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皇玺
摘 要:如何提高科学课实验教学环节的有效性对于科学教师来说是一个可以永恒探索的话题,在新课程标准的大时代背景下,科学教师深知实验的重要性,而且也积极尝试采用各种教学方法付诸行动,但迫于各方面的限制,最后效果甚微。对于小学科学课堂实验这一板块,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有效性;实验;引导
我任专职小学科学教师已经10年了,关于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堂中实验环节的有效性,我想分享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学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方面
1.硬件软件两手抓
在硬件方面,学校应配齐、配足科学实验器材。实验器材的到位是实验教学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环节,也是搞好实验教学的前提。倘若这些实验的基本条件都不具备,实验教学就无法正常开设,更无从谈起实验教学的质量了。
2.合理购买需要的实验器具和利用好已购买的实验物品
买了就要物尽其用,不需要的不铺张浪费,使实验室有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
二、课堂教学方面
让学生参与准备实验器材。在很多实验中,实验材料都非常简单,可以让学生自己准备实验材料,用于上课观察展示。收集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比如,在上三年级上册《大树和小草》之前,我布置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小草以便课堂上进行观察实验,学生都准备得很充分,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小草。课堂气氛也很活跃,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
三、教师方面
1.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教师的准备:教师在实验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教师要熟练地把握教材,备好功课,明确实验目的,做好相关器材的准备。课前教师一定要试做实验,要做到心中有数。演示实验仪器也一定要规范科学,不能大意,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学生独立操作的依据和榜样,对学生的实验技能操作起着示范作用。注意科学实验的严谨性,这样才会让学生养成规范科学的实验习惯。
2.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对小学生来说,探究决不等于不要老师的指导,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而是引导学生自主设定实验计划并有条不紊地实施。比如,在上五年级下册《摆的研究》这一课时,我会引导学生制定两组实验,一组研究摆锤的重量对于摆摆动快慢的影响,另一组研究摆摆绳长短对摆动快慢的影响,再让学生分组去完成实验探究。
四、学生方面
1.要培养学生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
一是用眼看,二是用手摸、用耳听、用鼻闻,这些基本方法能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感知事物。比如,在上三年级《水和食用油》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一下它们在外形上的不同,再让学生闻一闻它们在气味上的不同,做比较,得出结论,这些都是最基本的科学素养。
2.让学生明确实验内容,要求学生搜集好第一手资料
引导学生在试验中观察、测量、记录、统计和做统计图表的方法。比如,在上四年级下册的《食物发霉了》时,我们是这样设计试验计划的:(1)研究的问题:霉菌在什么情况下生长得快?(2)实验的步骤:取两片面包,分别滴上十滴水,分别包在塑料袋里,一片放在阴凉干燥处,一片放在温度较高的地方,观察变化。(3)实验的现象:放在温度较高处的面包霉菌生长得快。(4)实验的结论: 霉菌在高温下生长得快。
3.注意小组合作学习的有序性
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应担负起管理和调控职责,要在科学实验中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可以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指導小组成员分配实验任务,人员分工。
(2)指导小组成员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学会向同伴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质疑,质疑是科学课中必不可缺少的一环。有了质疑才会有后面更深入的探究与验证,才会有思维火花的碰撞。所以,质疑本身就是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环节。
五、注重过程,淡化结果
实验是探究的过程,我们着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探究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基本的科学素养,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只要学生去体验、去探究了,就应该值得鼓励、值得肯定,而不是因为结果的失败就否定他们的成果。这一点作为科学教师一定要把握住。
六、实验教具和实验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实验的教具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及时更新,紧贴着教材走。在实验过程中,要大胆假设,大胆创新。比如,在五年级上册《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一课中,原本教材里用的沉浮实物里有红萝卜,那我是否可以换成白萝卜试一试呢?实验结果还是一样吗?有创新才会有新的思路,学生才不会被条条框框所框住。
在未来的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探究这一板块将会是科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大军中的一员,我们要以严谨、有趣、探索、合作、质疑的精神和我们的学生一起去完成小学科学之旅。
参考文献:
[1]齐先成.小学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7.
[2]武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