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高分辨CT对煤工尘肺小阴影和阴影融合及肺气肿诊断的价值

2018-01-11 10:41陈首刚
医药前沿 2018年2期
关键词:煤工煤尘尘肺

陈首刚

(四川宜宾市矿山急救医院放射科 四川 宜宾 644501)

煤工尘肺指的是煤矿工人长时间吸入粉尘所导致的肺疾病,此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难度,以往临床上多行X胸片检查,由于受组织前后重叠、密度分辨不高等因素的影响,早期诊断、并发症判定难以实现[1]。螺旋CT可实现无间隔的扫描,可使小病灶被早期发现,HRCT可对肺解剖结构、病理改变情况进行显示,使细微病变被检出。同时,CT对煤尘纤维灶、周围肺气肿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将2至3mm的肺气肿检出,经HRCT后处理软件对检查所得图像实施处理后,还能够对肺气肿实施定量的评估。为对煤工尘肺诊断中CT、HRCT的应用价值进行进一步的探讨,本次研究对煤工尘肺患者、健康人员的CT与HRCT检查过程与结果进行对照:

1.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在因患煤工尘肺于2016年4月到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选取31例,设置成尘肺组,均为男性,30岁~55岁,(42.5±7.5)岁,接触煤尘时间为5至32年,均值(18.5±7.8)年,13例为I期,10例为Ⅱ期,8例为Ⅲ期。所选患者尘肺均经多项检查明显确诊。于同期在我院体检结果为健康的人员中选择32例,设置成健康组,都是男性,31岁~55岁,均值(42.7±7.8)岁。两组患者均明确近期没有呼吸感染性疾病、其他肺部疾病、肺部手术史,研究开展前与两组人员进行沟通,愿意配合参与。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客观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可对比。

1.2 方法

两组均接受CT、HRCT检查:取受检者仰卧位,嘱咐其深呼吸末屏气,于尘肺尖到肺底实施连续扫描,10mm的准直,10mm的螺距,6.58秒的扫描时间均值,120KV的电压,160MA的电流。随后以扫描原始数据标准算法对CT图像进行重建,间隔、层厚均为7mm,观察野是350mm,矩阵是512×512。通过高分辨骨算法对HRCT图像实施重建,对主动脉弓、气管隆突、下肺静脉三处进行选择,15mm的层厚,-550Hu的肺窗窗位,1600Hu的窗宽,40Hu的纵隔窗窗位,400Hu的窗宽。

1.3 判定标准

(1)小阴影密集度:病灶直径在7mm以下为小阴影,直径在7至20mm为结节,直径在20mm以上为纤维化病灶。具体分4级:可见少量小阴影,肺纹理未被掩盖为1级,阴影较多但没有融合为2级,阴影明显、融合,肺纹理被掩盖为3级,阴影融合范围在2个及以上CT层面为4级。(2)肺气肿:两肺6个肺区肺组织总容积/总肺容积为肺气肿指数,若肺气肿指数在-950Hu以下,则为肺气肿。(3)肺密度:通过肺组织的圈定(除去肺门、骨、纵膈等结构)进行计算。

1.4 观察内容

3名以上肺病临床医师与CT医师共同展开诊断,共同分析诊断结果,对两组受检人员小阴影、阴影密度、肺气肿指数进行对照,并将尘肺组CT与HRCT诊断结果与已知X胸片诊断结果进行对照,对CT、HRCT诊断准确率进行计算。

1.5 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中相关数据的处理通过SPSS 12.00这一统计软件进行,以(±s)对计量资料进行表示,检验以t进行,以(%)来对计数资料进行表述,检验以卡方进行,如果P<0.05,则表明在统计学方面存在意义。

2.结果

2.1 对照两组阴影密度评估结果

尘肺组小阴影检出率是80.65%,健康组是3.13%,两组对照,尘肺组显著较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小阴影检出情况(n)

2.2 对照两组肺密度、肺气肿指数

尘肺组肺密度平均值、肺气肿指数显著比健康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密度、肺气肿指数对照(±s)

表2 两组肺密度、肺气肿指数对照(±s)

