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丰厚意蕴和有效进路

2018-01-07 11:16张小晴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新媒体高校

张小晴

摘要: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是促进大学生价值取向、行为模式健康发展的有效方式。然而,现阶段高校在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方面却存在很多的问题。本文从科学认识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丰厚意蕴出发,在剖析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有效进路,对于引导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校;法治精神;新媒体

doi:10.16083/j.cnki.1671-1580.2018.10.005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8)10—0030—04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形成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吹响了全面依法治国的新号角,是新时期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源头活水”。从长远来看,当代大学生是我国法治建设的未来希望,高校大学生法治教育目标被时代赋予了更高的期待。然而,目前我国针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课程体系还未完善,大学生的法治素养与国家的法治要求还存在很大的差距。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明确将网络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为高校育人的基本任务。因而,在新媒体时代,如何通过网络育人的方式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精神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课题。

一、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的丰厚意蕴

(一)培养大学生的契约精神

作为社会中的精英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建设者,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契约精神是依法治国能否有效落实的关键一环。十八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多次强调要建设中国特色法治体系,并且明确指出:在资源配置中,维护契约可以更好地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与政府的管理作用。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于法治建设的坚定信念与决心,彰显了党中央对于“契约精神”的深刻认识和精准把握。

法治意识培养是启发大学生树立契约精神的保障,契约精神是法治意识的升华。法治意识属于观念范畴,是指公民通过参与法治实践、接受法治教育等方式,逐步形成的理解、认同、信任、支持并捍卫法治的内心立场、观念和信念。契约精神的核心是诚信,其内容为自由、平等、权利。契约精神所蕴含的自由平等、权责对等、诚实信用、法律至上等观念与法治精神具有内在契合性,对现代法律的制度规范和价值准则都有深刻的影响。

除此之外,契约精神的丰富内涵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相通的。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契约精神,将法律层面的法治精神内化为道德领域的契约精神,使其成为大学生工作、学习、生活的基本指向,也是为中国特色法制建设提供坚实的后备力量。

(二)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之地,必须要以培养能与社会有机融合的人才为目标。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因此,为了适应复杂多变的经济模式,高校必须培养学生的法治精神素养。

现阶段,政府、学校和社会为大学生就业、创业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但大学在法律意识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比如,因为缺乏法律常识,很多刚工作的大学生不敢在工作中用法律渠道维护自己的权利,从而失去很多本属于自己的利益。因此,大学生需要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特点、掌握与自身利益有关的法律常识,尤其是《公司法》《合同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另外,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里,尤其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大学生对抵押和担保、知识产权保护、竞业禁止、公平竞争等法律问题的学习。积极引导大学生使用法律武器维护权利、合法规避风险才能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好环境。

因此,高校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不仅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提前学习参与经济活动应该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更是为了促进大学生知法、守法、懂法、用法,提高大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融入规则透明、井然有序的市场大环境。

(三)为法治建设提供人才基础

大学时期是一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以后从事何种职业的选择期。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培养他们的法治意识,对于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长和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方面,法治理念的塑造和培养有助于大学生紧跟时代发展前沿,提高政治敏感度,更好地适应整个社会乃至全世界的发展。法治精神的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文化涵养、道德水准和良好品性的形成。这些高素质人才走向社会从事各行各业,凝聚为法治中国建设过程中的强大力量,共同推进法治文化的形成。

另一方面,作为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当代大学生,不仅包括法学专业的学生,都有机会参与到行政执法、司法乃至立法等各个领域。大学期间树立的法治意识在潜意识中要求他们牢牢把握民生建设与长治久安的重点,自觉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和法治建设规律,正视矛盾,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依法解决社会问题。

当法治“不仅是一种规则文化、治理文化和生活文化,更是一种文化自觉”的时候,无论从事何种职业,拥有强烈法律素养的人都能够对于激发社会活力、增加和谐因素、减少不和谐因素产生重要作用。

二、大学生法治精神培养存在的弊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培养大学生接触法律的最重要的方式,这门课一般包括8个章节、15个课时,由道德部分和法律部分共同组成。法律部分仅包括三个章节,分别为:《学习宪法法律、建设法治体系》,《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行使法律权利、履行宪法义务》。法律部分的教学模式按要求应该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

(一)课程的重要性还有待提高

在高校,法治教育课是与思想道德修养结合进行的,多数时候被当作是一种简单的常识性的知识教育和思想道德修养课的补充。课程的培养方式存在较大的弊端。

一方面,法律基础课程培养比较单薄。在当前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中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课程主要是依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是很多高校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师并不具备法律专业知识背景,课时的安排一般时间比较紧。另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一般采取大班授课的模式,这些现实的困难导致实践教学变得更加困难,使“法律基础”部分在课程教学中的比重大打折扣。

另一方面,通识选修课的受众有限。有些高校增设了一些法律课程,但一般都是面向全校学生的通识选修课。这种通识选修课的人数是有限的,而且该课程被安排在晚自习或者周末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会受到打击,学生基本上都是被动上课,课堂质量难以提高。

课程的地位决定了大学生对法律基础知识认识不足,从而导致对法治精神的理解不透彻。有的学生甚至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局限于自己的感性认识,笼统地认为法治精神就是法律条文的学习。从某种程度上讲这就违背了法治教育的初衷,削弱了法治教育的育人地位和教学价值。

(二)缺乏必要的法律实践教育

法律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很丰富,实践教学的方式不仅可以调动大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法治精神落实到具体生活中。但是,高校对基础课的重视程度一直低于专业课,常常面临许多现实的问题,比如:经费缺乏、场地有限、教师数量也严重不足等。

