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香菊
摘 要 本文解释了电力施工企业及外部环境条件的相关概念、意义,从电力市场等五个方面分析了火电施工企业的外部环境条件,阐述了这五个方面对火电企业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电力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对策。
关键词 火电施工企业 环境条件 管理 效益
火电建设项目属于大型或特大型工程项目,传统管理模式之下长期经营的火电企业的管理工程项目水平参差不齐。新常态下,火电企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一系列的深刻变化,势必对火电企业的经营管理及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如何认识、适应、应对企业外部的变化,推进企业的经营管理,实现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成为每一个火电企业都要面对的新课题。
一、火电企业及外部环境条件相关概念、意义
火电企业是指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以可燃物作为燃料生产电能的企业,一般存在状态为发电厂或热电厂(热电联产电厂)。它的基本生产过程及原理是利用燃料将水加热产生蒸汽,完成燃料的化学能向热能的转换;利用蒸汽产生的压力推动汽轮机旋转,完成热能向机械能的转换;最后利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旋转,实现机械能向电能的转换。
火电企业通常以蒸汽机或燃气轮机作为原动机,电站规模较小的,也会使用内燃机。蒸汽进入汽轮发电机组的汽轮机,通过其中各级叶片做功后,乏汽全部进入凝结器凝结为水,即为纯凝机组,一般发电厂使用此方式。如果是热电厂,则在叶片中间抽出一部分蒸汽到换热器加热水,用于冬季采暖,即采用抽气供热机组。如果全部乏汽都用于供热,就是背压供热机组。相比之下,纯凝机组的煤耗低于供热机组,发电效率高于供热机组。
无论是采用煤,还是石油、天然气,火力发电都是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电能和热能,同时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生产过程。这一过程涉及电力和热力负荷、接入系统、燃料源、交通运输方式和环保要求等外部因素,这些因素成为影响火电机组运行方式、制约火电企业经营效益的外部环境条件。
本文涉及的影响电力施工企业的各项外部环境条件分析、经营管理对策讨论,均是以燃煤发电为例确定并展开。
二、电力施工企业外部环境条件分析
施工企业在建设火电工程的过程中,面临的外部环境及管理模式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其围绕的主题始终是一致的——管理工程项目。不管是业主还是承包商,他们各司其职的同时又被各种管理关系连接成为一个整体。在这种大环境中,如何客观地理顺其外部环境条件非常重要。下面我们主要从多角度对其外部环境条件展开分析。
(一)电力市场电力工业发展速度下降,电力消费增速明显回落
2016年,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59198亿千瓦时,这不仅大幅超过2015年全社会用电量仅0.5%的同比增速,也超出了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下称中电联)上一年对2016年全社会用电量增速的数次预测。但从历史上看,5%的增速并不算高。
(二)用电结构调整力度加大,传统火电市场将继续萎缩,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比重进一步上升
2016年1~8月,全国全社会用电量累计3892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剔除2月份闰月因素,日均同比增长3.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74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1%;第二产业用电量27537亿千瓦时,增长2.0%;第三产业用电量5277亿千瓦时,增长11.0%;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5366亿千瓦时,增长9.7%。
1~8月,全国发电设备累计平均利用小时为2507小时,同比减少173小时。其中,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456小时,增加182小时;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为2727小时,减少228小时。
1~8月,全国电源新增生产能力(正式投产)6853万千瓦。其中,水电731万千瓦,火电2875万千瓦。
(三)煤电节能减排升级改造行动计划实施力度增大,大力發展清洁能源
