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英语整合课程的目标是激发青少年学生早期对科学和英语的兴趣,帮助教师以一种既有趣又有效的方式引导学生用英语学习科学。” 科学·英语整合教学承载着这样的教学目标,对双语教师的教学素养提出了双重要求,既要具备科学学科教学素养还要具备英语语言运用素养。当前,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语言认知和运用成为影响教学成败的核心问题,本文旨在探究在科学·英语整合教学的初级实验阶段,从事科学·英语整合课堂教学的教师如何以Light Up Science教学体系为语言认知脉络,明晰教学语言类别,借助校本研修与专家指导平台,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语言的认知和应用能力。
关键词:双语教师;语言认知;语言应用
一般说来小学开设学科·英语整合教学课程,师资来源有两个途径,一是曾从事英语学科教学的教师,二是有较好英语学习基础的,从事其他学科教学的教师。曾有研究认为,这两类教师在学科·英语整合教学工作中各有优势和弊端,第一类教师英语底子相对较好,更易实现学科·英语整合课程的语言目标,但科学学科素养不足,容易上成英语课;而第二类教师学科教学目标及过程把握相对较好,但却可能存在语言运用的障碍。然而学科·英语整合教学实践调查表明,目前来讲,英语专业毕业的教师,其运用英语教授其他学科的能力也是远远不够的。其他专业学科教师即使具有研究生学历,英语水平通过了六级测试,但想用英语来教授学科知识还是非常困难。课堂教学语言匮乏,难以自由表达观点,这正是我国英语教学一直以来重知识、轻能力,多识记背诵,少语境运用的学习方式所造成的结果。虽语法基础坚实,具备一定的词汇量,应试能力很强,但无法自由、地道地驾驭语言。由此,我们需要通过开展英语与学科整合教学,创设真实语言运用环境,以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为目标,提升双语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认知和应用能力,教学相长,形成良性循环。为此,我们组成了校本研修小组,成员包括从事学科·英语整合教学的教师、英语教师、科学教师、区域英语和科学学科教研员以及学校的外籍教师,共同开展整合教学研究。
根据目前我国中小学学科·英语整合教学师资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教师课堂教学的语言认知和应用能力作为首先要突破的问题来研究,提出了以下两个观点:
Light Up Science为双语教师提供了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有以英语呈现的科学核心概念、学科技能、态度与价值观,还包括了语言关键词及与语言水平相当的句型进阶。将这些相关核心语言分层处理、明晰主次是课堂教学目标达成的关键。
1.提高核心词汇、语句的复现率
机械重复对于科学语言的学习是最低效的方法,科学·英语整合课堂更加侧重于知识的理解运用,应该尽早地把核心词汇和语句融入到语境中。从导入开始介绍核心词句,活动中结合活动情境尽可能运用核心词句,从引导学生观察入手,适时插入语言描述,让学生通过视听,把情境与语言结合起来,自然导向英语思维模式,在各项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反复识记核心词句,逐步加深对科学知识的语言理解能力和描述表达能力。教师有目的地提高核心词句的复现率,就是要将学科知识与语言知识进行有效整合,通过不同活动的开展,以多元的方式和角度运用英语思维学习新知识新技能。
2.借助辅助手段理解表達核心概念
在每节课的教学过程中,贯穿始终的是学生对科学核心概念的认知和表达。然而,一个科学的核心概念的语言理解和表述形式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例如:A battery with more electrical energy can light a bulb for a longer time. 除了electrical,energy,bulb等新单词,还有with,for构成的修饰语成分,想让学生理解就需要借助一定的辅助手段,包括图片、图表、肢体语言,对于比较抽象概括的语句有必要借助母语的帮助。这些辅助手段一方面比较直观地说明了科学现象,另一方面减少母语的介入,让英语更准确地与科学概念深度融合。
3.采用科学探究方法整合核心概念和语言认知能力
为了让学生自主建构科学核心概念,Light Up Science中设计了丰富的有针对性的探究活动。教师要充分重视这样的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动手实践,从成功或失败的探究过程中认知新理念,避免用非科学的教学方式,剥夺学生必要的观察、理解、分析、综合的探究过程。急于帮助学生归纳总结,会造成学生对核心概念的浅层理解和表达障碍。运用英语语言进行解释和论证是必要和关键的环节,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探究的步骤及观察结果以观察报告的形式呈现出来,报告语言表述根据需要或简或繁,对于实验步骤可以以简洁的祈使句介绍,逐一让学生明确,实验结论在以简单句为主体的基础上,逐步添加修饰短语乃至通过从句的结构来表达因果、递进等关系,同时可以设计填空、排序、判断等方式让学生深度领悟。
