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同时也指出,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建设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武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实施多年,但由于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薄弱、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低等阻碍性因素,武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的步伐较为缓慢。武汉市可以通过政策驱动、产业结构优化、生态技术创新、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等手段,使武汉市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大有作为。
关键词 新时代 武汉 生态文明建设 现状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产生背景和内涵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观产生的背景
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矛盾的转化体现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同时也说明了现阶段的问题和未来需要做的工作。这次大会用了较大篇幅来阐述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成效,指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只有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其实,在这之前,我国也对生态文明建设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理论性的建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实现了高速度的增长,但在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亟须解决的生态环境难题。这些生态环境问题不及时解决,良好的经济发展模式就难以形成。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退化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也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健康。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不断增多严重威胁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布局,把“建设美丽中国、努力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为战略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领导人也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实践性的观点,这些思想观点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只有把生态文明建设好,抓好生态民生工程,才能实现中国梦的根基和基础”。2013年5月24日,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又进一步强调了“努力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愿景。党中央多次的强调和近年来不断的实践凸显了我国政府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内涵
迈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思想也应发生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绝对不是对抗式的,而是可以相互促进的。这也警示我们,经济的发展绝不能以环境的污染和牺牲人民的健康为代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新时代的生态文明观认为,经济发展促进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为经济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力;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认为只有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促进现代化生态文明建设新格局的形成。人类发展的历史表明,我们绝对不可以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来进行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才是我们倡导和实践的发展方式。力图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落实到发展的每一个环节中,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加快绿色发展步伐,形成新的发展路径,使得各行各业在发展时,能够更加注重对环境的保护。总体来讲,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是指以绿色发展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注重资源节约与環境保护,努力形成生产生活绿色化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二、武汉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一)武汉市生态文明发展的概况
2007年武汉城市圈成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改革配套试验区之一。近些年来,武汉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新中国成立早期,武汉钢铁集团、武汉船舶重工、武汉重型机床集团纷纷落户武汉,在给武汉市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技术条件的限制也对武汉市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近些年来,武汉在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过程中也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实践。武汉市以持续发展为基本理念,部署了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蓝图。
在大气环境方面,2016年武汉市城区空气优良率为64.8%,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2015年有所下降。在2016年的武汉全年129个污染天数中,其中空气首要污染物为PM2.5的天数占总污染天数的约67%,PM2.5年均浓度严重超出了国家环境空气二级标准。
在水资源环境方面,雨热同期的降雨特点使得武汉市总体水资源较为丰富,但武汉市的水资源部分不均,在平原地区水资源较为充足,山区丘陵地区水资源较为匮乏。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围湖造田、水体污染等问题。武汉共有大小湖泊166个,全市湖泊面积(包括小湖泊)共计5925.2平方千米,武汉市湖泊富营养化严重,严重富营养化湖泊有53个,另外,湖泊的不合理填埋现象也较为严重。
武汉市也正在积极推进林业生态工程,例如南北咀多功能生态农业区(江夏区)、大花山苗木花卉观光园(江夏区)、多福农庄特种水产品养殖区(梁子湖)、长江金水河蔬菜产业区(江夏区)等一批生态示范基地。目前,武汉市蔡甸区的南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建设也在进行当中。
在武汉城市生活的环境治理方面,武汉市的污水排放总量与前几年的年污水排放总量相比,呈大幅度上升趋势。目前,武汉市的污水处理能力可以达到每天235.75吨,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5.1%,污水处理能力明显增强。目前,武汉市拥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8座,每天对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量为330.66万吨。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使得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障碍性因素减少。
在城市绿化方面,武汉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为11.22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为39.65%。正在运营的公共车辆8301辆(包括公共汽车和无轨电车),公共交通的发展,尤其是近几年来武汉地铁的发展,有效地减少了私家车的使用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二)能源、资源、环境矛盾凸显
虽然武汉市的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由于近几年来资源的大量使用和不合理利用,资源利用率较低,经济产出也相对较低。目前,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湖泊填占、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巨大挑战。数据显示,截止到2016年,武汉市有166个湖泊,湖泊总面积面积在30年内减少了228.9km2,在围湖造田方面,武汉市东湖流域的部分地区在转化为农业用地后,湖泊面积迅速减少,农业用地迅速增加,另外,东湖流域的围湖造田也占用了一部分沙湖水域的面积,也使得沙湖面积有所减少。鉴于国家近几年来出台的相关保护湖泊的政策法律,东湖流域的填埋步伐逐步放缓。但武汉市的湖泊数量和面积仍在不断减少。湖泊的减少,使得武汉市的蓄洪能力不足,从而造成内涝和洪水。武汉市的工业在全市的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由于工业会带来大量的废气、废水、废渣,这就使得在强调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必须正视其带来的负面影响。2016年,武汉市的工业垃圾排放量在中三角区域排到第一位。武汉工业的产业结构对武汉的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威胁。endprint
