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过程”。可见直观教学与实际操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喜欢把学具操作作为数学课堂的一种教学手段。学具操作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桥梁,帮助学生从直观具体的动手操作中获得感性认识,体悟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数学教学;探索;活动
“学具虽简却能显现深刻,操作有趣更是魅力无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学具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手指间的动作协调能力,帮助学生获得直观感性认识,进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大脑思维的发展。当学生手脑互动时,能有效地优化教学过程,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潜能。由于操作学具大多是在课堂上进行的,教师应做好宏观调控,充分考虑到学生摆学具时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采取行之有效的指导方法,有利于教师致力于“学法”的研究。在操作活动结束后,及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能促进学生牢固地掌握新知识,完善已有认知结构,进而激发学习动机。下面我就教學中运用学具资源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 巧用学具,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实现知识的正迁移,创设迁移情境至关重要,只有善于发掘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并加以引导,才能使学生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顺利地掌握新知识。实践证明,操作学具是促进知识迁移的一种有效途径。如,教学除法的意义,“包含除”与“平均分”都是把一定数量的东西分成相等的几份(新旧知识的共同因素),如果只是从“分”的结果来看,低年级的孩子较难区分究竟哪些是属于“平均分”,哪些是属于“包含除”?只有把“分”的过程作适当分解,才能更好地区分。在本课教学时,我先让学生按“平均分”的意义摆弄学具(用圆片表示盘,小方块表示苹果):先把8个苹果平均分在2个盘里,每盘分几个?(注意分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告诉学生还有一种与平均分不同的分东西的方法——包含除,同时让学生再动手分一分:有8个苹果,每4个放一盘,可以放几盘?适时引导学生观察并互相交流这两种分法的异同。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次摆弄学具,让学生从动手操作中逐渐理解“平均分”与“包含除”的真正含义,此时正是对两种分法概括小结的好时机。最后巩固练习时再布置有关两种除法兼有的操作题让学生辨析,并实际分一分,写出除法算式,这就自然地实现了旧知识(平均分)向新知识(包含除)的迁移。
二、 善用学具,建立清晰、准确的概念
课堂上引导学生适时进行学具操作,利用学具直观形象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学具操作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手、眼、脑并用,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引导他们从事物表象中概括出应有的本质特征,从而建立客观、准确的概念。如,在教学计数单位“十”时,布置学生在课前准备好小棒方便数数。课前热身先让学生按要求拿出指定数量的小棒,复习前面学过的计数单位“一”,接着让学生快速地拿出更多指定的小棒,比如5捆(每捆10根)小棒等。想一想,怎样数更快?数完后分别叫数得最慢和最快的同学汇报自己是怎样数的(单根数与整捆数),这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思考:这两种数数的方法哪一种好?能试着说说理由吗?从而使学生明白当数量较大时,用“十”作单位数数更方便。然后,进一步设计相关练习,引导学生理解计数单位“十”。如,要取出78根小棒,想想怎样数可以数得快些?动手数一数。练习后,指名几个同学讲讲各自的方法和为什么这样数。通过讨论,使学生不但懂得了为什么要用“十”作计数单位,而且能自觉地用“十”作单位来计数,准确地建立了计数单位“十”的概念。
三、 利用学具,易于发现规律或法则
在教学有关规律或计算法则中,很多时候教师为了方便省时,往往在知识形成过程之前就直接在台上演示教具,让学生“眼观手不动”,思考后直接归纳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学生只是用眼观察,没有动手操作,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操作学具,自主探索并发现计算法则。如,教学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出示34+27,先让学生利用已学过的不进位加法法则摆放学具(白色木块代表一,橙色木条代表十)。学生在摆的过程中遇到了困难:白色木块超过十块,即两个个位数相加的和超过十,这在不进位加法计算时未曾见过。这时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用橙色木条替换白色木块呢?学生的思维受到启发,便会迅速移动木条,把10个白色木块替换成1 根橙色木条,再跟原来的3根和2根橙色木条合在一起得:6根橙色木条与1块白色木块。显然,不进位加法与进位加法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才能有更深刻的知识体验,便于理解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
四、 运用学具,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适应现代多元化的创新科技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更需要广泛的动手实践。在教学时,教师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的操作与思维同步,让学生动脑思考,动手操作,能有效促进活动的内化,提升教学质效,学会想象与创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数学学习活动中,教师善于引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体验操作过程,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至关重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巧妙运用学具,重视动手操作,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与探索,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它还能将学生的双手解放开来,放飞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智慧在指尖上绽放!
参考文献:
[1]吴运轲.更多地让学生参与“过程”教学[J].江西教育,1996,(12):30-31.
[2]俞福芝.在操作活动中发展思维能力[J].江苏教育,1996,(7):34-35.
[3]俞令球.浅谈动手操作在初中几何教学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版),2010,(1):67.
作者简介:
王美莲,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台商投资区角美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