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丽丽等
摘要:简述了农业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以及微课的应用对农业职业教育的促进作用,并对微课的制作、应用和管理提出建议。
关键词:微课;农业;职业教育
近些年,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已逐步应用到了职业教育教学当中,微课以其“突出主题、精悍短小、交互性好、资源量大”等特点,得到了各类院校的广泛重视。2012年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的举办,进一步加快了微课的发展。但目前微课在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阶段的研究和应用较多,而在职业教育,特别是农业职业教育中的研究较少。
1农业职业教育课程特点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职业教育对农业与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农民素质提升的影响重大,为农村和农业产业培养了大批实用型人才。一直以来,在农业职业教育中,专业教师将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在理论课堂上介绍概念、分析关系,结合实践经验阐述方式方法;实践课堂往往在大田、温室、养殖场和其他实训场地开展,学生亲身体验、操作,强化感性认识。另外,近些年项目化课程的应用不断增加,其将所有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形成了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教学模式。农业职业教育课程存在以下特点:
1.1理论教学仍以教师为主体
由于北方园艺和大田作物受农时限制,在冬春季节,学校教学往往只能在“教室内种庄稼”,养殖行业受实训条件限制,一部分课程也只能在教室完成。因此,让理论课契合生产实际,一直是一线教师的努力方向。一直以来,很多教师都在制作和应用幻灯片以及一些小视频,让实际案例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表达。但课堂教学仍以教师的讲为主,难以实现学生为主体。
1.2实训条件受限制
无论是种植类专业还是养殖类专业,都需要大量的实训经费支付消耗性投入。例如动物静脉注射实训,如果要想保障实训效果,做到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就要使用大量小动物,从购买到养殖、管理费用都很高,园艺专业实训的种苗、场地、农药、化肥、养护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虽然有些合作企业可以解决一部分实训,但目前校企合作在场地使用和管理上仍存在不完善,导致实训受限。
1.3实践教学组织管理难度大
农业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存在以下组织管理问题:(1)由于经费有限,分组受限。例如在鸡的解剖及观察课中,基本一组多人,而且多个观察项目一起操作,不能让每个人都动手,也不能反复的训练,提高熟练程度;(2)教师演示难度大。教师在演示和讲解的过程中,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可以近距离观察,其他人只能远远地看,或者根本看不到;(3)很多学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愿意动手操作。由于农业的自身特点,无论是种植行业还是养殖行业,很多操作既脏又累,学生不主动操作。
1.4项目化课程逐步开展,但教学效果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近些年,项目化课程在全国高职院校广泛开展,项目化教材也成为高职教育的主要教材。项目化教学中,基本理论方法由学生自主学习、查阅资料完成,从体系上来说,知识点零散、不系统,如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不强,则很难独立完成项目,而现在大多数高职学生基础差、学习习惯不良、自学能力差,因此学习效果不佳。而且在项目化课程中,对于典型的、有代表性的理论和方法,多在一系列讨论或操作后得出结论,而这一结论的内化、熟练和拓展又需要大量的学时。所以学时的欠缺也是很多项目应用者所困扰的难题。
2微课在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2.1微课在农业职业院校教学中的应用
微课作为翻转课堂的重要资源,它的引入和使用将进一步丰富涉农专业课堂教学手段。微课的使用能够让理论课堂上教师的“讲”彻底消失,师生之间的“交流”得以实现。因为教师面对的不再是“白板”,而是理解了基本概念、关系和方法,而没有实践体验的初学者,在这个基础上,课堂便可以全部用于答疑解惑、操作体验,将完全颠覆原有理论教学课堂。另一方面,微课弥补了实践课中教师需要多次演示的不足,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学习到教师的每一个步骤和方法,而且对于难于操作的步骤能够多次观看、反复学习,进一步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实训材料的浪费。
微课资源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入,也让项目化课程中知识的融入能够系统化和趣味化,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由于学生在课前完成微课的自学,所以课堂时间仅用于内化、熟练和拓展,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学时。所以微课的应用完全契合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学理念和培养目标。
2.2微课在社会化农业职业教育中的应用
微课程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具有趣味性和知识性,它可以做为一种网络资源与我国广大农民共享。我国农民数量庞大,但是对农业知识的掌握却有很大欠缺,让农民掌握种植、养殖技术和销售策略方法,将加速我国农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因此,微课程的开发和投入应用,将促进农民素质的全面提高,从而成为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直接动力。
3微课在农业职业教育教学中应用的思考
3.1微课应用对教师业务能力提出了新要求
微课的设计和应用是围绕着教师和学生展开的,它的设计和制作者——教师的综合水平,以及学习者——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微课教学和课堂得以翻转的关键。
3.1.1提高了对教师专业能力的要求。应用微课后,由于教师面对的不再是“白板”,而是已经对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有了一定程度掌握的学生,这对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仅仅在理论层面领会,或者仅仅是基本的操作熟练都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需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会操作、也能妥善解决错误操作引发的问题。而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师多数来自2个渠道:一是各級高校毕业生,他们理论基础扎实,但专业技能较差,微课设计中很难实现预期能力目标,并且在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中对于复杂的实践问题的处理存在很大挑战。二是行业从业人员兼职任教,他们技能过硬,但对教学方法、教学设计、先进的教学技术则是一知半解,谈及微课制作、软件的使用和管理更是望而生畏。因此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推进微课应用的首要问题。
3.1.2提高了对教师微课制作和应用能力的要求。时间合理、目标明确、设计巧妙、内容生动活泼的微课,不仅需要教师对专业知识、技能的掌握和熟练;还需要教师转变教学理念,巧妙设计微课教学进程和翻转课堂教学过程,引领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更需要教师能够灵活操作视频剪辑、动画制作、录屏、音频视频合成软件,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资源的上传和下载。因此,转变微课教学理念,学习微课制作和网络技术是运用微课进行教学的敲门砖。
3.2学生的学习效果制约着微课的应用
微课的应用主要是在课前学生自主完成,学生学习微课后走入课堂“消化”,进行知识内化,从而实现课堂翻转,那么微课的学习效果好坏便成了翻转课堂得以顺利实施的前提。课题组成员在应用中发现,在课余时间随时开放的具有上网条件的机房,以及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对微课的学习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目前,在高职院校,绝大多数学生需要住校,而且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各有不同,这就需要学校提供上网条件。因此,开放足够数量的机房是学校普及微课应用的重要举措。另一方面,由于生源差异,班级中总有一部分学生不主动观看微课,这样课上就无法参加讨论,更提不出问题,因此也就不能跟随教师的思路思考,开始开小差。如果节节课如此,最终跟不上大家的学习进度,走向恶性循环。所以在微课的应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制定配套的制约措施,对微课的学习效果有极大帮助。
3.3学校教学管理要做适当转变
将微课引入课堂,不仅教师和学生的角色要发生改变,学校的管理模式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比如,需要为微课的网上运用构建平台,统一管理;为微课的制作者重新核算工作量,以激发教师制作微课的积极性;在课余时间,为学生开放足够数量的有上网条件的微机室,并制定微机室管理员的加班措施;为各专业教师配备高质量的硬件设备等等。
高职教育的教学中心正在由教师“教”向学生“学”转变,微课的应用、翻转课堂的实施,将推动农业职业教育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将信息技术与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进一步融合,将会为农业职业教育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