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飞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 350300)
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调查及提升策略
——基于福州地区五所高校的实证分析
陈飞1,2
(1.福建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7; 2.福建师范大学 福清分校,福建 福清 350300)
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S)对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当前我国高校贫困生总体幸福感水平中等偏上。在人口学变量上,独生子女、农村地区、学生干部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较高,文史类专业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显著较低,大一贫困生显著较高,而大四贫困生显著较低。要结合高校贫困生的实际情况,从国家、学校和学生自身三个层面,切实提升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贫困生;高校;对策
习近平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高校贫困大学生人数占学生总数的20%左右,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也是最需要关照和服务的群体。目前我国已建立了包括奖、助、贷、勤、补、免等在内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以2015年为例,国家共资助高校贫困生4 141.58万人次,资助总金额达847.97亿元,比2014年增加了131.11亿元,增幅为18.29%[2]。可见,国家的资助政策一年比一年完善,资助力度一年比一年大,应该说,现在的高校贫困生处在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在外围环境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高校贫困生的心理感受如何,他们的幸福感如何,是笔者要研究的问题。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指的是个体按照自己认可的标准来评价自己的生活质量,包括认知上的评价和情感上的认同[3]。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校贫困生在国家资助政策帮扶下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这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当前受助贫困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状态,也将为有针对性地提升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提供理论依据。
被试来自福州地区五所高校获得一次以上(含一次)国家助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的在校贫困生。这五所高校分别是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闽江学院、福建江夏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清分校,共计发放正式问卷1 000份,收回985份,得到有效问卷976份,问卷有效率为99.1%,详见表1。
表1 被试基本情况
问卷施测环节由五所高校的辅导员集中组织测试,施测过程中由研究人员作为主试,辅导员作为助手。施测前,由主试宣读指导语,提醒注意事项,选项没有好坏之分,请被试按照自己真实的感受完成。
总体幸福感量表是为评价个体自我幸福的主观感受程度而编制的[4]83-86。1996年段建华修订了该量表[5],包括6个维度,共33个项目,总分越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越高。该量表在国内经数十年实践,良好的信度、效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在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40。
数据处理主要采用SPSS22.0软件,进行频数分布分析、描述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总体幸福感量表得分越高,幸福程度越高。各维度项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是:“精力”“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松弛与紧张”“对健康的担心”“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对比该量表常模,前18个项目平均得分男生为75分,女生为71分。结果表明: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总体均分为112.167分,前18个项目均分为77.378分,其中男生均分为78.320分,显著高于常模,女生均分为76.960分,显著高于常模,详见表2和表3。
表2 受助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总体情况
表3 男、女生前18个项目平均得分与常模的单样本t检验
注:“*”表示p<0.05,“**”表示p<0.01,“***”表示p<0.001(下同)
1.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民族、是否独生子女、生源地、是否学生干部因素上的差异比较
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在性别因素上均无显著差异;少数民族贫困生“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得分显著高于汉族贫困生;独生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高于非独生贫困生,而在“精力”这一维度上独生贫困生的得分则显著低于非独生贫困生;在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这两个维度上,城镇贫困生的得分显著低于农村贫困生;学生干部贫困生的总体幸福感总分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这一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贫困生,详见表4。
2.主观幸福感在专业类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比较
在类别上,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精力”“松弛与紧张”这两个维度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文史类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低于理工类贫困生。其中,文史类贫困生的“精力”得分显著低于理工类贫困生;且文史类贫困生的“松弛与紧张”得分显著低于理工类和艺术类贫困生。
表4 主观幸福感在性别、民族、独生子女、生源地、学生干部因素上的差异检验(M±SD)
