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虻++张译丹
拉莫(1683~1764)是巴罗克时期伟大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以及键盘演奏家。他在音乐理论和音乐创作等方面都是那个时代的重要人物之一,其著作《和声学》为多声音乐的发展起到重要促进作用,所阐述的功能和声体系及和声发展原理至今仍广为运用,被尊称为“和声学之父”。他的作品包括古钢琴曲集、室内乐、歌剧、歌剧芭蕾等不同体裁,其古钢琴音乐小品以套曲为主,大多为主调风格,《铃鼓舞》即作为其中的优秀作品之一广为流传。
铃鼓也称为摇鼓、手鼓,鼓框为圆形,用木材或金属制造,鼓面可以蒙上由动物皮做成的鼓膜,鼓边镶有多组金属片。当敲打乐器时,金属片互相撞击发出类似铃铛的声音,因而得名,是一种很有特色的节奏打击乐器。拉莫的《铃鼓舞》就是用古钢琴模仿打击乐器铃鼓的声音,体现了强烈的舞蹈性与色彩性。
古回旋曲式是拉莫在主调作品中常用的曲式结构,一般带有歌舞曲性质,音乐题材大多取材于生活。结构划分简单,每个部分规模不大,且都具有封闭性。主部通常为乐段结构,再现几乎采用原样再现的手法,这也是古回旋曲式与回旋曲式的重要区别之一。这類乐曲在演奏时不需要高超的演奏技巧去勾勒,在处理时不需要强烈的情绪对比去烘托,侧重于细腻的音响色彩以及对风格的整体把握。
《铃鼓舞》采用典型的古回旋曲式,选自拉莫的《古钢琴曲集》第二部,音乐通俗易懂,结构短小简洁,旋律欢快活泼,节奏热烈鲜明,富有歌唱性。全曲虽有3个插部,但与主部之间的对比都比较小,风格基本统一,低音主持续贯穿始终。
主部一(1~8)曲调清新自然,富有动感。左手柱式和弦的伴奏织体平稳、坚定,模仿了阵阵鼓声;右手旋律以跳音与装饰音相结合,轻快明朗,模仿了清脆的铃声,轻巧灵动的单倚音、双倚音便是那铃声的袅袅余音,把气氛一步步烘托起来,一幅生动的画面瞬时展现在我们面前:人们手拿着铃鼓,摇动鼓身,敲击鼓面,随着音乐欢快地跳起来,舞起来。主部二与主部三都是主部一的原样再现,仅在力度上有些许改变。
谱例1:《铃鼓舞》第1~4小节
插部一(9 ~16)由主部材料发展而来,后乐句以第2小节加倚音的两个音为动机展开,伴奏织体变为一小节一个和弦,力度也是全曲最强的部分,音乐情绪更为饱满。此时,跳铃鼓舞的人们改变了鼓点与铃声间的配合,减少了鼓面的敲击,增加了鼓身的晃动,跳得酣畅淋漓,全部沉浸在欢乐与喜悦的气氛之中。
谱例2:《铃鼓舞》第9 ~12小节
插部二(25 ~36)在音乐发展形态与和声音响上加强了同前后的对比。由此使乐曲内部的推动力更强,情绪的表达更为饱满。前乐句采用半音化和声的写作手法,中间声部三度叠加的双音半音级进下行与旋律相互映衬,产生了一系列调式外的变化音级,这种不协和的音响打破了音乐持续发展的惯性,与主部产生鲜明的色彩对比。后乐句低音用连续奏出的四分音符柱式和弦取代了平稳的全音符、二分音符,模仿了铃鼓滚奏急速、连续的音响;两小节动机先由右手弹奏,左手错后一小节对其进行模仿,两个声部相互交织,你来我往,展现出人们一边跳舞一边交流的热闹欢腾的场景。
谱例3:《铃鼓舞》第25 ~28小节
插部三(45 ~56)右手弹奏的片段音型在高音区发展,旋律以连音的方式形成切分节奏,和声则在重拍予以支撑,使旋律的舞蹈色彩更加浓厚,音响力度持续推进,最终在第52小节推向全曲的高潮。随后的连接从强到弱,下行辗转发展,与再现的主部四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使主部四的再现顺理成章,亲切自然。
谱例4:《铃鼓舞》第45 ~48小节
主部四(57 ~62)兼具尾声的效果,再现时省略了前乐句的前两个小节,后乐句旋律变为八分音符进行,整体弱奏,轻盈而俏皮。最后两个小节渐慢渐弱,预示着舞会行将结束,人们渐渐停下旋转的舞步,最后一小节的琶音和弦在渐弱中自由延长,仿佛人已走,意未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