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

2018-01-05 11:26梁春红
关键词: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

梁春红

【摘要】 新课改给生物教學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它不仅植入了“观察”、“实践”、“探究”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还建立了初级“体验教育”结构,帮助生物教学完善了课程体验工作。新课程背景下,生物实验教学的“实验部分”更贴近于学生的生活,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兴趣浓厚、快乐而又有成就感!

【关键词】 新课程 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现状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10-049-010

前言

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学生在学习知识,会记忆、模仿别人的学习方式和想法,自然而然的忽视知识的本身,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失去实验学习的基础能力。为了帮助初中生掌握正确的实验能力、拥有实验思考与学习的激情,初中生物实验教学需要在发展中进行深刻的思考。

一、生物教学发展现状

生物科学是依靠生物成长、体验、感受所演变出来的知识体系,其教学内容抽象且具体,是素质教育中个性最鲜明的科目之一。生物生活习性、成长规律的探究是生物教学的基本点和关键点,因此,生物教学对学生经历和体验的关注度更高。以往,生物教学以知识为主,现在则不同,生物教学开始逐渐走入学生的生活和视野,其知识点也不再是由文字、课本组成,而是变成了一个个鲜活的探究案例。从发展角度看,生物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先行者,它的很多思想和观念,都深深的影响了教育体制改革。

但就目前来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学生不注重实验步骤,经常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实验;生物实验难免会出现误差,这与原有理论相悖,无法做科学解释;学生对生物实验的场景感到陌生,而无法真正进入到实验思考情境当中等等。

二、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思考

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学习体验的调研,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很重要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探究自然科学,让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生物知识;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体验能力,体验是学习知识形成过程的有效方法,学生掌握这一项技能,便能够清楚的认识到生物从表象到本质的变化情况。从教学实践角度看,生物实验教学应当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变与优化,如下:

(一)建立完整、完善的生物实验教学情境

课堂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所以其环境氛围会感染学生、改变学生的学习感受。为此,教师需建立体验情境,引入一个环境载体,方能起到“引人入胜”的教育效果。开始,设计兴趣议题,抛出问题让学生探究、讨论,学生会将自己体验过的经验和知识转化为思想,带入讨论中,唤醒自身潜意识对知识的印象;之后,利用体验情境,促使学生身、心受环境刺激变化,使其更加主动、积极的学习生物知识。如《生物和细胞》这一课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把细胞看成是一个独立的生物体,它在显微镜下的基本构造、作用。之后再把学生带入全新的想象空间,让每个学生扮演植物的器官,如:根、茎、叶、花等,让他们按照自己扮演的角色,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的相互联系。学生在体验中会产生多个疑问,植物是如何生长的,细胞和生物存在哪些联系、人的力气是如何产生的、食物是怎样变成能量的,人要是没有能量会不会死等。如此,学生会更加聚精会神的关注生物知识,使教育效果事半功倍!

(二)站在学生的角度优化实验学习的影响

生物学科离学生的生活很近,它能够改变生产方式、完善管理模式、提高成长效率。因此,在课堂上,教师不能一味的为了完成教育而开展教学工作,而是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关怀、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和学习表现。“活学活用”是教育最终的目标,把抽象的知识与具象的生物表现有机的融合在一起,能帮助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比如:《生物圈》一课,先给学生设立一个实践课题,这个课题需要学生从生活中的观察获得结论,程序步骤分别是:提出问题、做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按照形态结构对“生物圈”的生物进行划分,动物分为陆生动物、水生动物,也可进一步以用途划分,如作物、家禽、家畜、宠物等等。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评价判断生物圈中的物种,以实践角度和研究方式探究课题,能让学生对“生物圈”理解更深刻。如此,学生便可积累一部分知识体验。之后,再深入挖掘相关知识,如:结合生态系统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去调查了解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态系统的具体成分,能量是如何流动的,物质能否循环,受到哪些因素的干扰可能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等问题,把知识体验转变成生活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始终占据学习的主体地位,真正为了得到“答案”而学习,而不是为了记忆、背诵知识而学习。

结论

通过上文对生物教学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进行系统分析可知,知识与理论是抽像的,没有具体表达能力的,因此,给学生充分的实验机会和真实的学习体验,在现代教育中是弥足珍贵的。未来几年,生物教学体系会逐步完善,其教育影响会改变学生一生的思想和思维方式,为此,广大生物教师应承担起这份教育责任,努力工作、谋求科学世界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有充分切身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能以正确的价值观看待和解决科技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

[ 参 考 文 献 ]

[1]黄志阳.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与思考[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6(03):92-93.

[2]王桔红,马瑞君.新课程背景下粤东地区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现状调查与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4,28(05):110-113.

[3]於琳雅.初中生物实验的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初中生物新课程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合作能力培养初探
参与式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