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海霞
一线的教师,经常会参加一些教研活动,听相关学科的示范课。听课中,我们往往会被其中的某一处设计、某一个环节所打动,在惊叹其设计的巧妙、课堂中生成的精彩之余,又该怎么去做呢?如何把这一节节示范课的效应最大化,来服务于自身的教学呢?这就需要我们在听课之后,花足夠的时间去消化、去反思,然后嫁接到平日的课堂中,让“一堂示范课”变成日常的“一堂堂家常课”。
一、把“一个精妙的环节”嫁接到类似的“一个个环节”中
在张齐华老师“圆的认识”一课中,有这样的一个探索环节:要确定圆的大小,最少需要几个数据?学生经过研究发现:确定一个圆的大小,最少需要一个数据,这个数据就是圆的半径。一个问题可以推动一系列的思考。在这个基础上,学生发现半径有无数条且都相等。进而又发现直径、轴对称、画圆的方法等。听课中,我们都会对这样的问题设计赞不绝口。
那么,对于听课者,是不是就停留在感叹这一步呢?这么好的问题设计,是不是可以“嫁接”到同类型的其他课中呢?
只要肯思考,就一定能做到。比如:认识长方形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需要几个数据,就可以确定长方形的大小?并在此基础上,根据长方形长和宽的数据,带着学生想象相应长方形的大小。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等立体图形时同样可以设计相应的教学环节。可以发现,在这样一系列的图形认识中,都可以设计提问环节,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形成认知。而在这一系列的认知背后,其实正在悄悄培养着数学学科的一种核心素养——空间观念。
二、把“一种知识点的处理方法”嫁接到类似的“一个个知识点”中
“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隔离分家万事休。”华罗庚先生的这句经典名言,不但在认数时得以广泛应用,在“数的运算”教学中同样可以恰到好处地去应用。比如,在一堂“小数加减法的计算”示范课中,一位教师通过如下的数形结合,来引导学生去理解算理。
把一个正方形看作1,分别表示出4.75和3.4。从图中可以看出,要把4.75和3.4合起来,就应把百分之几和百分之几合起来、十分之几和十分之几合起来、几个一和几个一合起来,也就是要把相同数位的数合起来。这样,通过图形的演示,就可以从中理解相关的算理,在算理的基础上,抽象出算法。比如,教学“分数的加减运算”,要让学生理解“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成同分母分数,再加减”的算法,就可以借助于图形。
如图,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是[12],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三份,其中的一份是[13],要把[12]和[13]加起来,每一份不一样大,该怎么办呢?借助于图形,学生就会发现,将两个圆继续平均分,将它们都等分成6份,就可以合起来了。所以,要先通分成同分母的分数。从而理解了异分母分数加减的算理。
再如,在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整数除法中,也可以借助于数形结合来找出计算的算法。
比如,教学112÷2(如图)。用计数器来表示112,把112平均两份,百位上的1不能平均分成两份,怎么办呢?借助于计数器,学生发现,可以把1个百换成10个10,这样,十位上就变成11,再平均分,就可以解决问题了。这里,借助于计算器上算珠的直观操作,学生就很容易找到“最高位上的数不够除,和后一位上的数合并起来再除”的计算方法,从而突破难点。除此以外,分数乘除法、小数乘除法等计算中均可借助于直观图形的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郑毓信教授指出:“从‘一节课真正过渡到‘一节节课,我们所选择的‘一节课就必须起到‘范例的作用。相关研究也应努力做到‘小中见大,从而才有可能具有超越特定内容的普遍意义。”所以,我们要善于去寻找、去挖掘那真正好的“范例”,并能“小中见大”、举一反三,有效促进我们的专业成长。
作者单位 江苏省南通市城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