首先,因为这门课的教学方式比较单调,还停留在简单的ppt教学阶段。在这种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下,学生只会被动地学习知识,忽视主观能动性,不利于学生法律综合素质提高。其次,高校模拟法庭沦为形式上的摆设,利用率很低。现在很多学校都有模拟法庭的场地,但是因为缺乏统一的安排和精心的准备,无法进行有效的利用,即使偶尔利用也会变成走过场的“审判秀”。最后,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化的监督和评价体系。该课程的教师和同学就会视实践学习为一种效果不明显和浪费时间的事。

法治教育不是简单的法律传授,它代表的是一种精神与价值理念的普及,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到的法治精神落实到工作和生活中去。而实践教学的缺失则导致为数不多的法律培养课程的效果也大打折扣。

三、加强大学生法治精神的有效进路

法律知识教育是法治精神和法治信仰培育的基础,一些基本的、必备的法律基础知识是大学生步入社会后的行为准则。高校要重视法治价值观培育的载体建设,充分发挥数字化新媒体的作用,占领校园网络法治宣传领地的制高点,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

(一)深刻把握学生运用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信息发布者要紧跟大学生潮流,牢牢把握大学生的阅读方式、阅读倾向、阅读态度,策划选题既要抓住法治精神的精髓,又要关注读者的爱好,提高相关信息的可读性、吸引力,内容要注重条理性,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首先,要把握特点,有效利用多种新媒体传播方式。现阶段,高校能运用的媒体宣传种类不仅包括广播、宣传栏,一些交互性强、灵活性、接触性广的新媒体,包括微博、微信,更受到大学生的青睐。以南京工业大学官方微信为例,现在微信和微博粉丝有10余万人,日均阅读量数万次。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法律精神的培养是一项纯知识、趣味J生欠缺的工作,因此运用新媒体的方式更加轻松、愉悦,对法治的传播更有作用。另外,2017年有声阅读成为国民阅读新的增长点,可以借助“微信语音推送听书”的方式将法律知识输送给学生。这样更方便,学生也更容易接受。

其次,引导学生阅读习惯从浅阅读向深层次体悟转变。新媒体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习惯影响很大,在阅读习惯上倾向于浅阅读的阶段,现出随意性、浏览式、跳跃性、娱乐化、碎片化的阅读特点。吸引学生投入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碎片化的时间积累到有价值的信息成为高校新媒体发展的目标。成功的推文不仅让学生在初次阅读收获有价值的知识,也会吸引大学生采用收藏的方式以备后期查阅。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借助校园网络等媒介进行广泛与法律相关的主题宣传活动,把校园新媒体平台发展成为法治精神教育的重要阵地。

(二)法治教育结合大学生的现实生活

坚持法律精神源于生活、服务生活的指导思想,以“寻找发现法律,认知权利义务”了解法律功能,明确以规范个人生活,促进社会和谐为主要脉络。法律重在实践,法治精神的培养要落实到法治教育的实践性和应用型提高方面。与大学生相关的法律问题纷繁复杂,而在法律知识教育的过程中最好的方法就是与大学生的现实生活相结合。

首先,大学生法治教育要与入学教育相融合。比如在校园安全建设过程中,普及刑法的相关知识从而避免校园欺凌、秩序维护等。其次,大学生法治教育要与学生的就业政策相联系。对于选择单位就业的学生,他们可能遇到单位违反法定作息制度、克扣工资、强制缴纳保证金等问题;最后,大学生法治教育要与大学生创新创业相衔接。对于选择大学生创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和运用的法律知识更加纷繁复杂,弥补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法律知识的欠缺,纠正关于某些法律知识的错误认知。

以基本的生活需要为前提,变零散、分散的法律知识教育为切实、有效的法律知识素养教育,将法治精神落实到道德层面的要求,继而再了解法律中所讲的国家主权和宪法精神等深刻含义。强化法治思维,把法治变成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法治信仰。

(三)注重社会实践培养

把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生活化場景和事件,有助于增强普法宣法的仪式情感和感观效应,让更多的大学生有机会感知法治文化,体验法律权威,进而营造法治舆论氛围,彰显群体认同与群体凝聚的内聚力。

第一,把握重大节日大力宣传。与法律有关的节日是普及进行相关道德教育、法治精神培养的重要契机,这样的节日有“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12·4”宪法日,以及禁毒日、国家安全日、志愿者服务日等。以南京工业大学官微为例,国家宪法日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日,分别推出一段10分钟左右的视频,视频中同学们用诙谐的语言介绍法律知识。其中,宪法日推出的《节日说法》视频在腾讯、秒拍、优酷等平台的播放量单日达15万次。最高人民法院官方微博、江苏省教育厅官方微信、江苏共青团官方微信等相继转载,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为普及学习宪法知识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二,学校可以组织多种活动。首先,高校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到公检法等机关参观学习。学生可参与到法院参与案件庭审的旁听,增加现场感。其次,组织全校性的辩论活动,从学院初赛到学校层面的决赛,以点带面使得全校师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法律知识的氛围。最后,可以借鉴西方诊所式法律教学模式。借助新媒体选择学生切身相关的案例,在向弱势群体提供法律帮助的时候,可以加深同学们对法律本质和功能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感,增强法治精神的直观感受。

总之,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增强责任意识的最好课堂。只有科学地设计、策划和指导当前的法律实践教学活动,才能多方面引导和关注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固化,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法律人才。

猜你喜欢
新媒体高校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