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斌 吴琛
摘 要 微信辅助教学的引入为高校教育技术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在微信平台使用过程中,利用其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知识分享等特色功能,是一种致力于扩大高校专业学习知识面、促进对知识深入理解的技术方法创新,能够有效打破专业教学中时间、空间及内容等方面的制约,并通过应用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任务型应用机制和兴趣型应用机制的灵活切换,创新高校专业教学模式,提升专业人才培养水平及效率。以行政管理专业为例,探索微信辅助技术在高校专业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 教育技术;微信;微信辅助教学;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8)12-0015-03
1 前言
据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我国微信用户人均每天微信阅读时长为40.98分钟[1]。据统计,我国2461万大学生中使用微信等即时通信软件的比例高达96.2%,远高于使用微博(60.6%)和网络论坛/BBS(30.9%)的比例;大学生是我国青少年即时通信软件使用率最高的群体[2]。鉴于微信在我国大学生中不可忽略的普及率及用户黏度,如何有效利用这一新媒体平台促进高校專业教学改革,是信息化条件下高校教育技术创新的重要方向。
2 技术创新视域下微信辅助教学概述
微信辅助教学是指在微信平台使用过程中,利用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知识分享等功能,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促进对知识深入理解的一种教学技术创新,其表现形式及功能如表1所示。
微信辅助教学不局限于视觉、听觉、触觉等单一作用对象,是一种集成多种感官信息传递并打破传统教辅工具使用时空限制的多元交互辅助教学形式。微信辅助教学集成多种新媒体技术方式,以其多元化、便利性和可扩展性优势,能有效解决传统高校专业教学中形式呆板、互动贫乏和内容陈旧等问题。
多向互动 微信平台打破传统高校教学局限于课堂互动、家访互动、电话互动、邮件互动等单种教学模式只能选择一种互动形式的局限,通过交互功能模块的扩展及转换,一次登录即可通过不同功能模块灵活应用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及多对一等各类互动模式,将即时互动与延时互动相结合,增强教学双方的反馈,提升师生专业教学互动的积极性。
多态共举 微信承接了信息化新媒体平台融合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交流等信息传递功能,使时空受限、呈现平台单一的专业教学能够延伸到更广阔的时空范围;微信平台还集成“朋友圈点赞”“漂流瓶”“附近的人”“位置共享”“微信订阅号搜索”“微信雷达”等多种新型信息传递形式,使师生在教学互动过程中能通过“搜索”“点赞”“分享”“群聊”“对话”等方式进行信息获取与状态反馈。
主题明确 经过系统升级,微信平台明确必须通过与手机号码进行绑定方可注册的基本通信规则,并规定非好友情况下对于用户个人信息、朋友圈等阅读的限制,将微信定位为熟人社交平。这种移植线下人际关系的“准实名”社交方式,能够打破干扰线下互动的时空限制,实现“7×24”即时通信;又通过其社会化关系网络属性的发挥,屏蔽匿名情况下杂乱信息的干扰,使教学互动更贴近主题,以加强传播效果,提高学习效率。
经济适用 手机及固话语音通信每分钟话费约0.2元,正常交流每分钟语速约为100个汉字;手机短信每条信息费0.1元,每条短信最多能够发送70个汉字,而1 M容量的信息约等于50万汉字。照此规模来看,无论用传统的语音交流,还是短信息交流,在时间及经济上的耗费均十分巨大。通过微信平台在4G通信标准下传递1 M汉字仅需0.1秒,资费约0.2元,在Wi-Fi环境下其传播耗时及资费则几可忽略。相比网站、BBS、电子邮件等Web1.0传播,手机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实现了微信用户真正意义上的“7×24”
实时在线。
3 新时期行政管理专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行政管理专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行政学、管理学、政治学、法学等方面知识,能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管理工作以及科研工作的专门人才”[3]。我国目前有100多所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每年输出大量专业人才并积累了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但在专业蓬勃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特色不彰、体系复杂、教学用脱钩等问题,“‘行政管理专业戴着‘管理的帽子,却主要学习的是政治学方面的理论知识,实际管理操作事务方面的知识涉猎不多”[4],其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与职业操守三个方面都遭遇到时代的挑战。
