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人才“引擎”带动增收致富
——“丽水农师”农村实用人才品牌建设的思考

2018-01-07 19:35:40余爱华
上海农村经济 2017年12期
关键词:云和县丽水引擎

■余爱华

打造人才“引擎”带动增收致富
——“丽水农师”农村实用人才品牌建设的思考

■余爱华

创新驱动,生态富民,科技富民先行,浙江省丽水市尤为如此。近年来,在丽水绿水青山间,作为“两山”理论实践者和科技致富“火车头”,一批有志之士依托自身的科技、规模和理念优势,积极发挥科技致富典型示范作用,努力惠及周边农户。他们的共同名字就是──“丽水农师”。

丽水市作为典型山区和经济后发地级市,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数的82.9%。丽水市始终把提升农民素质和提高农民就业创业技能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2012年,启动“丽水农师”人才品牌创建工作,市、县两级农办和相关部门努力提供平台搭建、人才培训、政策引导、专家帮扶等支撑,引导各县(市、区)推出特色人才子品牌,积极构建以“丽水农师”为龙头、“1+X”农村实用人才品牌体系为网络,以人才品牌建设带动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和培育工作,有效增强了农民增收致富的科技含金量,提升了农民市场主体意识,成为农民奔向全面小康路上的人才“引擎”。目前,全市现有农村实用人才87905人,2016年新增12519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1876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4%。目前,在全市人才队伍结构中,农村实用人才占22%。

一、主要特点

(一)品牌建设网状化

全市拥有“丽水农师”子品牌20个,如莲都区“乡村能人”子品牌、龙泉市“龙泉农村技师”、青田县“侨乡农师”、云和县“云和师傅”和“云农高师”、庆元县“菇乡师傅”、缙云县“缙云烧饼师傅”和“缙云茭白师傅”、遂昌县“电商新农人”、松阳县“松阳茶师”、景宁县“畲乡农师”等。其中,2016年新培育缙云土索面师傅、松阳工匠、龙泉安仁鱼头师傅、遂昌北界红提师傅、遂昌石练菊米之星5个子品牌。近3年来,共培训生产能手、经营能人、能工巧匠等经营能手类“丽水农师”5万余人。

(二)科技惠民辐射化

“丽水农师”聚焦生态农业和农旅融合发展,开展农业科技创新,打造生态农业精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引路“财神”。根据生产能手、经营能人和能工巧匠三类市场主体,按照不同特点和行业分布,“丽水农师”主要集中在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等领域。自2012年至今,已选拔三批共300名“丽水农师”,其中精英农师30人,发挥了良好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如精英农师、云和县大田水果合作理事长季伟平,坚持不懈地在葡萄种植事业上奋斗了20多个年头,在全市推广葡萄新品种2000多亩,总产2800多吨,创经济效益3000万元,被誉为云和县“葡萄王”。

(三)老品牌有新作为

“云和师傅”品牌建设从“老三宝”(食用菌、茶叶、蔬菜)向“新三宝”(民宿、电商、商超)转型升级。出台政策鼓励“云和师傅”返乡二次创业发展农家乐民宿、电商等产业,可享受1千至2万元补助。目前,已培育电商师傅244名、商超师傅86名、民宿师傅230名。在421名“云和师傅”的引领示范下,全县1.46万名农民从事异地综合开发,足迹遍布全国29个省市、294个市县、3786个乡镇,年创经济收入5亿多元。

(四)新品牌有新思路

缙云县每年在县外烤烧饼有3000多人,一家经营较好的店铺,年营业收入在百万元以上,如杭州“胖子烧饼”店与北京“天意烧饼”铺、“夫妻店”选好店址合作其月营业收入能达到20万元以上。该县在“烧饼师傅”品牌基础上,开展缙云“爽面师傅”品牌打造,全年培训“爽面师傅”500名,组建土面特色产业农合联,打造土面博物馆,举办土面制作大赛。

(五)扶贫创业促致富

云和县作为试点县,制定《云和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云政办发〔2016〕19号)、《关于进一步推进扶贫创业致富带头培育工程促进低收入群体增收的若干政策》(云政办发(2016〕105号),创新开展百师扶贫助千家和低收入农户帮扶大赶集活动。目前,云和县已开展培训3期206人,成功帮带低收入农户693户、1815人,超额完成了“2016年培育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150名、确保1000名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的目标。今年,该项工作已在全市全面展开。

