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霞+张素萍
摘 要:听力是大学生英语能力的薄弱环节,将语块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切实有助于学生逐渐克服听力障碍,建立听力的自信心,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为此,本文提出了语块理论在听力教学运用中的三点策略:增强语块意识,加大语块输入;利用语块笔记,加强短时记忆;利用高频语块,预测出题重点。为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实际运用提供具体参考。
关键词:语块;听力教学;策略
随着2013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大纲的修订,听力理解部分所占分值提高到35%,听力在整个大学英语水平测试中的重要性再次凸显。而后在不断的改革中对听力部分要求逐渐升级,增加了新闻听力、演讲等真实的听力素材和题型,难度不断加大。而新时期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具有国际交流能力的国际化人才,对外语的听说交流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提高学生英语听力水平成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任务,经教学实践,在教学中合理运用语块理论的策略、加强精听训练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一、语块理论
语块这一概念最早由Becker 和 Bolinger 于 1975 年首次提出,近年随着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大规模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相关研究逐年增多。Alison Wray 认为,语块是一种可作为整体储存、提取和产出的存储在大脑中的整体预制块,使用时从记忆中被整体调用,而不是按照语法规则产出或分析的连续或非连续的、规范或非规范的由词汇构成的语串( Wray,2002) 。国内学者则将语块定义为一种兼具词汇与语法特征的语言结构,通常为多词单位,具有特定功能( 王立非、张大凤,2006) 。根据 Nattinger 和 DeCarrico 对语块从结构方面的分为四类,即(1)多元词语块(polywords),分为规范型和非规范型两种。(2)习俗语语块(institutional institutionalizedexpressions),包括谚语、警句、格言和社交套语,它们形式固定,使用规范,意义精练、连贯性强、独立性高。(3)短语架构语块(Phrasal constraints),这是由某些固定词语构成的短语框架(4)句子构建语块(sentence builders),其主要特點是为整个句子提供框架。语块结构可以帮助语言使用者加快语言处理速度,提高准确性、流利性。
二、语块在听力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据调查英语听力障碍是当前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普遍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听力障碍具体表现为词汇量小,生词太多听不懂;没有生词,长句结构听不懂,无法短时记忆;听力材料语速过快,对英语基本发音规则和技巧不熟悉,无法辩音和识别出连读、弱读、重读等语音现象,影响听力效果。此外,对听力材料所涉及的内容、文化背景等的陌生更是加大了听力的难度。因此,在听力教学中运用语块理论,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听力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一)增强语块意识,加大语块输入
教师在教学中首先要讲解语块相关理论,让学生了解哪些是语块,使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更大的话语结构上,而不是停留在单个的词上,减轻认知加工处理信息的负担,加快大脑的解码速度,从而提高语言输入的效率。进行集中训练,教学环节设计要突出语块,将英语材料按照语块进行学习,强化使用语块的意识,确保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后可以将语块学以致用,融会贯通,并自觉运用于听力实践中。听力练习设计要由浅入深,首先识别出听力中的停顿之处、其次阅读听力原文识别语块、再次可直接听写出语块。经过一段时间强化训练,可以使学生深化语块概念,形成自觉的语块意识,从而运用到听力练习当中。此外,鼓励学生通过广泛阅读各种英语材料,利用丰富的英语影视素材等大量积累语块,只有大量的语块输入,才能为各项英语技能的输出奠定扎实的基础。大量的语块积累也有助于把握篇章的整体脉络和内容,加快听力过程中的信息捕捉速度,提高听力理解的能力。
(二)利用语块笔记,加强短时记忆
听力水平与我们的记忆能力息息相关。心理语言学认为记忆包括感觉记忆或感觉存储、工作记忆或短时记忆、长时记忆或永久记忆。Carroll(2000)。感觉记忆只能保持大约 2秒。然后,输入信息进入工作记忆/短时记忆阶段。短时记忆通常被看成是被动地储存信息的仓库,工作记忆则体现了对记忆过程的一种动态的观点,它同时具有储存和加工两种功能。输入信息经过工作记忆的筛选、储存和加工将会进入长时记忆。美国心理学家Miller ( 1996: 297 - 308) 指出人脑短时记忆的容量大概是7 ± 2 个单位,工作记忆能保持 10 秒~20 秒,但是其容量有限(齐晖,2008)。长时记忆是我们保存世界知识的仓库,其容量无限,储存了我们的所有知识和经验等。长时记忆可以调动已储存的知识经验等帮助我们理解新的输入。假如没有长时记忆,我们无法理解和记住听到的信息,从而无法进行交流。
在听力过程中,利用语块边听边记笔记,使听力理解过程中短时记忆的信息内容转化为书面材料,作为一个外部存储弥补了记忆容量的不足。研究发现处在感觉储存阶段的信息停留时间非常短暂,只有受到注意时才会进入短时记忆,信息在此经过编码处理之后才会转移到长时记忆阶段。由此可见,要想让短时工作记忆转移到长时记忆中,必须对信息进行理解储存。笔记就是很好的解码储存的手段。在听力中要有选择地注意一些重要语块,进行理解解码,记录下来, 再转移到长时记忆中保存下来,录音结束后还能根据笔记想起主要内容,达到听力练习的要求。因此,语块策略可以有效提高听力理解能力,强化笔记效率。
(三)利用高频语块,预测出题重点
在一篇英语语料中,语块结构的四种类型出现频率的差异会说明它在文中的重要性。如文中某一类型的语块出现频率高,那么它将会为出题点贡献更多的信息,也是听力中要格外注意的重点。
三、结论
将语块理论运用于大学英语听力教学中,探索听力教学的新模式,强化学生的语块意识和概念,加强
语块练习,切实有助于学生逐渐克服听力障碍,建立听力的自信心,有效提高英语听力水平。但是光有技巧的运用远远不足,要鼓励学生形成运用语块的习惯,积极自觉主动地在大量广泛地阅读中,在各种语料的接触中不断积累、背诵,掌握大量语块,才能最终实现听力水平的飞跃。
参考文献:
[1]Miller,G.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J]. Psychology Review,1996(16) : 297-308.
[2]Nattinger,J.R.&J.S.DeCarrico. Lexical Phrases and Language Teaching [M].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2.
[3]Wray A.Formulaic language and the Lexicon. [M].London:cambrige University Press.2002.
[4]王立非,张大凤.国外二语预制语块习得研究的方法进展与启示[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5):17-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