在年级上,除了“对健康的担心”这一维度外,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其他各维度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大一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四贫困生;大四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三贫困生。其中,大一和大三贫困生的精力得分显著高于大四贫困生;大一贫困生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得分显著高于大四贫困生。在忧郁或愉快心境维度上,大一、大三贫困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和大四贫困生;大四贫困生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大一和大三贫困生松弛与紧张的得分显著高于大四贫困生,详见表5。
表5 主观幸福感在专业类别和年级上的差异检验(M±SD)
高校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为中等偏上,这与以往研究基本相符[6],[7],[8]。说明受助贫困生在校日常学习生活中精力充沛,能够保持愉悦的心情,维持稳定的情绪状态,有效控制和调整自己不良的情绪和行为,也较少担心身体健康状况,这些都是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利条件。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而人们的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相应提高,生活满意度也随之提高了。
高校贫困生作为同质性群体,其主观幸福感,尤其是各个维度的得分在诸多人口学变量上的差异虽不明显,但仍在某些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少数民族贫困生“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得分显著高于汉族贫困生。少数民族学生来到汉族地区高校学习,脱离了少数民族聚居群体,尤其是贫困生,大部分来自老少边穷地区,其对自己情绪的控制、情感的表露和言行的表现更加谨慎,自我控制感受更好。
独生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显著高于非独生贫困生,唯独“精力”显著低于非独生贫困生。已有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主观幸福感受到家庭环境和氛围的显著影响[9]。独生子女家庭结构稳定,即便是贫困生,父母亲及其他家庭成员对子女的关心呵护仍是到位的,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的矛盾和冲突明显较少,子女幸福感明显较高。独生子女普遍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模式下成长起来,初次离开家庭的呵护来到陌生的学校,接连经历了生活环境的改变、集体宿舍的磨合、军训的考验、学习方式的适应等[10],精力方面不敌非独生子女,但其对新环境有更好的适应能力,更容易调整自我融入环境。
城镇贫困生的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这两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农村贫困生。我国城市发展水平高于也优于农村,在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差异主要表现在经济、医疗、教育等方面。城镇贫困生与农村贫困生主观幸福感的差异恰恰成为我国城乡发展差异的一个反例。来自城镇的贫困生所接受的教育、家庭经济水平、社会阅历等无疑要好于农村的贫困生,但同时,其周围同伴群体的各方面条件也都更优,从小在横向对比的落差中成长起来,幸福感指数低,很难体会到愉快的情绪。
学生干部贫困生的总体幸福感总分及“忧郁或愉快的心境”这一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能接触到较多类型的学生活动,与他人有较多的接触机会[11],同时有区别于班级和宿舍的独立的人际关系群体,相对来说学生干部人际交往范围更广,交往能力更强,在完成辅导员或老师布置的任务及组织开展各类社团活动时,能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体验到自己能力提升的快乐,这有利于提高主观幸福感。
文史类专业的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总分及“精力”“松弛与紧张”这两个维度得分显著低于理工类贫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相较于理工类专业近年来较高的就业需求和薪资待遇,大部分文史类学生就业的前景不太乐观,学习压力非常大,专业与大学生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满意度的关系变得更紧密,可能导致主观幸福感较低。同时,专业类别不同,性格差异较大,也可能与性别产生交互影响[10]。理工类的学生多为男生,多具备强烈的上进心,其逻辑思维严谨,遇事沉着理智,正向情绪丰富;而文史类学生多为女生,性格内向、文静的居多,普遍心思细腻,多愁善感,遇事难排解,容易焦虑紧张,这些都不利于幸福感的提升。
不同年级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有明显差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大一、大三、大二、大四。大一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最高。首先,结束了高中枯燥紧张的学习生活,暂时告别了经济相对不发达的家乡和家庭,怀着顺利考上大学给家人和自己带来的愉悦,以及对新生活的憧憬[11],正向情绪丰富,对生活充满兴趣和满足感;其次,大一学生刚刚接触大学学习和生活,人际关系没有明显的利害冲突,学习方面也没有明显的考试压力,有着较强的新鲜感[11],产生负向情绪的可能性较小;最后,贫困学生能顺利进入大学学习,在开学初就能有机会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政策,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幸福指数。
大三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次之。这是基于大三学生对学校环境的熟悉和适应,其人际关系网络逐渐稳固,专业课程学习不断进步,学生工作和社会实践活动也经历了参与和锻炼,成就动机促使其不断挑战自己,感受成功的喜悦及成就感,有助于个人主观幸福感的提升。与此同时,大三学生关注点由大学生活转向未来的社会生活,尤其是贫困生,随之而来的是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迷茫,以及对自身具备的能力和条件的不满意。这无形中给他们带来了自卑感和紧张感,也会使其迷失自己的方向[10]。大二贫困生与之相比,主要是大学生活的新鲜感不复存在,学习任务逐渐繁重,人际交往中的矛盾也逐渐显示出来[11]。
大四毕业生所处的是大学生活中压力最大的阶段。他们中大多数在毕业后要成为家庭主要的经济支柱,因此顺利就业成为主要目标,有人怀揣考公务员或考研的梦想,就容易形成内心冲突;同时,无法逃避的就业压力,或是忙碌的备考生活状态,也使大四学生感到疲惫,精力不足;在初尝就业过程的酸甜苦辣之后,很多毕业生压抑了负面情绪,大学时代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逐渐减少,这些都降低了其幸福感受。
一项好的政策具有较强的引导性和广泛的影响力,能够产生长期的、可持续的、良好的效果。国家要继续完善高校资助政策,加大资助经费投入力度,通过奖、助、贷、勤、补、免等途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多元化资助政策体系,为高校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强有力的政策保障,实现党和政府“绝不让任何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的郑重承诺。同时,国家要把完善政策、强化引导作为加强高校资助工作的重中之重,要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加强顶层设计,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各要素、各环节进行科学规划,调动全社会的积极因素,强化正面舆论引导,提高全社会对高校贫困生的关注和关怀,为高校贫困生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氛围。