二、具体做法

(一)围绕产业发展抓培训,打造人才品牌特色

一是“一县一品”科学布局。各县(市、区)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发展,开设特色培训专业。庆元县根据千余名菇民在全国各地从事菌种生产工作的县域特点,开展食用菌生产技术培训,创建“菇乡师傅”人才品牌。景宁县结合畲药特点,运用“药食”同源原理,制作畲族特色的月子餐,开展育婴师培训,创建“畲乡大嫂”品牌。龙泉市打造“龙泉茄农”“安仁鱼头师傅”、遂昌县打造“北界红提师傅”,初步形成人才培育、产业发展、品牌推广“立体式”运作体系。

二是细分专业“私人定制”。在培训内容上,注重围绕产业链的上游、中游、下游开展细分化培训。“松阳茶师”培训内容涵盖从种植、加工、营销到评茶、茶艺、导游的各个环节。针对农家乐民宿经营、宣传、服务等环节,配套推出乡土创客、管家、导游、厨师、工匠等“乡土”系列培训。目前,丽水市已有351人获得乡土导游证,110余人获得乡土管家证,35人获得乡土厨师证。

三是创新特色化培训模式。逐步完善“市级农民学院+县级农民学校+实训基地”培训网络体系和培训组织服务方式。市本级在农业产业高端人才培育上先行先试,依托丽水农民学院开创性开设绿色食品生产与经营专业双元制大专班,在茶叶和食用菌方面的“丽水农师”培育对象中培养一批具有大专学历文凭、取得相关职业工种三级(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学历+技能型”农民大学生,首批38位学员今年已在丽水农民学院毕业。

(二)优化政策扶持促培养,丰富人才品牌内涵

一是准入制度规范发展。以标准化支撑人才品牌创建工作,提升品牌质量和服务水准,提高品牌竞争力。出台《“丽水农师”选拔管理暂行办法》(丽委人〔2012〕11号),明确了选拔范围和选拔条件等,实行动态管理。修订出台《丽水市农民培训项目管理实施细则(暂行)》(丽农办〔2016〕5号),重新界定了培训对象、资金使用限额、时间和机构等内容。云和县制定发布《“云和师傅”认定派遣规范》,对云和师傅认定、云和师傅异地综合开发的组织管理架构和派遣流程在全县范围内进行了统一和规范。松阳县制定出台《松阳县“松阳茶师”职业资格评审办法(试行)》,被授予首席“松阳茶师”的,可参照《松阳县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暂行办法》中政府岗位津贴相关政策,享受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政府岗位津贴。

二是借力借智引领带路。2009年开始实施农业产业首席专家(顾问)制度,充分发挥近50名专家顾问在11个产业的引领作用,并对本土专家团队的“传、帮、带”。全市各地也充分利用机制创新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养和培育工作注入活力。云和县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带头人“十百千”帮培工程,围绕食用菌、板粟、雪梨等十大主导产业重点培育10名产业带头人、100位科技示范户、1000户种养大户。庆元县探索建立“农民专家”制度,首批聘用16名从事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方面的乡土人才为“农民专家”,带动、指导相关农户638户,培养农村实用人才574人。

三是资金“活血”注入动力。制定金融扶持政策,帮扶丽水农师就业创业,扶持产业做强做大。莲都区制定“乡村能人”创业金融扶持政策,明确“乡村能人”可享受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的最大优惠,最大综合授信额度为2550万元,最长期限为2年,利率比同等其他贷款再下浮40%。缙云县将“缙云茭白师傅”纳入人才管理项目库,对“缙云茭白师傅”发展农业产业15亩以上或创建实体经济,实行创业扶持奖励资金3000元。松阳县出台奖励办法培养“松阳工匠”:被评为“松阳名匠”的,给予一次性奖励5000元;对新建成的“松阳工匠”名师工作室,给予1万-2万元奖励等。

(三)立足长线发展抓培育,延伸人才品牌活力

一是搭建平台异地开发。因地制宜在异地建立人才服务机构及创业基地,优化“丽水农师”异地创业环境。云和县建立县乡村三级异地开发联络机构,县级成立异地开发联系处、乡镇成立联络站、村里成立联络组,构建农民异地开发立体沟通联系网络,有效促进各类创业信息互通共享。在421名云和师傅异地开发的引领示范下,全县共有1.46万人从事异地农业综合开发,年经济收入5亿多元。部分云和师傅走向世界,刘明师傅在巴西的巴西利亚区从事食用菌产业发展,石余伟师傅受聘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郊区农场食用菌技术指导员。

二是行业自律加强服务。建立人才品牌队伍自律服务组织,满足产业发展需要。云和县设立云和师傅协会及云和师傅协会党总支委员会,加强服务指导。缙云县增设缙云烧饼品牌建设办公室,并成立缙云县烧饼协会,已授权开设缙云烧饼示范店200余家。

