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亚囡 张弘毅 刘一祎
摘要: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大学生对于个性化学习的需求,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使得互联网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成为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学生对于网络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对于多样化知识的需求让互联网教育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本文从“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对大学生學习的利弊分析出发,将“互联网+教育”和传统教育模式相结合,改进大学生学习模式,提高大学生学习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传统教育;大学生学习模式
随着21世纪第3次工业革命的来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互联网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深入融合势在必行。当前“互联网+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的效果欠佳,有些网络教学课程甚至一味地要求网络技术本身,而本末倒置。如何正确地结合互联网与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弊端,实现真正的“互联网+教育”个性化教学,促进公共教育水平的提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现实难题。
一、“互联网+教育”的内涵与核心特征
“互联网+教育”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很多人对于“互联网+教育”有着理解上的误区,认为线上课程就是“互联网+教育”的最终形态。实际上,“互联网+教育”是指以信息网络技术为媒介,让互联网技术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加高效、个性化的教育服务。“互联网+教育”让教育网络化是其核心特征之一,它不仅仅是将实际的课程上传到网络上播放这样单一的形式,而是(learn fromIT)“从网络技术中学习”到(1earn with IT)“用网络技术学习”这一教育模式上的根本性改变。其二,“互联网+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中学校和班级的边界,通过互联网这个无限大的数据库,面向所有大学生提供多种参与、选择、评价的途径,同时实现共建、共享、共治教育公共服务的新机制。
“互联网+教育”的核心特征是依附于网络的多种模式教学。对于中国现阶段的“互联网+教育”,将很多一流大学的名师课程上传到互联网以供更多学生观看,打破了学校、专业、课程、班级的界限,共享优质的教育资源。互联网能够排除地理和时间上的障碍,让学生通过互联网查询大量的文献,老师与学生在沟通平台上进行实时应答,同学之间也可以实现实时讨论,学生的学习地点也不局限于课堂,使得学习变得更加多元化、个性化。
“互联网+教育”所体现的“创新与个性”,完全打破了过去传统教育模式的壁垒,实现了个性化的教育方式,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优质的多元化教学服务,能够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现代人才市场的需求和发展。
二、传统教育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一)传统教育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优势
1.言传身教的教育模式能够更及时地观察到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接受情况,以便对接下来的教学内容、方法和进度进行有效地调整。同时,老师与学生的朝夕相处更有利于人文关怀和情感交流,这不仅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力,也是对于学生思想品德和人文素养的良好培养。
2.传统教育通过学校这个封闭的环境,积极营造学习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意识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同学之间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交流无形中锻炼了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彼此影响,共同进步。
3.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教育不仅是培养学生在某些方面丰富知识,更是要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融入学习方法的培养,加强自学能力、锻炼逻辑思维,再将自己的学习方法应用到平日的学习过程中反复练习。良好的自学方法和学习习惯能够为大学生就业提供市场竞争力。
(二)传统教育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劣势
1.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课程的内容和形式是既定的,学生对于知识只能被动地接受,不具有选择权,这不益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益于学生发展兴趣爱好,让爱好变成学习的动力。长期的既定式学习模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心理。
2.填鸭式的教育手段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且将教育的重点限定在老师教授的内容,老师教授的内容就是考试的限定范围,这容易让学生认为课本以外的知识都是无用的,考试内容不涉及的知识不用学。这与当下人才市场所需求的“综合型人才”理念相违背。
3.传统教育过于强调理论学习的重要性,在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中关注度很少,且实践时间也很短,没有系统化的培训,更没有明显的效果。学生往往不会将理论应用于实践。
4.教学资源有限,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性日益显现。传统教育有着严格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学生只能学习到老师上课传授的知识,优秀的老师,优质的教育资源更多被发达地区的学校所拥有,贫困地区对于教育的投入状况不足不仅会导致学习环境差,更会导致教学效果不好。
三、“互联网+教育”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优势与劣势
(一)“互联网+教育”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优势
