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彩霞+李自超
摘 要:实行新教育后,如何构建“开放课堂、智慧课堂、生活课堂”已成为语文教师的一个共同难题。受以往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教学将充满人性之美的语文变成枯燥乏味的技艺之学,知识之学,甚至畸变为一种应试训练,完全抹杀了孩子的创新、思辨能力。面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必须改变观念,创新思路,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
关键词:构建;语文;课堂;生命力
新教育明确提出了构建“开放课堂、智慧课堂、生活课堂”的课堂教学理念。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实践中,人们已经习惯于教师满堂的讲,学生消极的听,课堂变成了“讲课”和“听课”的地方,学生成了消极的“受众”,完全抹杀了孩子的創新、思辨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变“教案”为“学案”、变教师主“教”为学生主“学”,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在语文课堂里自主地阅读、融洽地交流、愉悦地写作,最终实现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下面就谈一谈我个人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想法。
一、建立伙伴式的学习氛围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边活动,是两者共同参与、协调完成信息传递的过程。只有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才能锻炼他们积极思维的能力和勇于质疑的胆量,才能让他们尝到“跳一跳就能够得到”的甜头。《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课堂上,教师要废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式”师生关系。从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过渡到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学生活动的鼓励者,及时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行指导、点拨,引导学生自己思考探讨,想出办法、找出途径,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的目的。正如古人所说的“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重视学生的课堂活动
语文课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让学生不仅主动参与学、也参与教。多创设机会,并调动多种感官,让学生动手、动脑、动嘴,动耳。在质疑问难中交流争辩,发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见,激活已有的生活积累。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点勾画,自读自悟;或小组讨论交流,有针对性的争辩;或表演课本剧;或分角色有感情朗读等。让他们觉得“我”能学,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提高文化底蕴的大舞台。如《乌鸦喝水》一文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引导孩子明白:遇到困难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道理。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我组织孩子们四人小组做实验,得到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结果:瓶中的水过半乌鸦可以喝到水;如果水不过半则因石子淹没水而导致乌鸦喝不到水。学生在操作的实践中既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又培养了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如《胖乎乎的小手》一课时:我进行分角色朗读,由四位学生分别扮演文中的角色,即“兰兰”、妈妈、爸爸、奶奶。告诉学生,朗读时要把握好人物身份和性格特点,注意语音、语调和肢体语言。感悟全家人对兰兰的爱。第二课时:又把学生分成三个组,每组学生分别代表“爸爸”“妈妈”“奶奶”,并叫他们到讲台上来表演。再组织学生讨论“全家人为什么都喜欢兰兰胖乎乎的小手?”讨论过程中教师作为参与者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整个课堂完全由学生来“主宰”,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展示了学生的表演才能。
三、让学困生也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应该是学生学习主动、表现积极,但学困生总是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慢半拍,以致我们的课堂生命力匱乏。只有让这一部分课堂上的弱势群体动起来,课堂才会真真实实地活起来。所以,我们要将更多爱的雨露撒播在学困生的身上,努力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关注,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按好、中、差搭配学生座位;按学习情况分配任务,实施分层教学,经常让一些学困生回答一些浅显问题,做一些简单的练习题和作业,如果做对了、或者做对了其中的一部分,立即加以表扬,表扬他进步了。然后逐步加大训练难度,提高训练要求,让学困生在不断的训练中获取点滴的长进,体验成功的快乐。另外,对于学困生还应该经常作出一些激励性的评价。如:“其实你很聪明,只要多一些努力,你一定会学得很棒”“这个问题你说得很好,证明你是个爱动脑筋的学生,只要努力,你完全能学得好”“你的看法很独特”“你的分析很有道理!”诸如此类的评价,不但承认了学生的进步,而且强化了学生的进步,使学生因此而喜欢语文老师,也喜欢上语文课。
四、重视学生的课后学习指导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只有将课堂和课后有效的结合起来,才会使语文课生命力不休。在新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不能仅仅满足于“今天我的课已经上完了”。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知识结构分层地布置课后作业,作业形式易灵活多样。如:字词句加油站、故事会、主题阅读等等。对学有余力的优等生,以作文指导和阅读为主;对于学习目的不明确的,我们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与能力的辅导上,而要帮助他们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发挥其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辅导对象进行检测。切记:不可以课外辅导代替课堂教学,以免变相增加学时,造成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总而言之,要想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勃勃生机,就一定要把它变成学生学习的乐园。让教法活起来,让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上飞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