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婷
摘 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是工学结合,这种模式虽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实用人才,但是也给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工学计划模式如何进行良好的结合是现阶段提升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重点,因此本文根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拓展思想教育范围、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改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工学结合模式;高职;思想政治教育
一、前言
高职院校自身的教学特点导致其人才培养的核心就是工学结合,但是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目标与工学结合的要求错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教学方式的落后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空缺,社会环境对高职学生产生负面的影响加剧,这些原因都表明了现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方式已经与时代脱轨,新时期高职院校政治思想教学方式的改革势在必行。
二、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工学结合困境
工学结合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是培养职业人才,主要是通过学校、社会两个方面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相结合,理论知识学习和社会实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综合素养、实践能力同步发展。[1]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更加受重视,这给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造成了阻碍。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错位
现今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偏向于理论教学,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个人道德修养同步提升,而工学结合模式对于高职教学的要求则是偏重于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两者目标差异过大,影响了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学的顺利开展。
(二)社会环境的变化
工学结合的模式要求学生适当的脱离校园,增加学生与社会外界的接触,但是由于当今社会环境的多样复杂性,社会思想、社会道德、社会行為等各方面因素对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的影响并不总是有利的,复杂的社会环境对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对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因素,再加上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中各方面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学生由于社会经验的缺乏,在接受社会负面因素的影响下很可能对社会的认识过于片面,从而给学校政治思想教育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职业观带来了阻碍。
(三)教学方式落后
工学结合模式要求给学生提高最大限度的学习发展空间,但是现实的种种原因导致工学因专业、岗位的差异而不能实现完全对接。再加上高职学生除了在学校进行理论知识的教学,大多数时间都是去社会企业、事业单位进行实训、实习,而学生的实习地点、时间都是不固定的,但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一般采取的教学方式都是在课堂中由教师统一授课,由于高职学生实习时间的差异,导致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无法保证一致的授课进度,从而给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此外学生实习的单位一般都是在校外不同的地点,也无法持续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给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留下了空缺。
三、改善工学结合模式下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措施
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对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2]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改善:
(一)优化思想政治教育导师机制
思想政治导师机制可以促使学生更加顺利的从学校生活过渡到企业工作生活中,保证“工学结合”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更顺利的开展。导师可由学校指定或由学生进行选举决定,思想政治导师不止要为学生解决思想认识难题,还要正确指导学生全面个性的思想政治教育。
首先思想政治导师要确切引导学生理解工学结合模式的意义,为学生以后可能遇到的工作挫折、困难打好预防针,让学生在困难发生时不至于毫无准备;同时思想政治导师还应该增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能够了解不同学生的思想状况,在学生遇到心理问题时为学生进行及时的心理疏导;其次思想政治导师应该促使学生不断的进行专业技能优化,为学生传达现代企业对于学生专业能力的指标,增强学生的实际专业技能,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满足企业需求,为学生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最后思想政治导师也应该全面开展实习岗前培训,向学生传播现阶段相关企业的工作制度、文化理念等各方面内容,促使学生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良好的发展。
(二)促进高职思想政治教学的模式改革
在高职院校工学结合的教育目标下,教师口述的政治已经不能满足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开展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过程中,高职院校也应该加大与企业的合作力度,通过学生在企业中的学习实训,将实际职业需求融入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来,从而学生的思想可以被企业的内部文化、管理机制等熏陶,从而完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当然通过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思想政治教学,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也可以融入日常的高职学生实训、实习的过程中。高职学院的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增加学生的社会交流能力,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社会中的多种因素也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思想,因此高职学生的思想与现实连接的会更加紧密,这也对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容易与学生的思想接轨,高职院校也应该拓宽自身的政治教学范围,使高职政治思想教育更加多样、开放,增加实际应用效能。在这个目标下,高职院校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通过切身体会多样的生活实例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及职业素养,企业工作制度也可以督促学生良好职业习惯的培养,如员工行为规范、岗位职责、奖惩制度等,将思想政治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连接起来,树立学生正确的职业观,促进学生思想素质与专业能力共同发展进步。同时可以充分利用企业员工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有利引导,从而促使学生思想政治理念不断拓展,进一步促使学生自觉持续地进行思想观念完善。endprint
(三)建立与职业需求相结合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
高职院校在进行人才培养时的教育目标就是培养实践与专业能力相结合的高素质人才,所以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时也要与教学目标融汇贯通,改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以及授课模式,在传统以教材为主的授课基础上,增加高职学生职业行为、职业理想及职业道德的教育[3]。
在预设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内容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年级段设施不同的教学目标,如在大三时可以着重与培养学生的求职能力,如面试课程、职业规划等;在与之相反的是在大一时要增加学生的职业意识,同时为学生确定合理的职业目标提供帮助,从而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有一个清晰的努力方向;而在大二时可以主抓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从而为大三求职打下基础。据此在设置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的内容可以以不同阶段的学生需求为基础,在课程内容上增加学生感兴趣或与学生职业需求相关的内容,比如一些职业生涯中与同事的管理维护、职业道德、职业安全等,同时也可以与现阶段社会时事相结合,如十九大对高职学生的新要求等,从而避免在进行课程教授过程中出现学生难以理解的现象,增强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兴趣,引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此外,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在整体教学体系中加入學生心理健康的部分内容,从而可以培养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高职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更加健康的发展。也可以增加对学生正确就业观的引导,从而避免学生在择业就业过程中过于盲目,促进学生更加积极的就业,增加高职学生的就业率。
(四)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思想政治教育机制
在工学结合的模式下,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学校和企业两个方面的责任,因此高职院校应该在学校教学、学生实训、学生实习的各个环节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动态化,从而可以使学生在校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思想教育内容,增强全校师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视,使全校教师在各个环节通过各个途径、不同的方式对思想政治教学进行实践,如教学课堂、业余生活等。
同时为了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加顺利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明文规定双方的责任义务。为了让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宜工学结合模式,高职院校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架构进行不断调整,如在培养实践能力优异的专业技能人才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应该在政治思想教育内容中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同步发展,从而将政治思想课程分割为两个部分,即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而实践课就需要教师带领学生到社会企业中进行实地训练,将社会生产生活结合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教学,同步提升学生的社会创新水平、社会责任意识、敬业精神等。随着理论知识和社会实践能力的进步,学生的自主创业和实习就业能力同步上升,为学生以后的实习就业提供良好的条件。
四、总结
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必须明确工学结合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从而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加强校企合作对思想政治教学的影响,将职业需求融入思想政治教学中,从而改革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拓宽思想政治教育范围,持续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步伐,促进高职学生素质教育与实践技能同步发展,进一步增加高职院校的社会影响力,从而促使高等职业教育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旺东.工学结合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7):16-17.
[2]王朝晖.工学结合模式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7(2):89-92.
[3]马静.基于工学结合模式的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探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6):47-4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