1.“互联网+教育”颠覆了教师的权威地位。知识的来源不再局限于老师,微博、名人博客、知识论坛、数据库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学习渠道,学习的方式也不再是单向的灌输,学生与老师能够进行平等的交流,学生也很有可能在某方面成为知识的权威与老师共同进步,真正做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2.“互联网+教育”可以通过声音、动画、图像等多种形式将知识从简单的文字变成三维的立体结构,让学生从多个角度理解学习内容,将传统的教学内容以新颖的方式表达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积极性。除此之外,翻转课堂也是现在大学生学习的主要方法。
3.在“互联网+教育”中学生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取更多的资源,关注新闻时事和社会热点事件,在网上获取优质资源,进行案例模拟,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互联网+教育”打破了固定性的场所和约束性的时间,摆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为有自主性学习的学生提供了便利条件。学校之间可以形成优势互补,互相进行课程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课程选择。学校,专业,课程都不会成为阻碍学生学习进步的屏障,平衡发达地区和贫困地区教学资源的差异,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二)“互联网+教育”下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劣势
1.“互联网+教育”的一切教学模式都是以网络为基础的虚拟教学状态,互联网作为平台只能够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无法体验到教学中老师的人格魅力和言傳身教,这对于教育来说是不完整的。面对屏幕的教育无法满足人与人之间在具体的环境中交往所引发的“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教育。
2.“互联网+教育”缺乏有效的反馈机制。教师与学生缺少面对面交流就使得老师无法从学生的面部表情和动作观察得到学生此时对于所学知识的接收效果。现阶段,“互联网+教育”只是停留在对于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上,对于学生个人学习内容、进度和个性化分析上,仍有很多不足。对于个性化学习的指导和学习内容的推送上缺乏针对性的服务,不能够实现根据学生以往学习状况和大数据的结合总结出合理的学习模式,这就难以维持学生长期性的学习。
3.信息取舍困难,大学生学习质量不可控。互联网吸收了大量知识,成为人类历史上包含内容最全的“知识库”。随着时代发展和技术革新,互联网上的知识还会及时更新,发布最前沿的学科内容。知识内容选择性变多并不代表优质的资源增加,质量良莠不齐。
四、“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在大学生学习模式中的融合路径
(一)将思想品德与人文关怀融入“互联网+教育”
互联网是开放性的学习环境,相对于传统教育来说它充斥着更多滥竽充数或者偏激的不合理的信息,这不仅浪费大学生的学习经历,更有可能使学生产生负面的心态。为了避免这种情况,从教师本身来说,虽然不能与学生当面交谈,但是在与学生沟通时应当注意自己的语言、形态、表情等方面做到为人师表,树立自己的道德榜样和行为楷模的作用,从自身要求做起,为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道德教育。从教学内容来说,将道德教育和人文关怀融入平日的教学内容中,融入互联网课程中,对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作用,使学生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耳濡目染地培养良好品质。
(二)建立及时反馈机制,促进师生多维互动
建立线上线下同步反馈机制,学生和老师可以互相选择,同时线上互动,课程结束后可以布置作业进行线下互动。“互联网+教育”也可以通过这种简单的方式实时得到学生的学习反馈,根据学生分数和考试出现的问题针对个人提供学习建议。此外,还可以以相应的学习人员范围为单位,建立实时的教学平台。每一个固定范围由专职老师负责管理,对学生的问题负责实时回答,每日由管理老师记录管理日志,根据学生的问题总结出重点问题并提出建议,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平台实时交流,网络匿名制的特点会让学生不羞于提出自己的观点,更加积极地加入学习讨论。
(三)激发学习动力,打造个性化学习
“互联网+教育”已经成为未来大学生学习的必要方式,通过互联网丰富传统课堂的内容,更新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微课、雨课堂、翻转课堂等全面引入传统的课堂中,通过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形式丰富学习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能力,从探索过程中发现学习的乐趣,并建立自己的观点,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将批判式思维和创新式思维融入教育内容当中,在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对于信息整合和知识系统构建的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举一反三”的学习习惯,避免“互联网+教育”的知识学习过于基础化,向真正的“深度学习”迈进。
(四)充分利用人工智能,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随着“互联网+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大力推动,教育模式改革的不断加强,单一的改革模式过于薄弱,人工智能是有史以来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必将对教育产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影响,其与大数据的融合,未来将会极大地推动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模式的双重改革。在校园内甚至是校园外,形成优质的教育资源共享机制。
五、小结
当前,互联网对大学生学习模式的影响正逐渐加深,其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也将不断推进。在未来“互联网+教育”的快速发展中,它在大学生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会日益突出,并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主流模式。因此,“互联网+教育”是教育服务体系发展的必经之路,我们应加强“互联网+教育”的应用,为传统教育模式改革提供新思路和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