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环境涵化儿童生长

2018-01-09 13:43陈轶棠
江苏教育 2017年14期
关键词:对话互动环境

【摘 要】让环境与儿童“对话”,指物质环境创设时,要让环境“听”儿童的话,“说”儿童的话,与儿童进行“对话”。物质环境要更加关注儿童的已有经验,关注儿童的生活,关注儿童的兴趣,关注儿童的需要,鼓励儿童以自主参与、积极体验的形式与环境“互动”,将儿童的发展作为物质环境创设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环境;对话;儿童;互动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50-0056-02

【作者简介】陈轶棠,江苏省如皋市外国语学校附属幼儿园(江苏如皋,226500)园长,高级教师。

当我们为儿童创设适宜的物质环境,可以促使儿童更加健康地发展。物质环境是幼儿园课程建设的重要组织部分,如何给儿童创设最适宜的物质环境呢?很多幼儿园提出让环境会“说话”。当我们走進幼儿园,琳琅满目的各类装饰会涌进我们的视线,从屋顶到地面,每一处都被填满,然而再仔细观察,环境是否真的在跟孩子“说话”呢?它说的“话”儿童能“听”懂吗?儿童会“喜欢”吗?儿童是作为被动的“听”者,还是作为主动的“对话者”参与到环境中呢?如何实现让环境真正与儿童“对话”?

一、让环境“听”儿童的话

幼儿园的绿化布置,从园林设计的角度来看,它也许很专业,但是,它“听”的是园林设计人员的话,没有“听”儿童的话,所以,对儿童来说,并不适合。“我的地盘我做主”,为儿童创设环境,应先“倾听”儿童的意愿,他们需要什么,他们喜欢什么,根据儿童的需要,来添置必要的设施。绿色的柔软草坪,四季开花结果的树木,蜿蜒的鹅卵石小路,造型可爱的小木屋,自由钻爬的小山洞……这样的环境才是“听”了儿童的话。在儿童的环境中,儿童应该成为主人,成人应给儿童创造机会,让他们自己来布置环境,成人应尊重儿童的选择,即使有些不符合成人的审美,也不应该将成人的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幼儿园里的门牌、区域标记、路线指示,可以由儿童来设计。区域布置的材料,由儿童来收集,走廊里的树枝上,春天用黏土捏出柳叶和桃花,夏天用皱纸折出茂密的树叶,秋天用陶土搓出红红的果实,冬天用卡纸剪出小雪花,环境既是儿童游戏活动的场所,也是他们手工作品的展示区。游戏区提供任意组合且易于拖动的橱柜,儿童可以把它们变成自己想要的一切。创设环境的过程,既是倾听儿童的过程,同样是教育儿童的过程,因此,凡是儿童能够做的事情,应该交由儿童来做。

二、让环境“说”儿童的话

1.说儿童喜欢的话。

幼儿园的环境是为儿童创设的环境,儿童是环境创设真正的主人,因此在为儿童创设环境时必须时刻想到从儿童的兴趣出发。在色彩选择、造型设计时,要用一些儿童喜欢的明亮颜色,造型也尽量增加可爱的卡通元素。比如,孩子们的晨检袋做成可爱的动物形状,每天晨检后插牌就成了孩子们的乐趣。把区域标识做成一条条卡通鱼,孩子们入区时将吸管插在“鱼骨”上,不用教师的提醒,孩子们也会很开心地粘好一根根“鱼刺”。小便池边贴上一双双“小熊掌”,孩子们小便时会自觉地把小脚放在“小熊掌”上。大厅里摆放的“彩虹桥”,孩子们从上面爬,从下面钻……儿童喜欢的环境,正如满池清水吸引鱼儿一样,可以吸引儿童主动地投入其中。

