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劲,黄海霞
(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3.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理论与实践探索
陈 劲1,2,黄海霞2,3
(1.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 100084;2.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北京 100084;3.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陕西 西安 710062)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战略转型是关键。本文在总结中国科技创新成就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创新强国评价核心指标,比较分析了美国、德国、英国、日本和印度五个典型科技创新强国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强国实现路径,即一条介于“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与“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之间的中间路径,破解了“转折点”处实现超越的有效途径,并提出相关的支撑体系。
世界科技强国;科技创新强国;创新战略
在2016年5月30日召开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报告指出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目标是,到202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30年时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使我国成为世界科技强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世界科技强国需强化战略导向,破解创新发展科技难题,科技创新的战略导向十分紧要,必须抓准,以此带动科技难题的突破。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言,进一步指出,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加强应用基础研究,拓展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建设科技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交通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提供有力支撑[1]。
科技革命总是能够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16、17世纪的科学革命标志着人类知识增长的重大转折。18世纪出现了蒸汽机等重大发明,成就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现代化历程。19世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催生了由机械化转向电气化的第二次工业革命。20世纪前期,量子论、相对论的诞生形成了第二次科学革命,继而发生了信息科学、生命科学变革,基于新科学知识的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引发了以航空、电子技术、核能、航天、计算机、互联网等为里程碑的技术革命,极大提高了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和社会生产力水平。一些国家抓住科技革命的难得机遇,实现了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快速提升[1];重大科学发现、重大技术突破层出不穷,推动了新兴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催生了以英、法、德、美、日等国为代表的科技强国,以美日欧为主导的全球科技创新格局,如今正在发生深刻调整变化,无论是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还是后发的新兴经济体,都把科技创新提上重要日程,依靠科技创新支撑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经济增长和社会持续发展创造新活力和新动力[2]。如何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各国政府、学术界、企业共同关注的战略问题。
目前关于科技创新强国的文献还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研究积累,虽然科学、国家创新战略、创新驱动等方面的研究涉及科技创新强国的相关内容,但是深入细化的国际比较还很缺乏、国别研究不够深入,对世界先进的科技创新强国的了解不够全面深入,对相关的战略路径、体系机制等研究十分匮乏。因此,进一步关注科技创新强国的建设,提出若干重要的理论范式,将进一步丰富中国特色自主创新理论体系,对理论和实践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科技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世界经济论坛的《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显示,中国排名第28位,跟前两年排名相同。中国的全球竞争力评分有所提高,得益于高等教育(上升14位至第54位)、创新能力(上升1位至第30位),商业环境完备性(上升4位至第34位)等指标的改善,这表明中国经济正向新常态转变,正通过科技创新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如表1所示,2007年至今,中国在企业R&D投入、PCT专利申请、创新能力、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表1 2007—2015年中国创新相关指标的排名及得分情况
注:括号中为得分,资料来源于世界经济论坛《2016—2017年全球竞争力报告》。
中国研发投入的绝对值逐年增加,科技人力资源的总量和每年投入研发活动的研发人员规模已经稳居世界第一,2016年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7000多万,研发人员超过500多万,其中企业研发人员超过将近400万。科研经费的稳定增长和科技人力资源的大幅度提升,使得科技创新成效显著,科技创新强国进程进一步加速。在科技文献方面,近10年(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1日)共发表国际科技论文172.44万篇,继续排在世界第2位;论文共被引用1508.71万次,较上一年跃升1位,排名世界第3位,且被引用次数增长速度显著超过其他国家。专利申请受理及授权数量稳步增加,2016年国家知识产权局共受理发明专利申请133.9万件,同比增长21.5%,连续6年位居世界首位[3]。
结合《2016中国创新发展报告》分析,从创新资源、创新成果、创新环境和创新效益四个领域考察科技创新的情况(见图1~4)[4],可以发现,2009年国家创新能力在这四个方面进入了一个快速提升的时期,到2050年越来越多的资源将会聚集于创新领域。
图1 创新资源综合趋势
图2 创新效益综合趋势
图3 创新成果综合趋势
图4 创新环境综合趋势
综合分析,中国已经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大国,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引领作用日益增强。同时,也必须认识到,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相比,中国发展还面临重大科技瓶颈,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格局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科技基础仍然薄弱,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原创能力还有很大差距[5]。从2009—2016年的对比数据分析来看,2016年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总量2.07%,仅略高于英国和加拿大,比美国、日本、韩国、德国、以色列还存在较大差距。研发人员总量虽然位居世界第一,然而每万名就业劳动力的研发人员数仅为38,远低于其他发达国家。例如,同一时期世界其他主要国家的数据指标为:德国132人/万人,韩国135人/万人,日本133人/万人,法国138人/万人。另外,研发活动的支出配比也不尽合理,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到总的研发投入的84.2%,而美国、日本、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试验发展经费占比在60%左右,进一步说明中国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投入不足,核心技术能力的建设方面存在短板。
梳理文献发现,现有对科技创新强国的研究基本是将国家创新系统作为一个本体,去研究系统的构成、要素以及系统的运行等问题,没有很好地解释一个国家如果由创新大国向创新强国转换路径中的作用等问题,没有厘清科技创新战略和国家创新体系之间的关系,本文有必要对这上述概念进行明晰。