英语教学出身的科学教师可能在英语运用水平方面略有优越性,因为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听说训练,在语言运用的流利程度和准确性方面受过专业培训,但学科·英语整合教学与英语语言教学相比,教学辅助语言却大相径庭。英语教学的语言是为语言知识理解服务的,而学科·英语整合教学语言是为学科知识理解服务的。同时其他学科出身的双语教师虽然在学科思维方法上逻辑性比较强,但语言的表达和运用仍然是顺利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从事科学·英语整合教学的教师都需要在教学辅助语言方面进行有计划的积累,逐步提高语用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1.日常教学用语的积累
虽然双语教师都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是口语的交流能力大多差强人意。一是不能准确达意,教师在课堂上要对学科核心概念、探究过程进行说明和解释,而一时间词汇不能及时从记忆中调出;二是语病频出,由于缺乏训练,在口语表达过程中,教师往往语病频出,虽然学生可以理解大概意思,但是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英语运用会产生诸多负面影响;三是运用不当,不够地道。接触地道口语机会有限,双语教师的语言运用比较呆板。以上三种情况需要引起足够重视,教师在备课和课堂小结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对课堂日常教学用语的积累,在教学研讨的过程中,向专业人士积极请教,尽可能使用地道的教学语言,逐步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2.有目的的学习学科思维英语
科学学科有其独到的思维逻辑程序,包括核心概念、学习的方法步骤,Light Up Science教师用书为双语教师提供了大量而系统的地道学科思维语言。教师在备课的过程中应该积极参考教师用书中的内容,在课堂上提炼核心语句,深入浅出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语言的基本逻辑认知,在实际语境中结合观察、比较、测量记录、公平实验等方法提高科技英语运用能力。
3.查阅科学·英语整合教学相关文献
教师用书提供的语言对双语教师语言的使用是有很大帮助的,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主动搜集相关的文献进行阅读,同时,借助互联网登录国外的教育网站,寻求地道的语用表达,厚积而薄发,才能做到课堂上深入浅出,活学活用。目前有许多国外的教学网站,具有非常成熟的运作机制,在科学教学方面蕴含了很多生动有趣的教学素材,不仅能为双语教师提供语言运用的良好素材,还能够提供科学教学的诸多方法和实践经验,对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在科学·英语整合教学探索中,虽然科学学习和英语学习都作为课堂的教学目标,但英语是作为学习的媒介而存在的,这就更加突出了英语的语用功能。而我国传统的语言教学方式的弊端—重知识轻能力,在这个转折时期被突显出来。有人因此提出学科·英语整合教学不可行,认为学科·英语整合教学是双损伤。实践研究发现其症结就在于教师的教学语言运用能力低下,阻碍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在探索过程中我们认为英语的运用能力必须在语言的运用环境下提高,Light Up Science在学科·英语整合的理论指导下做出了极为有意义的尝试:教学材料的编写结合教师、学生的学习能力,借助丰富的图像、视频、实验等辅助手段提高语言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让教师在教学中逐步成长起来,在教学实践中建构科学的语言思维模式,通过卓有成效的语用教学切实提高学生的国际理解及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王斌华.2003.双语教育与双语教学[M].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程晓堂、赵思奇.2016.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实质内涵[J].课程·教材·教法,(5): 79-86
董毓.2010.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 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方霞,林軍.2010.外语教师专业素质的建构研究[J].海外英语,(7x): 6-7
赵静超.2010.中小学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网络教研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辽宁: 辽宁师范大学.
李晓玉,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童牛岭小学副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