2.说儿童想听的话。

当儿童认识了某一事物想更进一步地了解它时,环境便可以帮助他们完成这一心愿。春暖花开,幼儿园的小沟渠里游满了小蝌蚪,不用教师的引领,儿童会自觉地观察、喂养,并一直持续,因为儿童想知道的答案就藏在环境里。幼儿园里的每一棵树都是儿童去探究认识“常绿树”和“落叶树”的对象,周边环境中各种不同种类的树木也满足着儿童的愿望。走廊里定期更换的绘本,会吸引儿童自觉地去阅读。玩沙池里,儿童探索如何用沙进行堆砌,如何将湿沙进行雕琢,他们在沙坑里挖掘,探索怎样将水流引入沙池。戏水池里,儿童用大小不同的管子进行拼接,将水朝不同方向引流。在种植园,新长出的嫩芽、新结出的果实都似乎在召唤着儿童观察作物的生长过程,用心照顾着班级的作物,在观察、了解和细心照顾的过程,感悟着对自然的尊重和敬畏,这样的环境说出来的话,儿童想听。

3.说儿童能听懂的话。

室内外环境的打造,都应该充分考虑到儿童的已有经验,同时是否可以增加儿童的经验。小土坡上要造几种不同的梯子,在儿童已经玩过各类爬梯的基础上,可以将木梯、绳梯、桶梯、竹梯,还有用布标做成的软梯等同时提供,这样儿童既可以自由选择,同时,又可以在玩耍的过程中体验不同材质做成的梯子,获得新的经验。幼儿园的绿化带里,既有儿童常见的各类树木,又有一些种类稀少的树木,既有在不同季节开花的树木,又有能结果的树木,儿童巩固已有经验的同时,又能认识新的植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元素,儿童都能“读”懂,每一种声音,儿童都能“听”懂。

三、让环境和儿童“对话”

儿童喜欢能参与其中、与之互动的环境,儿童也正是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发展,因此,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环境会说话,更应当注重让环境能与孩子“对话”。

1.距离更贴近。

一个空的水泥池子,由于有台阶,出于安全考虑,加上围栏,越是禁止儿童进入的地方,儿童越是对它充满了好奇。与其限制儿童,不如将它填上泥土,做成一个室内花园,种上花草树木,铺上鹅卵石小路,孩子们可以进入其中,进行种植,嬉戏。在满是钢筋水泥建筑的大厅,几根粗粗的柱子既影响美观,又存在安全隐患,如果用绿化带里修整下来的树木进行包装,水泥柱成了枝繁叶茂的大树,四周加上了供儿童攀爬、休息的圆形座椅,儿童可以每天漫步其中,有如漫步在茂密的丛林。

2.材料更丰富。

变化的环境更加吸引孩子,丰富的材料可以让儿童不断参与到环境的创设中。从幼儿园室外的草坪,到室内的大厅、走廊、过道,从班级的区域到阳台,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儿童都可以参与。成人可以为儿童提供材料,或者是一些半成品,让儿童进行再加工和创造。编织墙上,可提供彩色的编织线,儿童可以自由设计图案,进行编织,测量墙上提供不同刻度的参照物,孩子们可以将物品在这里进行测量。草坪上,为儿童提供不同形状的小屋,每间小屋的命名应交给孩子,有的是“小矮人的家”,有的是“丑小鸭的窝”。小屋里的装扮和布置也交给孩子,他们可以放上纸箱、彩条布,装扮成小床,也可以放上轮胎,铺上旧毛巾,做成“鸭窝”。儿童用树枝刷上彩色的颜料,裹上彩色毛线,插在坛子里,做出一丛丛的“珊瑚”,用彩纸折出的花朵、树叶粘在枯树枝上,造出一片“花园”。

3.创造更自由。

草坪上要增加排水设施,设计师提出在地底埋放排水管道,这样的工程虽然符合建筑的要求,却要破坏孩子们的活动场地,影响孩子正常的活动,能不能将排水工程也做成孩子们喜欢的“自然景观”呢?经过调整,排水管道改成了草地上蜿蜒的地面沟渠,底部铺上了孩子们喜爱的鹅卵石。晴天时,孩子们在沟渠里匍匐前行,沟渠成了他们的“战壕”;雨天时,沟渠里盛满雨水,孩子们在沟渠边跨跃、戏水,夏天雨水充足,青蛙妈妈在小沟渠里产了卵,小沟渠里游来游去的小蝌蚪,吸引着孩子们的关注,小沟渠既保证了草坪上的雨水正常排放,又成了孩子们嬉戏、游乐的场所。

猜你喜欢
对话互动环境
环境清洁工
浅谈粉丝经济与网络造星的互动关系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
漫观环境
奥巴马与劳尔本周“互动”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