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2016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化解煤炭行业过剩产能,控制煤电产能规模。合理引导投资建设预期,研究建立煤电建设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发布分省煤电规划建设风险预警提示。严控煤电新增规模,在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地区和电力装机明显冗余地区,原则上不再安排新增煤电规划建设规模,取消、缓核和缓建一批已纳入规划或核准在建煤电项目,加大淘汰落后机组力度,严厉查处违规建设行为。
(四)电源发展趋势
从电力装机规模来看,截至2016年11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同比增长10.4%,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其中,水电2.9亿千瓦、火电10.4亿千瓦、核电3352万千瓦、并网风电1.4亿千瓦。
2017年的电力供应形势重点是各类电源的投产新增情况。其中,由于水电和核电建设周期长,新增供应能力较为明确。据相关项目资料统计,预计2016—2017年水电将新增发电能力480万千瓦,核电将新增发电能力1378万千瓦;到2017年,我国水电装机规模将达到3.02亿千瓦,核电装机规模将达到4078万千瓦。另据有关分析,2017年预计新增风电并网装机容量2000万千瓦、新增光伏发电并网装机容量1800万千瓦。未来煤电的发展将坚持高效、清洁原则,大力推进高参数、大容量清洁发点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五)环境污染治理
近年来,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力度的不断加大,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双大户的燃煤企业,火电企业面临越来越严峻的挑战。2013年,国家污染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出台,全面整治燃煤小锅炉,加快重点行业脱硫、脱硝、除尘改造工程建设,被列入首要措施。2015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在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意见》,燃煤电厂被推到前台,成为治理的主要对象。环境治理的区域与范围不断扩大,标准逐年提高,措施越来越严,达不到治理标准的电厂面临限期关停。环境污染治理已成为影响火电企业发展、增加投资和运行成本的重要因素。endprint
三、火电企业施工经营管理对策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所有经营企业的最终目的,而影响企业效益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是原辅材料成本控制和资产、资金、设备运营效果及产品价值。具体到电力建设施工企业,控制企业成本、拓展市场、筹集资金、争取政策就成为火电施工企业经营管理的重点。
(一)抓住绿色能源的发展主题,积极抢占清洁能源市场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兴起会促进新的产业增长点,未来几年,是新产业迅速发展、新业务模式探索成型的关键时期,是新兴战略产业的机遇期。以开发清洁能源项目为重心,以核电为主,以风电、太阳能、生物质发电为辅,全力进军核电领域(常规岛),是火电施工企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只有通过EPC总包或者参股等方式,才能不断扩大市场份额,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未来15年,核电将获得跨越式的发展,前期积累的核电投资冲动将会集中爆发,如果抓不住机遇,将会在核电市场中彻底被排除在外。
2016年9月,英国政府发表声明,正式批准由中法企业共同参与投资的欣克利角C核电建设项目,这不仅意味着英国新建核电项目继续推进的条件已经具备,也意味着以中广核为代表的中国核电企业首次正式进入发达国家市场,实现了中国核电历史性的突破。中法双方同时协定,在此项目基础上,双方后续还将共同推进塞兹维尔C和布拉德韦尔B两大核电项目,且其中布拉德韦尔B项目拟采用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因此欣克利角C核电项目也被视为中国核电产业进入欧洲乃至全球发达国家市场的重要“敲门砖”。通过参与投资和建设,可以让中国核电企业的标准规范、运行机制更快和国际接轨。泰国、印尼、肯尼亚、南非、土耳其、哈萨克斯坦等多个国家均对中国的“华龙一号”表示感兴趣,英国核电项目每一个进展都将对中广核开拓国际核电市场产生良好的示范效应。
中国电建核电工程公司较早参与国家核电建设,1987年大亚湾核电站开启了公司核电建设篇章,然后又成功承建了广东岭澳核电站常规岛工程。目前在建的有阳江核电、国核荣成和陆丰核电项目,其中阳江核电站是世界最大的核电站,1~4机组已经投入运营,5机组、6机组仍在建设中,1机组、2机组、5机组由中国电建核电工程公司承建。
(二)人才培养作为核电业务的发展基石
采用“请进来、送出去”等方式,组织参加核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并以现有核电项目为依托,通过与广核公司、原子能院、清华大学的合作,推动人才交流,培养核岛安装人才,把人才培养作为企业基石,全面培养生产、经营及其他管理人才。
(三)严格分包商管理
