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分析

2018-01-09 10:57庞利红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河南洛阳471000
河南医学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营养液脑血管病重症

庞利红(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肠内营养治疗效果分析

庞利红
(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神经内科 河南 洛阳 471000)

目的观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重症脑血管病患者96例,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接受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接受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上推广。

重症脑血管病;肠内营养;治疗效果;肠外营养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病情比较危重,大多患者经过抢救治疗后需要长期住院,康复比较慢,并且容易引发胃肠道功能紊乱等疾病,因此在治疗中需要给予必要的营养支持。肠外营养治疗和肠内营养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两种营养支持方法。与肠外营养治疗相比,肠内营养治疗经鼻空肠管滴注营养液,并通过静脉输送营养物质至肝脏,进而被机体利用,这一过程与正常生理过程一致[1]。本文选择9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对其施以不同营养治疗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1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男31例,女17例,年龄48~76岁,平均(63.57±5.19)岁,其中脑出血19例,脑梗死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5例。观察组男30例,女18例,年龄49~75岁,平均(63.04±5.25)岁,其中脑出血20例,脑梗死24例,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肠外营养治疗,通过中心静脉输入肠外营养液。给予观察组患者肠内营养治疗,通过鼻空肠管滴注营养液,第1天予以500 ml等渗氯化钠注射液滴注,第2天起将肠内营养液与之相混合,滴注剂量为1 000~1 500 ml,并逐渐增加果汁、米汤等管饲营养液,剂量为20~80 ml/h滴注。

1.3观察指标①以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为依据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以此评定治疗效果。NIHSS评分减少90%以上,病残程度为0,为基本治愈;NIHSS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为1~3,为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为进步;未达以上标准,为无效[2]。治疗有效率=(基本治愈+显著进步+进步)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效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重症脑血管病治疗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和吞咽功能障碍,大部分患者无法自主饮食,导致营养素的摄入受到限制,并且机体一直处于高度分解代谢的状态,容易导致其发生营养不良,进而导致其病情加重,影响康复。大量研究指出疾病的营养状况与其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相关性[3-5]。鉴于此,加强营养供给对于延缓患者病情进展,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临床上比较常用的营养供给方法为肠内和肠外营养两种。既往研究资料显示,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由于颅内高压状态,肠胃排空能力较低,因此不宜采用肠内营养,更加适合采用肠外营养[6]。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这与王燕宏等[7]研究结果相符,提示通过肠内营养可以促进患者营养吸收,帮助患者改善病情,提高治疗效果。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机体内分泌代谢率会增加,并且分泌多种炎性介质,导致其代谢功能发生紊乱,再加上应激性胃肠反应,会对患者消化道的吸收和消化功能受到影响,进而引发各种并发症,不利于患者恢复。另外,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采用肠外营养时由于缺少食物对胃部的刺激,患者肠胃微生物平衡容易被打破,进而引发系统性炎症或感染。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50.00%,观察组为16.67%,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田永芳等[8]也得出了相同结论,可见采用肠内营养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疾病转归,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并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肠内营养应用于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治疗中,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对改善患者病情和预后具有积极意义,可在临床上推广。

[1] 李琴福.肠内营养支持对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J].中国老年学,2014,34(1):206-207.

[2] 王洪亮,李保国.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脑血管病治疗中的运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31):77-78.

[3] 殷振江,王力.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分析[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5,42(5):436-438.

[4] 白云江.早期免疫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老年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恢复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46-47.

[5] 孙华伟.不同饮食营养方式对急性重症脑血管病保守治疗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6):96-99.

[6] 雷阳,韩杰,孙大勇,等.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入院72小时内胃动力功能转归的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6(4):401-403.

[7] 王燕宏,茹妍妮,李新毅.免疫营养对重症脑卒中病人免疫状态及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16):1934-1936.

[8] 田永芳,孙莉,曹杰,等.肠内营养混悬液对危重脑卒中患者血清蛋白、血脂、免疫指标的影响[J].中风与神经疾病,2013,30(3):257-260.

R 743

10.3969/j.issn.1004-437X.2017.23.049

2017-04-03)

猜你喜欢
营养液脑血管病重症
几种常用植物营养液及特点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无土栽培营养液自给系统设计
舌重症多形性红斑1例报道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加温器减轻外周静脉输注高渗营养液所致局部刺激症状的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