动活动。只见孩子们矫健的身影穿梭在各种民间体锻器材中,有的在攀爬小木架,有的在练走梅花桩,还有的在跨跳小竹梯……一个接着一个,宛如一条长龙在舞动着,瞬间让整个操场都沸腾了起来!但就在孩子们都欢呼雀跃的时候,我突然发现操场上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身影,小依依一个人正缓慢地在操场中间挪动中,边走边不安地咬着自己的左手食指,还时不时剥剥指甲。接着她一会儿眼巴巴地盯着小木架,一会儿眼神不停地在搜索着,似乎在找寻着什么?
“依依,快点,快点!快跟上大家的队伍。”但是她依旧很慢地挪动着,“依依,你怎么回事,怎么这么慢,就不能快一点吗?”我不自觉地拉高音调。只听见依依慢吞吞地答道:“老师,其实我……”正忙着组织其他小朋友联动的我,根本没有空听她慢慢解释。于是我急忙打断她,再次催促依依快点加入同伴的活动。就在这个时候,我看到她失望落寞的表情。突然间,我似乎意识到了什么,请配班老师在这里照看一下后,便轻轻地走到依依身边,降低音调,放慢语速,再次询问道:“依依,可以告诉老师,为什么不去参加联动吗?”“老师,我找不到我的队伍了,而且这个小木架……好高,我不敢。”
“好吧,那我们放慢脚步来玩这个游戏。你的好朋友是谁呀?让她带着你一起玩,好吗?”听见我的提议,依依慢慢地点了点头,并轻声地报出了好朋友的名字——涵涵。涵涵欣然接受了这一光荣的任务,拉着依依的手,很负责地带着依依玩起了联动游戏。虽然依依遇到小木架还是会胆怯,碰到梅花桩还是会踌躇,可不管怎样,在老师温柔目光的鼓励下,在好朋友温暖小手的牵引下,依依开始慢慢能跟上联动的步伐了。一圈,两圈……笑脸渐渐在她脸上绽放开来。
依依的这一小事件,使我想起自己偶然间看到的一篇文章《牵着一只蜗牛去散步》,文章里这样说到:上帝派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爬得很慢,我不能走得太快,我催它,我责备它,蜗牛仍然每次爬一点点。我拉它,我扯它,甚至想踢它,蜗牛流着汗,喘着气,继续往前爬,可还是很慢。我只有放慢脚步,跟在后面生闷气。突然我闻到一股花香,那么芬芳;我感到一阵微风,那么轻柔;我听到了鸟鸣,那么清脆;我看到了满天星斗,那么亮丽!哦,原来我错了,是上帝叫蜗牛牵我去散步……
依依不就是我牵着的这只小蜗牛吗?我总是嫌她的速度太慢,于是就在后面不停地催促。每一次我的催促最终无任何效果,急躁大于耐心,似乎更大程度上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负担。也许她有慢的理由,可是性急的我完全不听她的诉说。其实,慢性子的孩子并不是头脑不聪明,不会做,从依依的身上我更多地看出慢性子其实是她内向、胆小使然。我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做法错了,面对独一无二的孩子用千篇一律的教育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正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的水平向更高的水平发展。”只有尊重儿童的天性和成熟规律,仔细观察幼儿,抓住机会,更耐心、更灵活地对待幼儿,才能让其快乐地成长。
科学研究发现,对于慢性子的幼儿,只要能用正确的方法培养(不要过分斥责,不要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较),那么他们大多会比那类早早就表现出神奇天赋的孩子要发育得更好。在这之后,我改变了自己的做法,开始尝试放慢自己的步伐,让自己也慢一点。我不再像以前那样催促她,而是耐心地等待,多给她一些时间。慢慢地,我发现,依依的身上其实有很多闪光点。比如刚才说,她很多时候吃饭速度很慢,是因为这天有她最不爱吃的菜,为了不让自己挑食,她慢慢地吃完,又变成了我们所认为的最后一名。再比如,她常常最后一个出卫生间,原来她最爱谦让,看见后面有同伴要上厕所,总是把位置让给别人,正因为如此,她才会最后一个出来,变成了我们所认为的最后一名。当我把这些闪光点在全班孩子面前扩大表扬时,依依腼腆地笑了。在以后的日子中,我发现依依自信了,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
幼儿其实是上帝派给我们的小蜗牛,教育孩子就像牵着一只蜗牛在散步,我们要告诉自己换上轻松的心情,陪着孩子慢慢地走,慢慢地欣赏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快乐,慢慢地等待孩子成长。孩子,让我们一起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