三是品牌战略做大做强。鼓励各地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开展培训品牌、劳务品牌、人才品牌的商标注册工作。2005年云和县向国家工商总局申请注册了4大类40个类别的“云和师傅”技术项目,2008年“云和师傅”品牌被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正式批准,成为全省唯一以人称命名的注册商标和第一个劳务商标。近两年云和师傅先后分别被县、市、省评为著名商标。丽水农民学院已完成向国家商标局申报“农超培训”注册商标工作。“缙云烧饼”商标正在注册中。目前,缙云烧饼师傅约有1.4万人,其中有部分人已走出国门,到澳大利亚、加拿大、阿联酋等10多个国家开烧饼店。

三、对策建议

以“丽水农师”品牌建设为引领,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理念,力争做到农村实用人才工作强规范、讲实效、成体系、重品牌,培育一批有觉悟、懂科技、善创业、留得住、用得上的农村实用人才,服务农业绿化、农村美化、农民增收。

(一)加大部门合力攻坚力度

按照产业、行业、领域细分,体系化推进“丽水农师”培育工作。一是精准化选拔培养对象。引导更多的职能部门参与本行业人才培养规划、需求调查、学员选拔和跟踪服务等工作职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良好态势,更精准地结合产业选拔培训对象。二是创新化完善培训体系。实施“农民素质提升计划”,以人才培训作为人才培育的主抓手,推动培训项目科学化、培训管理规范化、师资教材共享化和人才培育立体化。三是精细化设立培训项目。加大“丽水农师”培训力度和精细度。如针对农家乐民宿经营、管理、宣传等环节工作,配套推出乡土管家、导游、厨师、创客、工匠等“乡土”系列培训。

(二)加大创业要素保障力度

完善政府支持、社会参与、个人主体的创业运行机制,进一步整合创业资源。一是加强创业项目储备。制定重点创业项目名录,为有意愿、有资金、有能力的“丽水农师”创业者提供项目,加强信息对称度。二是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大力扶持初期创业、成长性较好的创业项目,优化“丽水农师”创业环境,降低创业门槛和税费负担。三是创新金融支持渠道。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台创业担保贷款财政贴息政策,不断提高“丽水农师”创业的参与率和成功率。

(三)加大服务平台健全力度

创新机制培育一批“农创客”、种养大户“农二代”等新农人,不断健全完善培训和创业服务平台。一是培训体系融合发展。通过师资融合、项目融合、基地融合、服务融合和激励融合等举措,实现农民大学、农民学院、农民学校三级平台融合发展。加强农民学院(校)与农村实用人才示范实训基地有效衔接,架构更为完善的农民培训网络体系。二是健全完善服务机构建设。成立“丽水农师”创业服务中心,为创业的农民工提供信息、技术、培训、项目咨询等服务。依托现有的各类开发园区、农业园区,盘活闲置厂房等土地资源,建立一批创业孵化基地或创业园。三是不断发展提升创业服务。为“丽水农师”创业创新个人和企业提供企业管理、财务咨询、市场营销、人力资源、法律顾问、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现代物流等第三方专业化服务。

(四)加大品牌宣传推广力度

一是加快品牌注册。积极创造条件注册“丽水农师”商标,特别是对相关文字和图形知识产权加强保护。二是整合宣传渠道。突出“丽水农师”区域公用品牌营销,提升品牌建设知名度。重点聚焦浙江日报、浙江电视台、浙江广播电台等省级知名传统媒体,辅以新媒体的活动推广,力争形成电视、报刊、广播、网络、户外广告等立体化营销阵地。三是活用载体聚人气。用“丽水农师”冠名文艺活动,编印丽水农师典型人物宣传资料,依托“丽水农师”评选开展品牌推介活动,实现品牌集聚人气。□

浙江省丽水市农村工作办公室)

猜你喜欢
云和县丽水引擎
基于文旅融合的“图书馆+民宿”实践与建议——以云和县“漫享书屋”为例
丽水发现新物种
浙江丽水邮储扶贫助古村美丽蝶变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09-25 03:02:32
蓝谷: “涉蓝”新引擎
商周刊(2017年22期)2017-11-09 05:08:31
浙江丽水:打好劣V类水剿灭战
物理课堂教学设计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云和县农村宅基地管理的思考
无形的引擎
河南电力(2015年5期)2015-06-08 06:01:46
基于Cocos2d引擎的PuzzleGame开发
从《丽水日报》、丽水网实践看地方媒体网络问政着力点
中国记者(2014年6期)2014-03-01 01:4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