理论精进的挑战 在现有高等教育推广“大专业、宽口径”背景之下,专业之间的壁垒日渐模糊。但在大学四年整体学时量不变,甚至因推进实践教学而使知识教育课时适量缩减的情况下,宽口径教育带来专业知识精进的挑战。由于课时量限制,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公共管理”“公共行政”等基础课程之后,未有足够课时对专业深度理论问题(如行政学发展史中的著名争论)和专业理论前沿进行研习,导致其理论知识水平始终停留在“引经据典”的启蒙阶段,缺乏理论对话、反思及更新。
实践训练的挑战 现有行政管理专业教学固化在课堂,以讲台、教师、PPT课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占据专业教学课时量的大部分比重。公共部门在人事、制度及机关管理等方面的特殊性,使其难以为普通大学生所接近;规则限制及审批程序的烦琐,使公共部门所能面向高校师生开放的参观、研究、实习及实践岗位受限。相当大部分专业教师终其职业生涯也未能有公共部门工作及实践的体验,四年本科学习阶段未能近距离接触公共部门的行政管理专业学生更是数量庞大。大量专业师生在一种臆想的专业实践氛围中完成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严重影响了专业能力的形成。
伦理教育的挑战 伦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基石,其目的在于明确并培育专业操守、坚守职业底线。基于责任、伦理的内生特征,专业操守的接受与秉持需要大学生基于现实及仿真环境审慎思考及实践历练,很难进行被动强制灌输。在现有专业教育中,行政管理专业的伦理教育被浓缩为少数伦理课程中的理论教条,抑或来自域外经典著作中的典型案例,却极少有与现实相联系的行政决策、执法冲突中的伦理思考、探讨及实践。
技术创新的挑战 相较于大学教师将微信等互联网平台的器物化、工具化审视,对以“90后”为主体、并逐步过渡到“00”后的现代大学生群体而言,互联网及新媒体平台是其自小接触并熟悉的基本生存方式。在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部门在跟随技术创新过程中所进行的电子政府、微博问政、在线办公等尝试,都需要有熟悉相关平台并具备操作技能的大学生作为人才补充。但现有专业教育及教学规范体系中,如何做到新技术平台的开放应用与课堂纪律性、严肃性之间的平衡,依然存在较大的挑战,将微信等新媒体平台视为洪水猛兽“一禁了之”,无异于强制关闭了高等教育与信息时代交流的大门。
4 行政管理专业微信辅助教学的应用及效果
行政管理专业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的构成 作为微信辅助教学在高校教育技术创新中的具体应用,行政管理专业微信辅助教学的目标在于应用微信在信息传播、交流互动、知识分享等方面的功能,创造与新技术有效结合的学习氛围跟踪理论前沿,提升专业师生对学科现实问题及社会实践的了解与把握能力。按照辅助教学过程中所利用的微信功能模块,其主要包括专业学习微信订阅号、专业学习微信群、教师教学微信号以及专业学习朋友圈等应用模式。
1)专业学习微信订阅号。微信订阅号是面向个人和组织申请的微信公众平台,其每天可以向订阅此账号的用户推送一条群发信息,所发信息将会自动显示在订阅用户的“订阅号”文件夹。通过专业学习微信订阅号,微信辅助学习后台每天定期向所关注的师生发送专业学习及研究相关信息,虽然每天群发信息数量有限制,但多组信息通过后台编辑软件合成,可被集成为“微信学习杂志”形态,即一条信息囊括时政信息、专业动态、学习信息、学术推送等多项内容,有关信息在后台被分类成不同栏目。订阅者在每天获取最新信息推送之外,还能通过“查看历史消息”功能查阅历史推送,实现微信学习杂志“现刊”与“过刊”的网络集成。
2)专业学习微信群。其可以按照以学生为中心或以教师为中心两种方式进行组建:前一种由同一个专业班、教学班或实习小组、论文小组等学生组织组建及维护,并按需邀请相关任课教师、指导教师加入;另一种由教师自主组建及维护,任课教师或论文、专业活动指导教师每学年将其任教、指导的学生纳入按学年、学期编组的微信群。在这些微信群中,教师及学生课程代表既可以通过“@所有人”方式进行课程通告、作业布置和集中辅导,还能通过“@特定个人”的方式进行一对一、一对多在线辅导、答疑等学习活动,同时将微信朋友圈、公众号以及互联网学习辅助信息以“分享到微信群”的方式在学习群内共享。
3)微信朋友圈、位置共享等。微信朋友圈可以通过师生在微信客户端发表文字和图片,或是将他人及其他来源的网络信息通过朋友圈分享,自动推送到微信好友客户端,分享学习资料、学习状态及心得体会。在将教学科研领域知名专家、公共部门实践者以及优秀校友等加为好友之后,行政管理师生能够自动获取其朋友圈信息推送,以了解相关对象教学研究动态、工作情况及奋斗历程;获得朋友圈信息推送的微信用户也可通过“点赞”或是留言的方式对其获取信息进行评价及交流。位置共享是指通过位置信息在微信群、微信私聊或者朋友圈中分享的方式,标注并推送使用者所在位置,从而在团体活动、学术调研及需要标注位置信息的其他场合进行位置的标注及分享,并在分享时間信息、内容信息的同时进行空间信息的标识。
行政管理专业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的应用机制 高校专业微信辅助教学的具体应用可分成两种机制:一种是任务型应用机制;一种是兴趣型应用机制。
