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茂萍
摘 要: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推动下,初中物理面临着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为了有效完善初中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重点探究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物理课堂教学方案,整合高效物理教学的方案,促进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质量
一、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情感的角度认知物理知识
初中物理的教学只有在初次接触知识的时候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从情感上接受物理知识,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师构建的物理知识体系中,感受物理学科知识探索的乐趣,才能够真正地在学生心里树立自主学习探究的意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师要更多地从情感角度引导学生,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探究空间,让学生爱学、想学、乐学。
为此,教师可以增强初中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神奇的物理现象,将生活实践引入到初中的物理课堂上,学生能够从另一个角度探究物理知识的神奇之处,领悟到物理知识的学习乐趣,能够找到一个知识实践应用的机会,不仅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探究意识,还能够让初中的物理课堂更具有活力,杜绝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中教师枯燥理论知识的传导,让现场教学更加直观和趣味,实现初中生课堂注意力的高度集中,为日后知识的积累升华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讲解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引入现代化信息技术,增强学生对于物理现象的感知以及印象,通过信息技术的模拟还原,一些生活中看不到的物理现象直观呈现在学生眼前,不仅给学生带来多层次的感官体验,还能够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学习以及研究的趣味性,从中探究出一条更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学会借助多种渠道完善自己的物理学习方式。例如,在学习磁场知识的时候,看不见、摸不着的电磁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抽象的,借助多媒体演示教材中的实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学生到实验室进行实验结果的验证,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空间,为其提供了更多接触和了解物理知识的渠道,完善初中生的学习方法,为初中生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在物理课堂上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从旁辅助
以学生为核心的课堂教育方式是新课程改革重点推崇的教学改革,让学生成为知识学习的真正主人,构建高效的物理课堂,有效完善当下的知识教学体系,物理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抽离出来,一味照本宣科不但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反而使学生对于抽象的物理知识很难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更多的动手实践机会,让学生成为教学环节的设计者以及执行者,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能力,从多个角度探究物理知识的多面性,将自己的认知和想法展现给同学们,从而引发全体学生的思考,在共同商讨探究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分析问题,不断转化思维和角度,摆脱传统解题思维的束缚,学生能够从更多角度认识物理知识,感悟物理知识,真正地成为知识学习的主导者,物理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出现错误或者是需要帮助的时候站出来指出学生的误区,指引方向而不是告知答案,将学习的空间真正交给学生自己,培养其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让初中生有自我学习的意识,真正地树立自信心,成为知识探究的主导者而不是跟随者。
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教师给予学生更多的空间,方便教师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认知学生,发现日常成绩不好的学生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进而找到更有针对性的方式解决学生的问题。例如,初中物理教师将学生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分成若干小组,强弱结合,让其探究解决杠杆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会发现很多学生的第一反应是查阅课本的实验步骤,一些学生从知识定理出发自主思考实验的完成方式以及最终得出的结果,同学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久而久之每一个人的成长以及进步都非常明显。与此同时,教师可以在旁边观察,发现每一个人处理问题的方式以及平时课堂上无法观察到的细节,给了教师更多的方式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展开与学生的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情谊,而不再是传统的学生仅对教师具有依赖的感情。在自主学习的环境下,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激发,会利用现有的知识结构以及学习资源解决当前的问题,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
物理教师应当抓住教育变革的机会,对当前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积极变革,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学习兴趣,不再过分强调学生的分数以及升学率,更多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物理知识学习的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心态面对当下存在的问题以及困难,有效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进步和成长,为初中生今后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谭元滟.刍议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亚太教育,2015(6):68.
[2]丁红.刍议新课改环境下的初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J].生活教育,2016(7).
编辑 孙玲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