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啸春
【内容摘要】根据新课标指示,老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要加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情感感知等方面能力的培养,要加大对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力度,积极实施各项阅读能力培养,不仅能够切实提升语文教学效率,同时还能对学生语文综合运用能力进行强化,极为符合新课标教学要求,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阅读能力培养是极有必要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能力 培养策略
引言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很重要,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阅读能力对学生非常重要。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搭建教与学的良好环境
阅读是一场旅行,兴趣是激发这场旅行的内在要素。语文阅读教与学的良好环境,需要教师“教”的转变,学生“学”的兴趣投射,让阅读变得轻松愉快。首先,“导”要精心设计。教师在阅读导入环节,要精心设计导入内容,通过音乐、影像等导入元素,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从兴趣中带着求知欲,进入到开放式的阅读情境之中;其次,教师的教要契合小学生的个性特点,通过创设有趣的、新奇的阅读教学情境,为学生阅读创设宽松而愉快的空间;再次,依托多媒体教学,丰富阅读情境,让阅读有更多的感官调动,也让学生的阅读视野更加开阔。例如:在《桂林山水》的阅读教学中,教师以情境为切入口,通过多媒体播放桂林山水的自然风光,让学生真切的感受桂林的山、水,并基于观看感受,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在“看+感受”的促使之下,阅读的兴趣被激发,带着对美好自然的向往与热爱之情,开始了桂林山水的阅读旅行。
二、注重引导学生的想象,让学生体会到更加广泛的阅读空间
小学生的想象力非常丰富,创新能力也很强,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更是要发挥好学生的优势,让学生有更多主动想象创造的空间,让他们体会到更多自由阅读的美好。有的时,我们甚至可以把课上所学的文章向课下延伸,让学生们带着一些问题去进一步延伸课文所描述的情节和故事。例如,学完《凡卡》一文后,教师提出问题“爷爷收到凡卡的信以后……”。学生带着问题对阅读,并展开想象。有的学生认为,爷爷收到信后,立即赶到城里,揍了老板一顿,救回了凡卡;有的学生认为,爷爷看了凡卡的信,痛哭不已,但无能为力,并让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想象符合解救凡卡。在阅读中让孩子体会社会真实性,从而给予正确的指导,帮助孩子更深入的思考问题,解决社会生活当中的问题。
三、注重课外阅读拓展,实现文学积累
在进行课外阅读拓展时,老师一方面要提高学生主动性,要让他们在课下查找更多关于文章内容的文章,以对其阅读积累量进行有效提升;另一方面要对课外阅读任务进行合理布置,要保证学生不仅能够在课外主动对优秀文章进行阅读,同时还能自觉对其中的优秀句子以及词语进行抄录,能够形成自己的阅读小本,并可以在阅读交流会上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分享,进而切实提升学生表达能力以及阅读能力,确保学生知识结构能够得到不断补充与优化。例如在带领学生对《春雨》以及《春晓》两首古诗进行学习时,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课下寻找更多关于“春”的古诗以及散文等优秀名家作品,并可以在课上与其他学生一起进行分享。为保证学生课后作业完成质量,老师可以通过组织查找比赛的方式,对查找内容最多的学生进行鼓励,以带动起学生的查找热情,确保他们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描写春的文章,以对其文学积累进行切实提升。
四、通过激励教学评价机制激发学生阅读学习热情
通过科学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够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并增强学习自信心,更好的提高阅读质量。例如,对《莫高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并依据幻灯片所播放的内容给予阅读模式的引导,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完成相关任务,教师对学生完成状况给予客观的评价。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全面观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方方面面,积极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并给予肯定,从而转变传统的批评教育评价模式,通过激励评价能够更好的增强学生信心,并调动阅读学习主观能动性,更好的提升学生综合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占据则极为重要的位置。为了更好的提升阅读教学,培训学生阅读能力,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通过多样的阅读模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础上,更好的投入到阅读教学当中。此外,还需要让学生加強课文阅读,多积累,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阅读教学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探索,合理有效地指导学生阅读训练,才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并提高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明功.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策略探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7.
[2]贾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学生有效参与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17.
[3]陈明贵.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7):39-40.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巷道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