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交互分配法中的应用

2018-01-08 22:42黄雪梅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劳务车间分配

黄雪梅

辅助生产提供的产品和劳务,主要是为基本生产车间和企业管理部门等单位服务。但在某些辅助生产车间,也有相互提供产品和劳务的情况,如供汽车间为运输车间提供热力,运输车间为供汽车间提供运输。这样,为了计算运输成本,就要计算确定供汽成本;为了计算供汽成本,就要计算确定运输成本。因此,为了正确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成本,将辅助生产成本正确地计入基本生产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在分配辅助生产成本时,就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

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方法主要有:直接分配法、交互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代数分配法和顺序分配法。其中,交互分配法在《成本会计》中属于较难的知识点之一,需进行两次分配,涉及公式多,内容环环相扣,在辅助生产成本的分配中占很重要的地位。通过分配方法的学习,为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登记提供依据,也为产品成本计算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根据中职生自身的特点和课程要求,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采用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主,融教、学、做为一体,组织课堂教学。以提问方式让学生围绕一个个任务展开学习,能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促使学生主动建构探究、实践、思考、运用、解决问题的学习体系。

一、任务驱动法的作用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将以往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理念,转变为以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的多维互动式的教学理念;采用教与学的模式,让学生围绕任务展开学习,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情境,由被动学习转为主动学习;将再现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习,使学生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每一位学生都能根据自己对当前问题的理解,运用共有的知识和自己特有的经验提出方案、解决问题,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体系。

二、任务驱动法的具体应用

下面以辅助生产费用中的交互分配法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教学的具体应用。

(一)教学任务设计

1.设计知识目标:理解交互分配法的概念;掌握交互分配法的计算以及相应的账务处理、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掌握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的登记。

2.设计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案例开展教学,以提出问题,完成任务为主线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协作、归纳知识等学习过程,掌握其分配方法。

3.设计教学重点:交互分配法对内分配和对外分配的计算。

4.设计教学难点:交互分配后实际费用、对外分配率的计算。

(二)教学情景设计

设计辅助生产费用中交互分配法的教学情景时,把交互分配法的教学任务划分为理论教学任务和专项技能训练两部分。理论教学任务又划分为三项教学任务,在每项任务中设计成学生任务和教师任务来完成;专项技能训练又分为岗位训练和技能训练。

教学情景一:交互分配法的概念

引导学生回顾直接分配法的具体内容,由直接分配法本身局限性引出交互分配法。通过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结构图的直观展示,自然而然引出交互分配法的概念。教师对概念进行讲解,指出交互分配法先对内分配,后对外分配的分配特点,并贯彻“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

教学情景二:交互分配法的具体操作

根据教学需要,为了巩固重点,突破难点,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形式,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学习,把抽象理论的知识融入案例中教学,在任务实践中得到理性认识,从而掌握知识。具体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案例导入:庆丰工厂的供汽、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年6月,供汽车间发生成本8900元,运输车间发生成本13900元。其供应的对象和数量如下表所示:

任务一计算交互分配的内容

【学生任务】

1.回答以下问题:供汽、运输车间本月提供的劳务成本和劳务总量分别是多少?供汽、运输两个车间是否相互提供劳务?分别耗用的劳务量是多少?

2.各小组展开讨论后自己独立完成任务。

【教师任务】

1.对学生进行引导,然后各小组抢答,由小组长代表发言;

2.最后通过多媒体演示正确答案,师生合作编制交互分配的会计分录。

通过任务一的实施,引出交互分配法的对内分配率的计算和对内分配的劳务额,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推导出公式,能让学生对公式更好的理解。采用学习活动与问题的结合,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使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培养学生“做中学、做中思、做中用”的能力。在探究问题过程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循序渐进地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

任务二计算实际费用的内容

【学生任务】

1.通过交互分配之后,供汽车间和运输车间的实际费用是多少?这些费用有什么用?

2.交互分配后接下来应该对哪些部门进行分配?

3.组织学生回答上述问题后填表。

【教师任务】

1.由T型账户推导出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的计算公式。

2.通过多媒体演示正确答案。

通过任务二的实施,得出供汽车间和运输车间的实际费用,由T型账户推导出实际费用的计算公式,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对于交互分配后实际费用的计算,很多初学者容易出现各种错误,关键是对实际费用的理解不到位,其计算贯彻“谁受益谁承担”的原则,即属于你承担的费用加上,不属于你承担的费用就减去。若采用T型账户的方法进行检验,更能保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

任务三计算对外分配的内容

【学生任务】

1.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有哪些?对外供应的劳务数量是多少?

2.组织各小组对上述问题展开讨论后填表。

【教师任务】

1.让学生回顾直接分配法对外劳务量的计算,由此引出公式;

2.然后由各小组抢答,并指出易錯点;

3.最后利用多媒体演示正确答案,师生合作编制对外分配的会计分录。

通过任务三实施,得出对外供应的劳务数量和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受益部门有哪些,然后推导出对外分配率的计算公式。对于对外分配率的计算,关键在于确定对外供应的劳务数量和对外受益的部门。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指出计算对外分配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并找出缘由,起到归纳知识的作用,培养学生细心、踏实、进取的学习态度。

任务四角色实训

将学生分成四组,以四人为小组,命名为A组、B组、C组……各小组按如下角色分派任务:角色一:填表人员(任务:登记辅助生产成本分配表) ;角色二:制单人员(任务:填制记账凭证);角色三:复核人员(任务:复核分配表和记账凭证);角色四:记账人员(任务:登记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

通过任务四的实施,对交互分配法的内容进行实操,将教学内容任务化、实训化,使课堂呈现生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很大的提高。采用虚拟角色的设定,能把所学知识与岗位相结合,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引入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教学,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形式,充分体现了任务驱动法的教学理念,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较好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但本节授课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和改进,如理论联系实际有待加强,若能组织学生参观工业企业的产品生产过程,观摩辅助生产车间的运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会更好。

责任编辑 朱守锂

猜你喜欢
劳务车间分配
超过定额
Crying Foul
遗产的分配
劳务派遣转向劳务外包的分析与思考
“扶贫车间”拔穷根
A7_p69
劳务派遣策略思考
阅读理解Ⅳ
劳务派遣,面对一堵墙
我会好好地分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