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涵泳”的语文实践意义

2018-01-05 14:56陈悦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高声涵泳玩味

陈悦

语文学习尤其是经典学习,最关键的就是读书。“涵泳”是中国古人系统学习经史子集的重要读书方法。“涵泳”强调过程性,它的特点是“慢”。只有慢下来,学习者才能全身心投入、沉潜、流连,才能被经典的情调气氛包围、熏染,从而变化气质。当下的语文,无论教与学,似乎都不太令人满意,而症结所在,可能就是“贪多求快”四个字。因此,重新认识并实践“涵泳”法,对语文学习具有重要意义。不妨从三个方面来看“涵泳”在语文学习中的运用。

一、高声朗诵以昌其气

诗文学习,首重朗读,而且是高声朗读。因为汉语讲究格律的美、声调的美。诗歌、骈文自不必说,散文也很注重音调的铿锵。读之琅然,就能以声动人。我们来看看古人的经验,从中必能得到启发。

姚鼐《与陈硕士》云:“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又缓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他反对默看,认为反复地放声快读放慢读才能进入状态,才能进入古文的文脉之中,与学习对象为一,这样才不会学来学去终究还是个“外行”。放声朗读能够凝神专注,易有所成。

曾国藩教子弟读诗习文,最重“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凡作诗,最宜讲究声调。余所选钞五古九家,七古六家,声调皆极铿锵,耐人百读不厌……先之以高声朗诵,以昌其气;继之以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学习者在诵读中体味到诗歌声律之美,自然为其吸引,进而沉浸其中反复玩味,“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曾氏所言就是“不学而学”的最好的学习状态。至于高声朗读有何作用,曾国藩说得很清楚——“昌其气”。“气”就是指人的生命力。“昌其气”就是能够使学习者灵心跃动,血脉震荡,精神奋发,在整体生命状态上有一个向上的提升。“取其声之和者,以陶写情性,感发志意,动荡血脉,流通精神,有至于手舞足蹈而不自觉者。”(李东阳《麓堂诗话》)文本的声律节奏与人内在的生命节律相通共振,使人振作焕发,更好地投入。其实这也是一个深谙学习心理的教育课题,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来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高声朗诵确实是一条很好的途径。

二、密咏恬吟以玩其味

高声朗诵之后,要继之以密咏恬吟,才能深切感受汉字之美、经典之味。“味”是一个美学概念,玩味的过程伴随着美感的滋生,“涵泳”必然是一种审美体验。经典作品之所以能使人流连徜徉,就是因為在沉潜涵泳中,学习者转换成了审美主体,经典本身成为审美客体。主体不仅观照领略客体之美,而且主客体有融合之势,审美主体逐渐沉浸于审美客体之中。清人方玉润有一段解读《诗经?周南?芣苢》的文字,最得“密咏恬吟”之义。

“殊不知此诗之妙,正在其无所指实而愈佳也。夫佳诗不必尽皆征实,自鸣天籁,一片好音,尤足令人低回无限。若实而按之,兴会索然矣。读者试平心静气,涵泳此诗,恍听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则此诗可不必细绎而自得其妙焉。”

平心静气地“涵泳”,“兴会”自然而来。读者整个儿地浸润于诗人所创设的意境氛围之中,甚至能够体验到诗中人物的细腻情思,形成谐和的情感共振,真个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诗,我与诗的界限彻底消弭了。这样的诗意把握,纯是一片审美感受,毫不费力,自自然然。非反复地密咏恬吟,反复地涵泳玩味,其境不出。

密咏恬吟,就是要把握诗人“活底意思”:“此等语言(指《诗经?大雅?棫朴》)自有个血脉流通处,但涵泳久之,自然见得条畅浃洽,不必多引外来道理言语,却壅滞诗人活底意思也。”(朱熹《答何叔京》)诗并非死物,而是一个有生命的活的整体,它的内部有血脉流通。读诗之人必须通过反复涵泳,把握诗中活泼泼的意象,感受诗人活的意思。“活底意思”是宇宙的生机,这是最高的“味”,玩味到这一层,自能领受极大的审美愉悦。

可见,只有通过“涵泳”,读书才不仅是抽象地接受义理的过程,也是一种身心愉悦享受的过程。

三、沉潜往复以悟其法

“涵泳”是审美体验,甚至是修身养性的工夫,但它也指向创造,延伸到写作。“涵泳”是为了悟得创作之“法”。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反复朗读、体味,再“坚强”的文本也会向读者、学习者敞开。关键是,当文本的意义敞开之后,学习者能不能创造出新的文本。古人的意见很明确:读诗是为了作诗,涵泳是指向写作的。我们都听过苏洵的故事,所谓“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他在《上欧阳内翰第一书》中自述学文经历。

“洵少年不学,生二十五年,始知读书,从士君子游……由是尽烧曩时所为文数百篇,取《论语》《孟子》《韩子》及其他圣人、贤人之文,而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方其始也,入其中而惶然,博观于其外,而骇然以惊。及其久也,读之益精,而其胸中豁然以明,若人之言固当然者,然犹未敢自出其言也。时既久,胸中之言日益多,不能自制,试出而书之,已而再三读之,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

“兀然端坐,终日以读之者七八年矣”,显然是长时间地浸淫于经典;“方其始也”,定当高声朗诵,初步熟悉文本,但仍不免于“惶然”“骇然”;“及其久也”,涵泳体认深透,自然“豁然以明”,玩出其味;到最后一个阶段,成果显现,“出而书之”,下笔成文,且“浑浑乎觉其来之易矣”。至此,苏洵自己的作品也成为经典文本了,供后世读者涵泳诵读。这是通过“涵泳”悟得为文之法的好例。其实,这是古人的共识,杜甫诗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重点还不是“万卷”,而是“破”。一个“破”字,显示了多少涵泳工夫啊,其中甘苦,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沉潜往复而悟出作文之法,并不神秘,关键是涵泳的工夫达到必要的程度。上引《家训》的那段话后,曾国藩接着说:“二者(高声朗诵和密咏恬吟)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为诗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诗成自读之,亦自觉琅琅可诵,引出一种兴会来。”朱光潜先生透辟地指出:“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到我自己下笔时,喉舌也自然顺这个痕迹而活动,所谓‘必有句调凑赴腕下。”朱先生从筋肉模仿即生理学的角度对写作现象进行解释,颇具启发性。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感就是在反复不断的涵泳中“内在模仿”而成,只要够熟,就可以冲口而出,新的文本就能诞生。涵泳的作用于此可见一斑。

语文应该慢下来!让我们一起来静心诵读经典,流连经典,玩味经典。“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悠游美丽的文字之林,徜徉幽微的精神之场,有一份悠闲和从容,方能得一份受用和自得。“涵泳”是一种让浮躁的语文慢下来的有效方式,它既是教法又是学法,理应为我们所重新认识并实践。关键是我们语文教师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率先实践,以身垂范,学生才会受其感化,起而仿效,形成师生共读共悟的语文学习、经典学习之场。

作者简介:江苏省启东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高声涵泳玩味
涵泳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具象思维”的实践探索
《蝉》:居高声自远,餐露心自洁
高声诵读,文通字顺
登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涵泳: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玩味唇情
玩味绘像
例谈古诗词涵泳教学的三个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