(三)市民生态文明观念有待转变
生态文明素质是一种综合反映人们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观体系。尽管武汉市历史悠久、高校众多,但与传统的生态文明观念相比,市民们的生态文明观念未发生较大的转变。国内外“先发展,后治理”的理念已经使得人与自然的关系严重失衡,市民们对环境污染问题的疏忽也不利于带动市民们的环保生活方式。由于我国的历史发展原因,加上近些年来人口流动现象较为普遍,2016年武汉市常住人口为1076.62万人,与2015年相比,净流入人口明显增加。整体来看,市民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存在误区,生态危机意识较为薄弱。虽然1996年武汉市就启动了垃圾箱分类项目,但市民们对垃圾分类的利弊不清楚,导致大多数市民没有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许多街道的分类垃圾箱不能得到充分的利用。加之某些市民过度关注眼前利益,忽视了长期利益,为了经济利益,忽视资源的重复利用,使得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市民们薄弱的生态文明意识已成为武汉市生态文明建设亟须解决的障碍性因素。
(四)体制机制与政策制度不够完善
我国当前的生态系统是以产业部门和行政区域来划分的,生态领域被分为水产业、农业、林业、矿业等多个部门,但在实际的机制运行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产业部门的政策与地方行政机关的政策冲突的现象。除此之外,武汉市资源与环境的税收征收体系也需要完善,在资源的稀缺程度、市场需求状况、环境承载力等方面未能做出税收方面的价格量化。在政府政策和法律法规方面,武汉市先后出台了《武汉市环境保护条例》《武汉市饮食业动植物油排放标准》《武汉市湖泊保护条例》等地方法律法规,在与中央环境政策和法律相结合的情况下,这些武汉地方的法律法规为武汉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进一步的法律制度保障。但环境法律普及与宣传力度偏低,对于公民承担环境污染责任不明确,使得市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普遍较低。在环境法与监督方面,缺乏专业的监督机构,同时也未及时对违法掩埋湖泊、管理不到位的工作部门和人员进行处罚。值得注意的是,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是从中央层面到地方层面都存在的问题。
三、武汉生态文明建设展望
(一)增强政策驱动力,拓宽资金支持渠道
生态文明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会触及一部分人的利益,具有一定的外部性,是一个涉及多方面、多主体的系统的工程,离开了政府财政的支撑,恐怕难以为继。资源浪费产生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技术的原因,而是大多数人理所当然地认为由资源浪费产生的污染只是使用资源所附带的行为。平均到个人身上,每个人并不会因为资源浪费而带来的污染而付出较大的代价。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来看,因为所得大于所失,污染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了。要使生态环境中的资源浪费问题得到根本性的解决,须以经济利益为原则,倡导人们从物质利益上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武汉市政府综合运用信贷、财政、税收等多种方式增强政策的驱动能力。
在资金支持方面,目前武汉市的资金投入主要依靠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武汉市2015年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支出为13380508万元,其中节能环保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约2%。由此来看,除了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支持,武汉市也应该建立一系列规则,打造多元的资金流入体系,鼓励民间资本的流入,以“谁投入、谁收益”为原则,兼顾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使得投入资金渠道增多,同时配合财政支持,描绘武汉市在新时代背景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二)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绿色经济
武汉市的三大产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不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也各不相同。从轻重工业来看,2015年,武汉市共有规模以上重工业企业1795个,规模以上轻工业单位750个;其中,重工业的生产总值为9134.05亿元,轻工业总产值为3240.87亿元。从产业结构来看,2016年,武汉市第一产业生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3.3%,对GDP增长贡献率为1.4%;第二产业生产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3.9%,对GDP增长贡献率为33.7%;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52.8%,对GDP增长贡献率为64.9%。在第一产业方面,2016年,武汉市农业种植总面积为209.69千公顷,粮食产量达110.01万吨,农业总产值比2015年增长了3.6%。其中,值得我们注意的是,2014年武汉市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且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2014年以来,武汉市的文化产业呈较快发展态势,为武汉市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2016年,文化产业增加值为477.28亿元,营业利润69.05亿元,增速高达16.6%,营业利润比2015年增长38.3%。其中,在分区的文化产业分布中,江汉区、东湖开发区、江岸区这三家的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排名前三,分别为87家、83家、75家,这些文化产业企业的服务内容较为多样,包括创意设计、动漫游戏、移动互联、智慧服务等新兴行业。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不断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增强第三产业对经济的创新驱动能力,同时逐步减少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巩固第一产业在武汉市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为生态环境的建设保驾护航。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全方位的工程。政府的支持、公众的参与、民间资本的流入、体制机制的健全都是生态建设必不可少的条件。
(三)加快技术创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理念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导向,而技术创新为建设生态文明,解决当前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生态危机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作用,生态文明建设与技术创新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1]在武汉最近几年的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倡生态技术的创新,就是在生态建设的过程中引入技术创新的成分,打破传统的机械式的技术创新,促进人与自然、社会与经济的良性发展。武汉市目前的生态技术创新程度还属于较低的状态,但武汉市重化工业产生大量的“三废”,迫使武汉市必须强调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探索可持续发展模式,武汉市可以依托众多的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天然优势,走生态技术创新之路。政府的大力支持是生态技术创新的重要保障,包括财政与政策。武汉市应该在财政方面加大对生态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科研院所和高校助力生态技术的探索创新;鼓励技术创新,奖励为生态技术创新做出贡献的工作人员,在全社会宣传生态技术创新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四)弘扬生态文明理念,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
生态文明理念需要依靠多种方式来弘扬,目前最主要的方式是教育,從意识层面上引导人们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进而使得人们的行为发生改变。数据显示,2016年武汉市的常住人口数量为1076.62万人,在校大学生数130万,占常住人口总数的12%,大学生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教育方面,武汉市教育部门可以通过制度化的方式来推进生态文明的理念传播,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理念的认可度,尝试在89所高校中引导学校开设相关课程,让每一位在校大学生的生态文明素质通过这种教育有所提高,促使每一名在校大学生通过生态文明教育改正与生态文明建设相悖的行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活方面,政府要积极引导人们树立绿色的生产理念、生活消费理念;在宣传新时代生态文明观方面,尝试通过多种宣传手段引导人们树立新时代生态文明观,通过互联网、纸质媒介、地铁广告、定期定点宣传教育,鼓励人们积极主动地参与武汉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中去。在全市范围内弘扬新时代生态文明观,让武汉市的每一个人都成为新时代生态文明观的宣传者和践行者。
(作者单位为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作者简介:刘永芳(1995—),女,河南新乡人,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2015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 郑燕玲.基于技术创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