任务型应用机制以课程体系为核心,目标在于通过微信平台在时间、空间、内容三方面延伸既有专业课堂教育,以形成一个“7×24”无缝隙课程教学体系。出于维护学习效果和纪律的需要,专业教师、学生及特邀实训指导教师等通过现场二维码扫描或者实名认证的方式加入专业课程讨论群,以线下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为交流起点,以专业群为基础平台,结合案例分享、在线询问及答疑、模拟实训等方式,通过“线下课堂学习—微信订阅号知识拓展—微信群讨论交流—微调查及微访谈实训—朋友圈展示反馈—线下课堂总结点评”方式,进行半封闭在线学习及课程交流。
兴趣型应用机制则以专业兴趣与持续学习为基础,此种机制下微信辅助教学平台走出特定专业课程限制,网罗本专业师生,对专业感兴趣的其他专业师生,政府、企业等用人、实习单位的人士,兄弟院校专业师生等,对专业问题、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进行交流和互动,同时通过“微信订阅号形象展示—微信群凝聚共识—好友推荐、微信名片扩充交流—朋友圈、位置共享分享信息”的方式,进行开放式专业探讨。
行政管理专业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的社会效用
1)社会公众了解专业教育的窗口。微信平台的新型传播机制不仅为商业用户提供了便利的展示机会,也给高等院校及学科专业以全新展示平台。通过专业教育微信公众号、高校专业师生微信朋友圈分享以及行政管理专业开放式讨论组等功能模块,专业教育知识普及能够通过书本之外的丰富多媒体方式面向受众推送信息并接受实时咨询及讨论,使行政管理专业教育平台不仅服务于高校师生,同时将受众扩大到政府、企业中的行政管理从业者、具有专业兴趣的爱好者、潜在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等更庞大的对象群体,增进行政管理专业及专业教育的社会知名度、实用性和互动水平。
2)专业学习及研究自组织的源发地与凝聚点。高校教育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不论是单门专业课程还是整个高等教育,均有着教学时间的限制。但对于行政管理这一应用性强、知识更替节奏快的学科而言,学习需要终身贯彻。具备虚拟课堂、碎片化阅读、实时在线等特征的微信辅助教学平台,为终身学习提供了时间与空间保证。基于实名认证的微信社交关系建构,及其在此基础上组织的微信朋友圈、讨论组等半封闭模块的建立,既保证了学习交流在共同爱好者之间的开放性与便利性,又保证了知识学习的专业性与私密性。通过辅助学习平台灵活调用,不同学习功能模块既可独立又能并联,从而形成一个以专业学习、知识分享、深入研讨为目标的知识网络,网络中各参与成员在频繁信息交互过程中逐渐连接成自组织关系。
5 结论与讨论
习近平同志在领导干部“学习之风”重要讲话中曾指出,“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同时指出“领导干部学习不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本领大小也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5]。培养具备深厚的行政管理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技能储备,又引领潮流,具备创新思维和开创精神的复合型行政管理专门人才,不仅是新时期高等院校行政管理专业教育的需要,也响应了国家治理创新在人才培育方面的需求。
微信辅助教学平台的引入能够打破时空界限,为行政管理这一贴近实际、注重运用的专业提供全新的开阔视野、模拟实训及交流互动的良好平台,使得微学习、移动学习等新型学习模式贯彻于专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形成一个“7×24”实时在线、无缝对接的在线课堂体系,为新型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有效助益。
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新技术的推崇不应落入“唯技术论”的窠臼,而是突出其对于现实模拟仿真及加强互动的特性,并最终在实际操作中予以落实。而微信辅助教学本身也应该是一个互动的过程,需要及时构建新技术教育平台的质量评估与反馈机制,及时反馈并适时调整有关技术创新的适用策略。
参考文献
[1]刘彬.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公布[N].光明日报,2015-4-21(009).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4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研究报告[EB/OL].[2015-06-03].http://www.cnnic.net.cn/hlwfzyj/hlwxzbg/qsnbg/201506/t20150603_52248.htm.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4]房波,张辉.另类解读公共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兼析目前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尴尬存在[J].甘肃行政学院学报,2008(3):88-91.
[5]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1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