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与措施研究

2018-01-06 10:09卢双盈
读与写·上旬刊 2017年12期
关键词:动手操作能力生物教学中学生

卢双盈

摘要:生物学中大量的概念和结论都是可以通过实验的出来的,所以要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且能够真实地观察理论知识中所阐述的内容,验证理论知识,并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让学生养成积极的科学态度,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关键词:生物教学;中学生;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9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181-01

生物教学是以自然科学为前提,隐藏着动植物界的大智慧、大奥秘,仅仅通过理论教学并不能够让学生掌握生物世界的奇妙性,所以需要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掌握每一个细胞、每一个叶脉等微小事物的变化,进而感叹生物界的神奇与美丽。因此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界有着全新的认知。

1.影响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因素

学生在生物知识学习过程中,动手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其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能力和理解能力,以及学生的实验能力。现阶段,影响学生在生物课堂上动手操作的因素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学生只有从内心深处喜欢动手操作,才能积极主动地思考,并且乐于分享动手操作的成果。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爱好,进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并激发学生的潜能。同时动手操作能够让学生真正地感受到生物界中奇妙的变化,感受大自然所具有的神奇力量,而且学生参与到课堂建设上来,能够更加直观地掌握生物教学中的知识内容,提高教学成果;二是受到学校的影响,学校实验器材较为缺乏,大量的实验内容无法开展,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同时教师为了减少工作量,并从学生的安全角度出发,注重理论知识的阐述,让学生掌握知识点,不注重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是受到家庭环境、家庭教育理念,以及家庭经济状况等因素的影响,家长无法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物质支持和精神动力,导致学生不得不放弃实践操作环节,进而影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逐渐被弱化。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主要措施

2.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物教学多以理论知识为主,内容较为枯燥,如果教师的授课方式较为死板,或者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就会导致课堂内容与生活脱节,理论知识缺乏实践土壤支撑,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知識的兴趣[1]。因此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来挖掘教学主题,并且让学生深度参与捡来。例如教师在讲解"植物叶片的结构"课时内容是,教师首先是让学生收集家庭、学校周边常见的植物叶片,并且让学生将叶片带到学校。其次是让学生讲解自己所带来的叶片属于何种植物,以及此种植物的生长方式和特点,进而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再次是教师让学生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不同植物的叶片结构、叶脉等,通过实践操作的方式掌握该课时内容上的理论知识。最后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收集来的植物叶片来制作叶脉书签和叶脉相片,或者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制作叶片画,张贴在宣传板上。整个关于叶片结构的课时内容学生都亲身参与进来,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内容。

2.2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生物课堂是一门探究的学科,所以教师要从传统的操纵者、主宰者的角色向激发者、引导者转变,平等地与学生进行交流,并鼓励学生大胆操作,不断调整操作步骤,进而独立完成整个实验过程。例如在探究植物也变正面和反面气口存在的差异时,教师不可以直接告知学生理论结果,而是引导学生自行探究结果,进而加深学生的印象。首先是教师让部分学生准备烧杯、温度计、酒精灯、热水等实验器材,让部分学生到校园中收集叶片。其次是教师让学生自由分组,每个小组4名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开展实验内容。再次是实验开展之前,学生根据以往的实验知识来讲解本次实验中的操作注意事项,缺少的部分由其他学生进行补充[2]。例如学生指出烧杯中的水温要达到70℃、温度计的放置方式及阅读方式、烧杯在酒精灯上的摆放高度、酒精灯的点燃及熄灭方式。学生按照实验操作步和注意事项来操作,既保证自身的安全性,又提高实验的成功率。最后是学生将叶片放到70℃烧杯之后观察叶片正反面的气泡,进而得出叶片正面的气孔比背面的气孔少。虽然有的同学得出不同的答案,但是经过多次实验之后得出与其他同学相一致的结论。通过实验操作和观察,学生不仅发现了叶片与叶片之间的差异,而且探究出叶片中所具有的更多奥秘知识,进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3家庭及学校的参与。应试教育下学校注重升学率,其实践教学的内容相应地降低,家长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自身能代劳的内容从不让学生插手,这就导致"高分低能"的现象在新时代的学生身上比较普遍。因此学校和家长要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首先是学校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活动开展的物质基础,包括实验室、实验材料、实验器材等,并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动手操作。其次是学校要拓展室外活动场所,与植物园、养殖场合作,让学生定期到各种动植物生产基地来参观,真正地亲近自然、亲近生活,进而了解植物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动物的成长过程等[3]。再次是教师要创造让学生动手的机会,争取每一个课题内容都让学生自行操作。最后是家长要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并且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为学生提供器材、设备,或者是在家庭中共同完成周期比较长的实验活动。例如讲解植物的无性繁殖时,家长可以在家庭中与学生共同种植柳树,观察柳树的成长变化。

3.结束语

生物是一门探索性较强的学科,隐藏着无数奥秘,亟待教师深度开发教学资源,组织学生动手实践课堂内容,不断丰富教学内容,进而在实践活动下掌握动植物的发展变化,全面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融入到现有的知识体系中,转变学生的思维方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振兰.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与策略[J].中国培训,2017,(8)127-128

[2]邓雪,李亚军.生物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影响因素及策略[J].考试周刊,2016,(03):129.

[3]杜海玲.生物教学中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2):69-70

猜你喜欢
动手操作能力生物教学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从渗透人文素养的角度论新课改背景下的生物教学
例谈培智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