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的渊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学者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对国家政治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随后Freeman、Lundvall和Nelson将这种系统观思想进行深化,提出了著名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强调创新系统中要素的整体性和互动性对经济发展的作用。目前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学术界已经开展了大量丰富的研究,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国家创新体系定义是由经合组织所提供的,即“国家创新体系可以被定义为由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的各种机构组成的网络,这些机构的活动和相互作用决定了一个国家扩散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并影响国家的创新表现”[6]。值得注意的是,中国自主创新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提出与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国家创新体系理论逐渐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理论基础,对国家创新体系的研究大部分集中科技方面和创新体系方面,很少涉及制度战略层面。本文对国际上有关国家科技创新强国评价进行了梳理,如表2所示。
表2 国际上有关国家科技创新强国的评估报告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基于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发展学院(IMD)的《国际竞争力年度报告》、瑞士IMD 的世界竞争力指数(World Competitiveness Index)、OECD的科技与产业记分榜(Science,Technology and Industry Scoreboard)、欧洲创新联盟记分榜(European Innovation Union Scoreboard)、欧盟产业研发记分榜(EU Industrial R&D Scoreboard)、世界产权组织的全球创新指数(Global Innovation Index)等指标的综合分析,综合考虑各种因素,本文初步提出了国家科技创新强国评价的五大核心指标(见表3),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各国科技创新模式与经验得失[7-9]。
表3 科技创新强国评价的核心指标
美国的创新突出其原始性和开拓性,大力鼓励改变世界的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开发以及高效率的技术转移,可谓是全球科技创新的全能冠军。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美国创新实力持续领先世界,科技产出如专利及知识产权、论文世界领先。2016年美国创新指数排名较2015年上升l位,紧随瑞士、瑞典和英国之后位列第4位,创新质量位列世界第2位。奥巴马上任以来分别于2009年、2011年和2015年推出三版《美国创新战略》。其中,2015年10月推出的《美国创新战略》对历次创新战略进行集成升级,首次公布了保持良好创新生态系统的6个关键要素。2016年,联邦政府的科技工作主要围绕这些关键要素展开(见表4)[10]。
表4 美国科技创新强国战略
资料来源:参考《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2017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整理,下同。
德国的创新坚持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其创新体系以政治联邦制和市场经济为基础,形成了世界闻名的弗朗霍夫协会模式,该模式堪称德国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典范。德国科技创新主要有“三驾马车”,第一驾马车是政府的不断进步的顶层设计;第二驾马车是完善高效的科研体系;第三驾马车代表德国国家品牌的明星企业和一大批“隐形冠军”的中小企业(见表5)。
表5 德国科技创新强国战略
英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是巩固基础科学的世界领先优势,加快科技成果的创新与创业,将研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英国打造成为世界上科研、创新与商业环境与服务最好的国家,保证英国的长期繁荣(见表6)。
表6 英国科技创新强国战略
日本长期坚持“技术立国”战略,在基础材料和工艺创新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2016年,日本启动《第5期科技基本计划(2016—2020)》,确立了促进产业创新和社会变革、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课题、强化科技创新的基础实力和构筑人才、知识、资金的良性循环体系四大战略目标。同时按照政府制定的科技创新综合战略,着力推进五大任务:推进“超智能社会”(Society 5.0),增强人才实力,推动大学及其科研经费综合改革,形成人才、知识及资金统筹集成的开放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实施体制(见表7)[11]。
表7 日本的科技创新强国战略
印度依托包容性创新、朴素式创新的崭新创新战略,正快速成为一个重要的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在辛格、莫迪两届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在科技界、产业界的积极推动下,印度科技创新取得了可贵的进展。根据印度工商业联合会和印度研究机构(TARI)合作完成的调研报告,认为印度已成为世界第三科技创业企业聚集地(见表8)[11]。
表8 印度的科技创新强国战略
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战略转型是关键。科技创新战略必须从跟随到引领,从引进集成上升到自主原创。中国的科技创新必须立足战略转型,立足核心能力的完整建立及核心技术的充分占有。从自主研发到自主创新,从自主创新到自主可控,中国的科技创新主题词是引领。“百年科技创新强国梦”是指导今后一段时间科技、经济工作以及社会发展的最核心战略。研究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清晰定位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尤为重要。本文基于以上分析,将科技创新强国路径归纳为“两条路径”,即“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与“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
在由科技创新大国转型为科技创新强国的路径中,英国注重基础研究供给导向的强国之路;德国和日本主要倾向于核心技术供给导向的科技创新强国路径;日本倚重于核心技术供给导向的路径;而美国采取的是双强路径,即“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与“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两种强国路径,而且有效地在这两种路径之间达到了平衡状态。印度采取的是“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但是又忽略了“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
中国目前正处于由科技创新大国转变为科技创新强国的阶段,针对现有的科技创新能力,也应采用一条综合“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 与“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之间的中间路径,设计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创新强国路径,特别是充分利用强大的政府组织管理能力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利用全球经济转型数字经济、智慧经济,追求“美好生活”的战略转型期,以需求引致和核心技术突破的组合战略,破解“转折点”,实现超越的有效途径(见图5)。
图5 世界若干国家科技创新强国的路径
结合中国在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体系中的转型需要分析和路径设计,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支撑策略应围绕研究人才强→体系强→政策强→文化强的发展逻辑,具体如下:
(1)人才强:加速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人才强国战略是科技创新强国的第一战略,因此,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要加速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优化创新人才激励机制,着力解决创新人才的后顾之忧,以创造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为重点,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最终积极营造有利于创新方向健康发展的社会氛围。首先,重视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吸引人才和稳定人才的机制和措施,研究制定高层次科技人才引进计划与优惠政策,探索解决科技人才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发展创造宽松的环境与条件;其次,结合人才队伍的现状,研究加快以高层次、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的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路径,实施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加快培养战略性科学家。最后,探索开展创新与创业教育的新模式和新机制,构建宽、专、交结合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体系,建立健全科技研究与教学相结合的课程结构及教学平台,探索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产学合作培养体系。