采取“严格引进、分级控制、评价考核”的管理策略,确定了管理程序,建立合格的分包商库,分包商签订合同后,人员进场要先接受入场安全、业务技能上岗培训,经入场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分包商的人员被纳入项目部班组建设,统一接受项目部安全、工艺质量、工作程序、经验反馈等培训,日常管理采用动态化注册管理机制,每月更新,接受项目部安全、质量的管控与考核,参与项目部、业主的班组建设激励。对分包商进行月度安全评价,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良信用单位和个人及时在公司网上公布,不再使用。
(四)严格控制企业成本
第一,科学预测市场价格走势。组织专门人员定期对材料、机械市场进行调查研究,了解政策变化、收集影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科学预测。目标是对价格升降拐点进行及时准确的捕捉。结合企业需求,适时调整购进量与采购节奏,修订调运方案,科学合理地利用价格峰谷差异和错峰,调节库存储备,降低物资、机械采购成本。
第二,多方开拓降价举措。通过招标竞标,筛选挖掘新的优质资源,加大企业降价的主动权。通过完善合同管理,实现对各劳务、物资、机械供应商的及时掌控与有效管理;通过合理选择不同来煤途径,形成合理的资源格局;通过建立厂家直购渠道,减少中间环节,优化网点设置,建立运价反馈机制及调运制度,建设科学规范的定价、运管模式,构建长远的稳价竞价机制。
第三,推进平台数字化、自动化管理。运用电子信息化技术,依据相关技术标准,建设劳务、材料、机械监管系统,实现对各项资源全流程的闭环管控和精准管理,为制定方案提供有效指导,在科学管理中实现挖潜降成。
第四,要把总承包项目作为国际工程开发的重点,积极探索EPC+F的开发模式,加快资源共享和管理一体化进程。
在科学认证、量力可行的前提下,积极谋求与各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与设备供应商、工程设计企业、工程施工企业的长久战略合作关系,通过项目之间的资源补充与共享,实现各项目的全面合作,促进互补协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利益最大化。
(五)把握机遇,抢占电力建设市场
进一步加强与五大发电集团的合作,积极参与五大发电集团“走出去”战略,强化企业营销。首先,积极做好企業的公关工作,以良好的形象,取得建设集团、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电网及热力公司的支持和配合,及时获得各方面的信息;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及技术手段,密切跟踪市场供需变化,及时掌握收集市场机会,确定主动权。
(六)加强风险控制,防范企业损失
风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必然要面对的问题。与其瞻前顾后,不如积极面对各类显性和隐性的不稳定因素,学习国际先进企业的风险管控经验,扎实开展意识对接、市场对接、规则对接、人才对接。所谓“意识对接”,就是将自身能力和优势有机融入国际化规则中,形成包括法律意识、规则意识、本土意识、合约意识、市场意识、职业道德意识在内的国际主流意识,加强海外项目的风险管控水平,有效防范国际业务的多重风险。所谓“市场对接”,就是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调动两方面的积极性,坚持本土化经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实现双赢。所谓“规则对接”,就是建立健全整套质量、环保和安全制度体系及控制程序,从标准上接轨,并在具体执行中视标准、规范、程序如同法律,严格遵守。所谓“人才对接”,就是着力推动现有人力资源结构国际化转型,构建吸引国际高端人才、紧缺人才的政策高地,逐步建立国际化的经营团队,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竞争能力。
四、结语
目前的电力施工企业面临复杂的外部环境,面对一系列的经营管理课题,实际上是新常态、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火电企业提出的新挑战、新要求。在能源结构没有大的变化的情况下,相当一段时期内,我国的电能结构仍要以火电为主,还要有一定的时间去消化产能过剩的问题。这就要求电力施工企业立足长远可持续发展,不断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抓住国家推进环境治理的大好机遇,围绕节能降耗减排,全面推进企业转型升级,以优化内部结构,拓展外部市场,以创新推动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为中国电建集团核电工程公司)
参考文献
[1] 许登月.关于火电企业推行绿色市场营销的思考[J].科技和产业,2013(10):134-136.
[2]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Z]. 2013.
[3]国家发展改革委 环境保护部 国家能源局关于在燃煤电厂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15〕3191号)[Z]. 2015.
[4] 窦会杰.煤电联营模式下火电企业的去向[J].现代商业,2012(07):68-69.
[5] 董文福,魏山峰,丁中元,蒋火华.中国火电企业二氧化硫排放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8(0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