例数 肺密度平均值(Hu) 肺气肿指数尘肺组 31 -823.52±1.27 2.41±1.22健康组 32 -763.63±21.45 5.72±2.12

2.3 分析尘肺组CT、HERCR诊断准确率

尘肺组31例患者,经CT、HERCR检查检出30例,诊断准确率是96.77%(30/31)。

3.讨论

煤工尘肺是煤矿工人长时间吸入煤尘导致的肺部疾病,常见表现是肺内有弥漫性间质纤维化改变、形成煤矽。对于单纯的煤尘,肺部组织能够进行清除,由此,因单纯煤尘导致肺部疾病病程极为缓慢,一般在20至30年以后才会有明显的症状出现。因此,对于此病,早期确诊极为关键,近年来,CT、HRCT逐渐被广泛应用在煤工尘肺诊断中。在CT、HRCT检查下,煤工尘肺的主要表现如下:(1)可见小结节,直径一般在2至5毫米之间,成簇,有较高的密度,锐利的边缘,类圆形[2]。初期,一般于中肺、下肺出现,随后在右肺多见,病情进一步发展,全肺均可出现。(2)阴影,即可见直径在1厘米以上或以下的阴影,一般于两侧肺部的上中部分布,两侧对称,圆形或者椭圆形。(3)肺间质发生改变,肺叶中的小动脉、支气管周围间质可见增厚,呈点状、分支状。(4)肺气肿,颈部肺的透亮度会增强,肺部的纹理变得稀疏,有多种形态。

对于煤工尘肺的诊断,CT、HRCT有多个方面的优势,首先,CT成像是轴位成像,组织的重叠不会对扫描产生影响,可对肺内小阴影、结节、间质轻微改变、肺气肿的具体情况进行明确。其次,CT对数据进行采集后,可从多个平面对数据实施重建处理,以便于对肺小叶间隔、动脉等微细结构进行显示,使尘肺的早期诊断能够实现。再次,CT能够对肺密度值进行测量,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多依据。最后,CT检查扫描成像速度极快,操作相对简单。另外,相较于常规的CT,HRCT的算法空间分辨率有28%的提升,薄层可使容积效应降低,从而使尘肺微小的病灶得到显示。有研究者对CT、HRCT在尘肺小阴影诊断中的效果进行了对照,发现HRCT能够对矽肺结节小叶中心具体的分布情况进行反应,但对于小阴影数量的显示没有常规CT多[3]。因此,对煤工尘肺实施诊断时,对常规CT、HRCT联合应用效果更优越,诊断准确率更理想。但要注意的是CT扫描对全肺状态的全面反映有一定局限,为提升煤工尘肺确诊率,可联合展开X线胸片检查,以使此病确诊率提升。

本次研究对健康人员、煤工尘肺患者的CT、HRCT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显示,肺组80.65%检出小阴影,相较于健康组的3.13%显著较高,P<0.05。可见,对于肺部小阴影的显示,CT、HRCT检查的敏感性较高。尘肺组肺密度平均值是(-763.63±21.45)Hu,健康组为(-823.52±1.27)Hu,尘肺组肺气肿指数是(5.72±2.12),健康组仅为(2.41±1.22),尘肺组肺密度平均值、肺气肿指数显著比健康组高,P<0.05。可见,对于肺密度、肺气肿的判断,CT、HRCT检查也有较高的敏感性。尘肺组31例患者,经CT、HRCT检查检出30例,诊断准确率达到了96.77%,可见,对于煤工尘肺的诊断,CT、HRCT敏感性较高,可使此病的诊断准确率提升。

综上,对于煤工尘肺的诊断,临床上可积极展开CT、HRCT检查,以对肺部小阴影、肺密度、肺气肿的具体情况进行显示,使煤工尘肺的早期确诊率得以提升。

[1]陶伟,李益琪.高千伏X线与高分辨率CT在早期煤矿工人尘肺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162-1163.

[2]冯辛格.螺旋CT在尘肺鉴别诊断的应用价值分析[J].现代医用影像学,2016,25(5):914-916.

[3]唐正.29例煤工尘肺小阴影聚集高KV胸片与HRCT检查对比分析[J].医学信息,2014,(25):275-276.

猜你喜欢
煤工煤尘尘肺
温度对煤尘水分蒸发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
煤尘云着火敏感性影响因素的实验研究
论新时代我国煤工尘肺病患者索赔障碍及破解
煤工尘肺患者并发肺结核的相关因素分析
火力发电厂输煤系统煤尘综合治理探讨
煤工尘肺30例生存质量调查与分析
尘肺合并肺结核136例患者的护理
BODE指数在煤工尘肺临床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煤尘浓度和粒度对煤尘燃烧爆炸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某大型铸造企业30年尘肺发病情况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