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颖娟
摘 要:以初中英语教学为核心,首先介绍了发展性学力的概念,然后指出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最后阐述了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方法,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发展性学力;影响因素;培养方法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不仅关系到中考成绩,也是小学英语和高中英语的连接桥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进行,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成为学校和教师的关注重点。以下以初中英语为例,探讨了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方法。
一、发展性学力概述
简单来说,发展性学力指的是学生为了实现自我发展所必须具备的态度、知识、能力。初中学生培养发展性学力,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要求学生主动学习,采用合作交流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第二,学习过程中,注重原有认知结构的重组,以及新型认知结构的构建;第三,关注学生的态度、个性、特长等要素,发挥这些要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第四,针对学习效果,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纵观我国初中英语的教学现状,由于教学理念落后、评价机制落后,导致学生发展性学力的培养不到位,必须及时制订改进措施。
二、初中英语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
1.教师因素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导,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如果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就是单纯地教授知识,不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学习方法、学力培养等。另外,部分教师备课不认真,例如照搬网络课件资源、教学目标不明确等,都会降低教学效果。
2.学生因素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是否具备积极性、主动性,是否有充足的学习动力,是否有坚定的学习信心等,是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由于课程参与度低,不利于发展性学力的培养。
3.其他因素
学校环境、社会环境、家庭教育等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原因。这其中,以家庭教育为例,如果家长对学生的学习监督不到位,或者针对英语学习存在错误的认识,就会对学生产生不利影响,继而干扰其学习过程。
三、初中生英语发展性学力的培养方法
1.关联性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学习的重要内容,词汇教学不应该独立进行,而应联系上下文,和已经学习的词汇产生关联。以whisper为例,其含义是声音,建立词汇网络如下:①whisper,常指代低声耳语;
②sound,既可以指代声音,也可以作为动词使用;③noise,常指代噪音;④voice,常指代人的嗓音。另外,以act为例,通过添加后缀建立词汇网络如下:①actor/actress,男/女演员;②action,行动;
③activity,活动;④active,积极的。如此学习,有助于单一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够掌握词汇的使用环境。
2.差异性语法教学
在英语测试中,写作是一项重点,要想获得高分,除了熟练应用大量词汇以外,还应该正确使用各种语法。在常规教学中,教师会先讲解语法的应用,然后举出例句,從而起到巩固语法的作用。但缺点是学生对于语法的应用欠缺,形成翻译式写作的现象。对此,教学活动应该适当脱离教材的限制,促使学生展开想象,通过小组协作讨论的形式,对比语法的差异性来掌握语法知识。
3.激发内在动力
学生是英语教学的主体,要想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发展性学力,首先应该激发内在学习动力。具体如下:第一,构建师生关系。英语学习期间,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应该加强师生互动,构建亦师亦友的新型师生关系,给予学生更多鼓励,激发学习信心。第二,创建学习氛围。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是语言类学科教学中的必备条件。在英语课上,要求学生统一使用英语交流,设置英语角、组建英语小组,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关注度。第三,减轻考试压力。采用心理暗示、情绪干预等方法,帮助学生减轻考试压力,可以适当加入游戏教学法,促使学生时刻保持学习英语的热情。
4.注重因材施教
初中生正是心智完善的关键时期,此时在性格、个性、爱好上具有明显差异,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不能采用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应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教学方法,针对学困生给予更多的指导和帮助,避免其产生放弃的想法。另一方面,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活动,例如辩论赛、演讲、话剧表演等,充分发挥学生的兴趣和特长。
综上所述,发展性学力是素质教育环境下,对于初中学生提出的新型培养要求,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分析可知,影响英语教学效果的因素较多,要想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可以尝试关联性词汇教学、差异性语法教学,同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注重因材施教,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春荣.农村初中英语学习的发展性学力培养的尝试[J].陕西教育(教学),2015(10):55.
[2]陈娇燕.“发展性评价”渗透于英语教学[J].新课程(上旬),2014(6):8-9.
编辑 李烨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