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莉莉
摘 要: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过分关注知识技能传授、忽略学生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发展的问题,影响了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这种灌输式教育已经不符合新课改要求,对于学生英语素养的全面发展毫无意义。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学习态度的重要意义,努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基于这一教学目标的达成,积极心理教育的渗透非常有必要。通过听课实践以及文献研究的方法,从积极心理教育的概念、积极心理教育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积极心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这三个角度展开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初中英语;八年级;积极心理学;积极人格
经济全球化以及政治多极化发展趋势之下,世界各国文化交流日益加强,掌握英语这门交际工具已经成为信息化人才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这一时代背景下的初中英语教学不仅要传授给学生语言知识,还应当通过英语教学帮助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以及工作中能够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去面对挫折。
一、积极心理教育的概念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MartinE.PSeilgman、LauraKing以及KennonM.Sheldon最早提出了积极心理教育的概念,指的是利用人类力量中积极的心理因素进行教育的一种方法。马斯洛曾经指出:一个人如果处于良好的环境之中,那么这个人更容易形成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反之,如果这个人处于消极的环境之中,那么这个人更容易产生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将积极心理教育渗透于初中英语教学活动中,有助于更好地实现初中英语教学目标。
二、积极心理教育对初中英语教学的重要意义
首先,积极心理教育对于调动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积极心理教育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情绪品质、意志品质、人格品质以及认知品质。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英语学习信心和自我管理能力,推动学生语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双向发展。
其次,积极心理教育对于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在开展积极心理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始终以积极向上的教学态度面对学生,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教师对其的关心与爱护,从而主动配合课堂教学活动,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自然在情理之中。
三、积极心理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力量
从听课情况来看,不少初中英語教师积极教学观念淡薄,没有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力量去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致使英语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主导者,其自身的情绪状态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态度。只有教师树立了积极的、先进的教学观,才能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正面影响。积极心理教育认为每个人都有发展的潜力,都应该获得积极主动发展的机会,教育的关键问题在于能否为学生提供积极主动发展的机会,让每个人的能力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英语学习是一个学生积极主动构建语言意义的过程,教师应当承认学生个体在先天基础以及后天发展方面的差异,并充分尊重这种差异,帮助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英语素养发展。
2.深入挖掘学生的积极人格
积极心理教育告诉人们,积极暗示的运用能够使人处于积极的状态,并激发人的潜能。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不可避免会受到心理暗示的影响,当对学习持有不同理想信念时,最终取得的结果也截然不同。如果学生始终给自己消极的心理暗示,认为学习太难,那么这个人很难坚持下来;如果始终给自己积极的心理暗示,认为自己可以通过努力克服困难,那么这个人最后很有可能取得不错的成绩。组织初中英语教学活动时,教师应当深入挖掘学生身上潜在的积极人格,利用积极心理暗示强化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3.努力营造积极的课堂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的生态平衡有助于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积极的课堂环境具有情感激励、心理暗示、情感陶冶、情感凝聚功能,然而当下的初中英语课堂环境营造并不令人满意,教学资源缺乏、课堂气氛压抑都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动产生了负面影响。
我校已经全面普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课堂教学中我也多采用形象生动的电教手段进行授课,很好地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通过实践研究可以发现,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有助于促进英语教学满意度以及教学效果的稳步提高,极大增强了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教师必须深刻认识到积极心理教育的重要意义,努力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渗透积极心理教育,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实现英语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闫鹏丽.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的实践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11):123-124.
[2]王园园.积极心理暗示,中学英语课堂的原动力[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3(9):67-68.
编辑 赵飞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