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中职《管理学》教学中讲故事

2018-01-08 00:23邵迎春
广东教育·职教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管理学讲故事原理

邵迎春

管理学是中职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掌握基本的管理学思想、理论和技能不但有利于学生毕业后快速地进入工作状态,还有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地安排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中职学校越来越重视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管理学教学。然而,管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方法论学科,教材字面意思易懂,文字背后蕴含的管理学原理、理论和方法却抽象枯燥,学生难理解,老师难讲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常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需要,采用讲故事的办法来启发学生,活跃课堂。

一、中职学生的特点

中职生难以理解管理学原理、理论和方法,不但与管理学的学科特点有关,还与中职生本身的特点有关。

1.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主要来源于参加中考后未被普通高中录取的初中毕业生。他们的学习基础十分薄弱,不少中职生的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还不到200分(2017年广东省河源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总分为713分,其中文化科660分,体育科53分)。也就是说,如果按各科100分计算,这部分学生的中考平均分还不足30分。如此低的分数,如此薄弱的文化基础,想要在中职学校学好各门课程,实属不易,更何况是抽象枯燥的管理学。不少学生还没有开始学,心里就已经没了信心和底气。

2.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足

大部分中职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不好,学习兴趣不足。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怎样去学。有些学生上课无精打采,魂不守舍,对上课的老师视而不见,对老师所讲授的课程内容听而不闻;有些学生一上课就趴在桌子上睡觉,根本不把上课的老师放在眼里;有些学生干脆不到课室,逃课在宿舍睡觉或玩游戏等。和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大部分中职生从小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更谈不上浓厚的学习兴趣了。

3.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容易引导

中职阶段的学生多处在十五岁到十七岁之间,还没有完全定性。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很容易被老师引导。中职学校的老师如果善于抓住中职生的这一特点,循循善诱,适时引导,不但能够促使他们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还能够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提升他们的人文素养,使他们拥有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二、故事在《管理学》教学中的作用

故事是一种文学体裁,侧重于运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某一事件的发生发展过程,所讲述的事件形象生动,富有哲理,耐人寻味,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启发性,用在《管理学》教学中,可以起到活跃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知识的作用。

1.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管理学》理论性强,枯燥乏味,在教学中,如果处理不当,学生很快就会对这门学科产生厌倦和抵触情绪。故事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对学生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师如果能够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地讲述一两个学生感兴趣的小故事,整堂课程就会变得生动活泼起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因为故事而变得高涨。

2.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各式各样的故事,有的生动有趣,有的蕴含哲理,有的发人深省。教师如果能够根据实际教学需要,选择与管理学原理或理论联系紧密的故事,就可以利用故事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借助生动有趣的故事轻轻松松地理解高度概括的管理学原理和理论。

三、如何在中职《管理学》教学中讲故事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怎样讲故事才能充分地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来诠释枯燥乏味的管理学原理和理论呢?

1.情理结合,根据教学需要讲故事

利用故事进行教学只是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其目的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通过故事理解管理学原理,分辨管理学概念,运用管理学方法。因此,教师在《管理学》教学中讲故事必须以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密切联系教学需要,充分结合专业特点,认真选择和讲解故事,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管理学原理、理论和方法。

在《管理学》教学中讲故事不难,但要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有效地讲故事却不容易。它不但需要任课教师拥有丰富的故事储备,还需要任课教师在平日里对自己所熟悉的故事进行分类和提炼,明确故事的主要内容,理解故事所蕴含的哲理。老师只有将故事所蕴含的哲理与管理学所阐释的基本原理结合起来,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让学生有醍醐灌顶之感。

2.长度适中,根据教学进度讲故事

在实际教学中,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规定的教学课时,教师只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进度、教学重难点以及教学对象,选择长度适中,适合教学需求的故事。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单个的教学故事一般控制在1-3分钟内比较适宜,尽量不要超过5分钟,除非这个故事可以贯穿和统领整节或整章内容。如上述例子中,课堂导入,约2分钟;师生一起学习控制的含义和作用,约13分钟;教师或学生讲述故事,约2分钟;学生回答教师提问,约6分钟;教师讲解三个管理学概念,约5分钟;师生一起结合故事分析三个概念的内涵及优缺点,约10分钟;老师出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约5分钟;课堂小结,约2分钟。一节课45分钟,教师仅用了18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让学生听故事,分析故事,利用故事理解和掌握三个管理学概念,解决课堂难点。可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只有根据教学需要选择长度适中的故事,才可以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使管理学课堂变得既有序又有趣。

3.浅显易懂,根据学生基础讲故事

中职生的学习基础薄弱,学习信心不足,理解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选择那些浅显易懂的故事。浅显的故事通常也蕴含着深奥的哲理,只要我们运用得当,将它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起来,同样可以起到活跃课堂,启发学生,帮助学生理解管理学理论和原理的作用。如上述的故事,虽内容简短,但發人深省。学生一听就知道故事讲的是什么,说明了什么道理。老师只需稍作引导,学生就能轻松地将故事中的三种情形同管理学中的三个概念联系起来,快速地理解和掌握这三个概念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

可见,利用这种浅显易懂的故事来诠释枯燥抽象的管理学原理和理论,学生听着有趣,老师讲着也轻松。

4.喜闻乐见,根据学生特点讲故事

大部分中职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兴趣淡薄,很难快速地进入学习状态。但他们精力充沛,好奇心强,容易受影响。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应尽量根据中职生的特点,选择那些新奇、生动、有趣的故事,最好是学生感兴趣的故事。因为这样的故事最容易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喜欢上管理学,愿意参与到《管理学》教学中来。

要找到这样的故事,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教师们尽可能地走进学生的生活,了解学生的喜好,理解学生的思想,有意识有目的地收集和整理学生喜闻乐见的故事。这些故事可以是学生身边实实在在发生的故事,也可以是最近报道的新闻时事,还可以是影响深远的历史故事。换言之,只要是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益的故事,都可以为教师所用。

总之,教师在选择故事时,不但要考虑学生的喜好和特点,还要考虑实际的教学需要,使我们所选择的故事既有趣又有用,从而实现利用故事活跃课堂,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和掌握管理学知识,让学生喜欢管理学,爱上管理学的目的。

责任编辑 朱守锂endprint

猜你喜欢
管理学讲故事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浅析狭义相对论的建立及其原理
高职《管理学》课程实行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策略
从管理学角度看军事指挥体制改革
讲故事
两个原理的区别及其应用
听妈妈讲故事
祖暅原理的推广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