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红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安徽 巢湖 238001)
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颅脑组织损伤疾病。常因暴力原因对患者头部造成撞击所导致。颅脑损伤临床症状有昏迷、头晕、颅内出血、意识运动能力障碍等。治好颅内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仅靠常规治疗是不够的,还要对患者进行有效且系统的护理干预,这样才能将治疗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并防止病情恶化。目前康复护理尚未在临床中大规模应用,为了解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ICU转出后的康复护理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的效果,我院特选择65名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进行本次实验,现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6年12月进行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65例,将其检查结果按照护理前、护理后3周与护理后6周进行比较。其中,患者男30例,女35例,年龄28~60岁,平均年龄(45.21±15.24)岁,弥漫性轴索损伤14例、脑挫伤11例、原发性脑干伤27例、颅内出血29例。另外,开颅手术34例、保守治疗31例。患者在入院时均未封管,且肺部感染处于恢复阶段,患者均排除同时患有其他重大疾病。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等基线资料以及在护理前的基本检查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我院将具体护理工作分为5个部分。内容如下:常规护理。患者在入院后对颅脑损伤患者提供良好的病房环境,保持病房内干净整洁,保证环境的舒适。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以帮助其进行康复训练。第二,气管切开处护理。保持气管切开处清洁,及时换药,随时关注患者切口处的状况。如果切口出现感染应予以抗生素药物配合治疗。及时排痰,保持呼吸通畅。第三,鼻饲护理。患者器官切开后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鼻饲护理并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注意鼻饲液的配置,使用前将鼻饲液滴于上肢前臂内侧测试温度。灌入胃内的药物要用温水研碎,灌注后要用温开水洗胃。除以上几点也要加强患者的心电监护护理和神经系统护理另外两个部分。
1.3 疗效判定
分别对患者护理前、护理后3周与护理后6周的精神状态进行判定,判定项目包括ADL量表、GCS量表与认知功能。并对患者肺部感染治愈情况进行分析,其治愈标准为患者体温是否正常,肺部啰音是否消失,X线有无异常。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对比三组数据可明显发现,护理后患者的精神状态有着明显的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分析(±s)
表1 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分析(±s)
组别 例数 CGS ADL 认知功能护理前 65 7.23±1.57 0 0护理后3周 65 13.54±2.14 9.13±7.24 10.19±9.21护理后6周 65 14.36±1.27 50.17±19.47 18.73±9.65 t/ 12.5986 15.1214 16.5657 P / <0.05 <0.05 <0.05
2.2 对比三组患者肺部感染例数,护理前有57人,护理后3周14人,护理后6周无人感染,数据差异明显(P<0.05),详情见表2。
表2 患者护理前后肺部感染情况比较分析(n,%)
康复护理注重患者的细化护理和康复训练,具体包括常规护理、气管切开处护理、鼻饲护理、心电护理与神经系统护理几项。对患者器官切开部分进行清洁、换药,遵循了护理原则,避免患者切口处出现感染,在护理过程中可采取消毒切口、更换敷料的方法。如出现异常或感染,应对患者及时予以抗生素药物与消炎外敷药品进行抗感染治疗。当患者出现排痰不畅的情况时,应及时通过为患者吸痰、加强雾化等方式防止因气管堵塞造成的呼吸困难状态。对患者进行吸痰时,动作要轻柔、缓慢,避免因吸痰力度过猛损害患者气管璧。对患者进行鼻饲护理时应遵循无菌原则以防止出现胃管反流现象。在整个护理过程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生命特征,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减少患者的吸氧时间。神经系统的护理则主要防止患者出现四肢萎缩及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康复护理是针对患者全方位的一种护理措施,对颅脑损伤气管切口患者予以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的康复,也减轻了家属压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钟娥.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转出ICU后的康复护理[J].医疗装备,2016,17(14):190-191.
[2]邓雪莉,郭琳莉.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防止肺部感染的护理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95(08):223+228.
[3]钟娥.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转出ICU后的康复护理[J].医疗装备,2016,21(17):190-191.
[4]骆秀萍.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气管切开的护理[J].卫生职业教育,2011,32(24):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