(2)体系强:建立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国家创新系统的完善,是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的核心。随着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出现,社会治理对象日趋多元,社会治理环境日趋复杂,倒逼社会治理体系的革新,促使政府角色转变,加速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因此,首先需要继续促进以企业为主体的官产学研金协同创新机制,建设若干国家重大创新基地,保持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的联动;其次,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体系中,加强基础研究基金、重大研发基金和技术创新引导基金的有效配合;最后,结合“一带一路”战略构建中国主导的创新体系,建设若干全球创新中心,构建内外结合、分布均衡创新加速格局,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四链融合”为抓手,打造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服务体系,构架适应多元创新主体的高效国家创新系统。
(3)政策强:健全科技创新政策。随着全球创新竞争的加剧,科技创新的不确定性带来了许多新挑战。例如,人工智能可能带来重塑就业结构、威胁国家安全、冲击法律与社会伦理等问题,在坚定不移促进新兴技术与各产业领域深度融合、培育更多创新成果的同时,需对可能出现的负面影响加强前瞻预防与约束引导,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政策、科技创新相关法律法规,以创新保障安全。围绕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目标及政策设计要求,进一步探索以政府为主导的国家科技创新强国机制体制分析;探索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分析科学技术政策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探索科技政策的设计对基础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分析制度保障对技术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作用;分析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对技术创新保护与扩散的影响;推动政策实施和监督评估研究;推进政策实施的部门间的工作机制研究。
(4)文化强:培育科技创新文化。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培育良好的科技创新强国的文化是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的重要基础。在当前阶段,全球技术创新进入密集活跃期,新兴技术领域正加速向传统领域交融渗透、持续扩张,创新的组织模式日趋分布式、扁平化、开放化、集群化、虚拟化发展,新型创新组织不断涌现;创新方式日趋众筹、众包快速发展,众创空间、创新实验室等新型创新平台日渐兴起,创新生态日渐多元,创新不仅仅是科学和技术方面的东西,也体现在组织、制度以及文化的创新。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培养国家创新能力,离不开科技创新文化体系的建设。
[1]习近平.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J].科协论坛,2016(06):4-9.
[2]陈劲,张学文.创新型国家建设——理论读本与实践发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The World Economic Forum.The Global Competitiveness Report 2016-2017[R/OL].(2016-09-08).http://reports.weforum.org/global-competitvness report-2016-2017.
[4]陈劲.中国创新发展报告2016[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56-78.
[5]路甬祥.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新长征[J].科技导报,2017(35)5-6.
[6]OECD.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usiness research:evidence,impacts and implications [R].OECD,1997.
[7]美国科研体制与政策[EB/OL].http://www.chinatranslate.net/world/usa-guide/education/ Research system.htm.
[8]OECD.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of business research:evidence,impacts and implications[R].OECD,2008.
[9]RODNEY W N.Innovation,change,and order:reflections 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India,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J].Technology in society,2008,30(3-4):437-50.
[10]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16—2017)[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2017国际科学技术发展报告[R].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
TheoryandPracticeofBuildingScience,TechnologyandInnovationPower
Chen Jin1,2,Huang Haixia2,3
(1.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hina;2.Schoo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Shaanxi Normal University,Xi’an 710062,China)
Strategic transformation is the key to building the world’s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wer.This paper constructed the evaluation standards of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wer,and made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strategies of the United States,Germany,Japan and India.Then this article explored an integrated path between“basic research and the core technology supply path”and“demand-induced 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ath”.Finally,it provided a support system based on talent,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policy and culture.
The world’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ower;Science,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 power;Innovation strategy
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项目“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模式及运行机制研究”(16SZYB27),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嵌入性视角下创新生态系统网络协同模式与运行机制研究”(2016M592748)。
2017-10-24
陈劲(1968-),男,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研究方向:技术创新与管理。
F272.2
A
(责任编辑 沈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