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艳
一、创设情境,体验文本意境美
高尔基说:“文学是借助语言来作雕型描写的艺术。”语言文字本身虽然是抽象的、扁平的,但文学创造是具体、可感的,文学作品是生动、形象的。捷克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曾经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初中生的社会生活经验虽然相对缺乏,但已经有了初步感知文本、体验文本意境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生活中“听到”“看到”作者创设的情境,方能深入感知到文本蕴含的真、善、美。诵读不仅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法,也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艺术。教师只有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走进文字世界,感知文本语言的优美,揣摩作品的艺术境界。
比如,七年级上册《春》是一篇文质兼美、抒情性较强的散文,朱自清先生笔下是草长莺飞、杂花生树的江南春景。对于一些没有到过江南地区的学生而言,或许难以准确地品味到散文中的优美。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给学生们江南春景,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会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还可以让同学们小组讨论朱自清笔下的春天和我们见到的春天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们反复朗读第四自然段。“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自主体验到百花争艳、蜂蝶喧闹、生机盎然而又清丽柔美的江南春景,理解美好的事物,接受美并努力奋发创造美。
二、领悟内涵,体验文本情感美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诵读能够使学生体验文本的意境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经常性的诵读训练也能提高学生们对文本情感、态度的感知能力。诵读教学既有实用性,又有艺术性,既能训练学生的语感,也能提高学习语文的技能。一篇文章只有能够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才能称得上是一篇佳作,一个优秀的艺术家型教师只有在诵读教学中让学生产生共鸣才能实现专业的提升。
人教版初中语文选取的课文篇幅适中,文字优美,情感丰富,加强诵读教学,就能使學生恰当地理解文本的情感美,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转变。例如,学习九年级上册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的时候,教师应该锁定爱国主义情感这一主题进行教学。这是一篇底蕴深厚的现代诗歌,诗中交融着深沉的历史感与强烈的时代感,格调典雅、大气。作者将“我”融入整篇诗歌中,表达了对祖国、民族的一片赤子之心。九年级的学生已有了多年的语文学习积累,教师所做的就是让他们有感情地反复诵读,相信通过反复训练,学生不仅能够被诗人的情感所感染,更能树立对祖国、民族未来的信心。
三、涵泳韵律,体验文本音乐美
曾国藩在《谕纪泽》中把读书时的反复诵读、品味形象地比喻为春雨润花,清水溉稻,鱼入水中,溪流濯足,也就是必须全身心地沉浸在语言环境里去口诵心惟,方能知其意、得其趣、悟其神。诵读教学也应该涵盖文本的韵律,体验文本中蕴藏的层层叠叠的韵律美。
比如,九年级上册的《古诗词两首》收录了先秦时期的经典之作《蒹葭》和《关雎》,这两首古诗写得婉转含蓄,十分优美,值得反复推敲,领悟其精髓。《蒹葭》采用重复的形式,一唱三叹。诗人丰富的情感在反复的咏叹中,抒情性也逐渐加深。诗句在重复中变换个别词语,呈现出了白露从凝结为霜到融化为水而逐渐干涸的过程,表现了时间的推移。“苍苍”“凄凄”“采采”等叠词也平添了几分韵律和谐美。《关雎》这首诗还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诸如此类文本的解读,对初中学生而言存在难度,语文老师必须亲自范读,使学生们达到熟读成诵的程度。
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全方面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只有为学生创造和提供多种练习机会,在语文实践中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提升学生的观察、想象和思考的能力,才能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该自觉实现自身角色的转变,积极地为学生创设情境,使学生体验文本的意境美;帮助学生领悟文本内涵,体验文本蕴含的情感美;把握文本的节奏及韵律,促使学生体验文本的音乐美。
作者单位 陕西省蒲城县椿林镇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