受家庭经济条件的影响和制约,高校贫困生普遍存在自卑、退缩等心理特征,成为高校中最需要关心和呵护的群体。对于高校贫困生来说,顺利完成学业是改变自己命运的基础和前提。因此,高校应充分认识到贫困生资助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国家的统一布署,结合学校实际,把资助工作切实落实。要围绕贫困生学习,强化引导,着力解决贫困生在学习中面临的实际问题,不断提升其学习力,让他们在学习中找到收获感;要以人为本,加强人文关怀,用心区分不同民族、生源地和专业的差异,在生活中更加关照少数民族贫困生、非独生贫困生、城镇贫困生和文史类专业的贫困生,让他们在生活中找到满意感;要提供机会,创造平台,引导更多的贫困生担任学生干部,在工作中锻炼他们、培养他们,让他们在工作中找到成就感;要关注大四贫困生,特别是大四贫困生的情感和就业问题,通过开展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活动,进行心理疏导;要通过采取精准资助和精准就业指导等方式,帮助贫困毕业生缓解压力、增强自信、提升能力,实现成功就业,让他们在就业中找到归属感。最后,要关注其他年级的贫困生,教育引导其科学规划大学生涯,明确目标,不断成长,在成长中找到幸福感。
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本和第一位的原因,外因是条件和第二位的原因[12]103。因此,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作为受助的高校贫困生,在得到国家的关怀、学校和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帮助时,应充分意识到自己生活在一个最好的时代,要学会知恩、识恩、感恩,用感恩的心态去对待生活中的人、事、物,让自己在感恩中更加自立,在感恩中更加自信,在感恩中更加自强。同时,高校贫困生还要强化回报信念,树立“感恩于心,回报于行”的思想意识,要刻苦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提升综合能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国家、回报社会。要自觉把个人的命运和整个国家、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只有这样,高校贫困生才能在回报社会中传递力量,实现人生价值,在付出中感受幸福,提升幸福感。
[1]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2] 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2015年中国学生资助发展报告[N].人民日报,2016-08-31(15).
[3] DIENER E.Subjective Well-being[J].Psychological Bulletin, 1984(3):542-575.
[4] 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M].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5] 段建华.总体幸福感量表在我国大学生中的试用结果与分析[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1996(1):56-57.
[6] 王卓娅.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现实社会支持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7] 王雁.医学生学业成绩、人格、心理健康与其主观幸福感关系的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5(4):247-252.
[8] 丁新华.大学生社会支持状况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9):790-793.
[9] 李志, 谢朝晖.国内主观幸福感研究文献述评[J].重庆大学学报,2006(4):83-88.
[10] 陈小红.一般本科院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调查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1):78-82.
[11] 吴成.蚌埠医学院在校大学生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5.
[12] 郑又贤.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5.
SubjectiveWell-beingSurveyandPromotionStrategyofPoorStudentsinCollegesand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Five Universities in Fuzhou
CHEN Fei1,2
(1.College of Marxism,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17, China; 2.Fuqing Branch,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qing 350300, China)
The general happiness scale (GWBS) was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It is found that the overall level of happiness of poor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moderate. On the demographic variables, the one-child, rural areas, the student cadre of subjective well-being for poor score significantly higher, literature and history class specialized poverty students’ subjective well-being is significantly lower, freshman student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and the senior students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erefore,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poverty-stricken students can be effectively promoted from three aspects: state, school and students themselves.
subjective well-being; poor student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untermeasures
2017-06-1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高校贫困生主观幸福感提升策略研究”(JAS170625)
陈飞(1983—),男,福建福清人,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福清分校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G649.28
A
1008—4444(2017)06—0100—05
王兰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