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底的历史教学

2018-01-05 00:40孙云木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孙云木

[摘要]历史教学的根底在于帮助学生形成作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持续发展。在教学《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一课时,教师要挖掘该课所蕴含的学科素养,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让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

[关键词]学科核心素养;根柢;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7)31007302

什么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历史教学的开展就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为根底,让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理念时刻浸润着历史课堂。下面,笔者试以人教版必修二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为例开展阐述。

一、史料实证

本课导言部分描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繁荣”:“当时,家电电器丰富,建筑市场蓬勃,商品似乎取之不尽,一切显得富足而舒适。……1929年,美国平均5人就拥有一辆小汽车。”另外,笔者补充了美国黄金储量、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收入等方面的相关资料印证教材导言部分所谓的“繁荣”,即“柯立芝繁荣”。随后笔者提问:同学们如何看待这些材料,即材料所描述的“繁荣”是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吗?接着,笔者再抛出几则材料。

材料一1920到1929年,(美国)工人每小时的工资只上升了2%,而工厂中工人的生产率却猛增长了55%。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在1929年夏季的三个月中,威斯汀豪斯公司的股票从151上升到258,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从268上升到391,美国钢铁公司的股票从165上升到258。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当时美国流行:“一美元首付,一美元月供。”人们纷纷贷款购物。资本家普遍认为生产无极限,消费无极限。

——黄安年《二十世纪美国史》

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教材导言部分以及其他材料所描述的美国20世纪20年的“繁荣”虽然是“历史真实”,但那是一种虚假繁荣,背后潜伏着诸多严重的危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繁荣,因此,从某种角度看也不是“历史真实”。笔者试图通过对上述三则材料进行分析来引导学生对教材导言等材料所反映的内容进行辨析,形成对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的能力。

二、时空观念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不是资本主义世界第一次经济危机了,从1825年第一次经济危机开始,世界范围内已经发生过大大小小许多次经济危机了,其中重大经济危机如下表:

通过对重大经济危机爆发时间的梳理,我们发现经济危机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因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是偶然现象,而是一种必然现象,从而激发学生对经济危机爆发根本原因的求知欲。另外,这场危机从空间角度看,是从美国开始的,很快蔓延至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不仅对美国,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国际关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中日两国及两国关系。日本也深受本次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为了转嫁经济危机,转移国内矛盾,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因此,笔者把“九·一八”事变爆发的原因同此次经济大危机联系起来进行延伸教学,作为“九·一八”事变爆发重要原因的补充,以及稍后“经济大危机影响”的重要例证。通过梳理重大经济危机爆发的时间以及分析危机影响在空间上的蔓延,培养学生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的意识和思维方式的能力。

三、唯物史观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而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高,社会生产就越需要通盘考虑,即宏观调控。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生产各自为政,造成社会生产的无序性,这种无序性日积月累,必然会造成供需失衡。再加上当时美国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民众实际购买力低下,信贷消费毫无顾忌,大肆的股票投机等因素推波助澜,进一步加剧了供需失衡,经济大危机终于爆发了。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的原因与唯物史观关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不谋而和,包括根本性的因素和其他一些重要因素,这是教师贯彻唯物史观教学很好的切入点。

四、历史解释

关于“经济大危机的影响”的教学,笔者充分利用材料教学法,引导学生科学地分析和评判这场经济大危机带来的种种影响。

材料一经济大危机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数据

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资本主义世界

工业下降46.2%40.2%20%31.9%37.4%1/3以上

外贸缩减70%69.1%50%48%50%2/3

失业人数1700万800万400万85万300万3000万以上

材料二1930—1932年,公立医院中因患精神病而住院的人数,年增长率几乎是1922—1930年间的三倍……但在纽约州,每10万人口当中精神病患者的数量在1932—1933年间记录了一次急剧的增长。

——(美)韦克特《大萧条时代》

材料三

危机期间美国工人罢工

希特勒演讲

材料四1930年美国国会通过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提高890种商品进口税率,平均幅度达40%。这激起了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恐惧和愤慨,到1932年有76国采取了报复措施。

——王斯德《世界现代史》

笔者以上诉四则材料为依据,引导学生分析经济危机带来的几点重大影响:一是经济遭到重創;二是引起了人们空前绝望的情绪,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三是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四是加剧了世界紧张局势,恶化了国际关系。在这里,笔者以经济大危机的相关史料为依据,帮助学生理解当时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之间深层次的内在关系,从而培养学生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另外,“经济大危机的特点”的教学也可以运用材料教学法,同样可以为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这一学科核心素养服务,在这就不再赘述。

五、家国情怀

面对如此严重的经济危机,时任美国总统胡佛是如何应对的呢?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学生往往只关注 “自由放任”政策,而忽视了胡佛在固守传统经济政策的同时已经有了少许的改变,比如实行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人企业以摆脱危机的政策。因此,笔者在教学中对此予以适当强调。然后指出,罗斯福上任后,不再满足于胡佛对“自由放任”政策细枝末节的改变,而是实行“新政”,进行全面、系统的改革,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使得美国摆脱了这场经济大危机,挽救了美国,也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使得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阶段。鉴于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过罗斯福新政的内容,对罗斯福新政已有初步的了解,因此,在本课结尾之处就可以从胡佛的少许变化过渡到罗斯福新政。这样处理不仅是为接下来的新课作铺垫,也是为了在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升华: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政策。我们只有根据不断变化发展的新情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深化改革,才能化“危”为“机”,不断前进!这体现了对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社会责任与人文追求这一“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贯彻。

综上所述,在《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学中,笔者始终秉承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根底,围绕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让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贯穿于课堂始终。

(责任编辑袁妮)endprint

猜你喜欢
学科核心素养历史教学
关于核心素养及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思考与疑问
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四个对话视角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思政课教学研究
农村中学历史教学的反思与对策
“互联网+微课教学”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三 R”作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浅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