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因“动”而美

2018-01-05 13:57林兔娥
新一代 2017年12期
关键词:正方体算式技能

林兔娥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在课堂上注重“看”的过程观察到位;注重“想”的过程,思维到位;注重“做”的过程,操作到位;注重“听”与“说”的过程,表达到位;注重“练”的过程,演练到位。

关键词:观察;想;做;听;说;练

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阶段,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牢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发展学生的主动性,要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使他们的所有感官(眼、耳、口、脑、手)都充分发挥作用,形成一个“全频道接收、多功能协调、立体化渗透、快节奏反馈”的信息网络,使学习的各个环节都得到优化,训练处处到位。

一、注重“看”的过程,观察到位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的知觉活动。学生对观察的目的越明确,感知就越清晰。在教学过程中首先给学生观察权,不要以教师好心的“讲”代替学生的“看”。凡学生通过自己看,想,就能掌握的东西,教师要一定不讲或少讲。“看”首先是肯注意看,教学中教师要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吸引学生观察的兴趣。例如:教学“商不变的变化规律”,先让学生口答算式结果,教师板书:32÷2=16,320÷20=16,3200÷200=16。

然后引导观察:仔细观察上面四个算式,你發现了什么?(商不变)把第二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相比,被除数是怎么变的?除数呢?你还能从哪些算式的比较中得出这个结论?如果把第三个算式和第一个算式比,你又能发现什么?第四个算式与第一个算式比呢?这样从上向下观察,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如果从下向上观察呢?从而很顺利地得出商不变的规律。

二、注重“想”的过程,思维到位

学贵有思,思贵有疑。数学教学的核心是发展思维。优化思维,确保学生的思维到位,必须以“数学活动”贯穿教学的始终。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思维的具体形象;注重基础知识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思维到位,在课堂上给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机会,多留一点思考的时间,多提供一点表达思维的机会,使学生逐步学会有根有据地想,有条有理地讲,掌握思维的策略。

三、注重“做”的过程,操作到位

实际操作是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一种重要手段。在操作过程中,不仅能将抽象、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而且还能让学生在操作中寻找没有被发现的问题,操作是思维的载体,而思维是由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操作学具,促使其顺利到达认知的彼岸。有一个这样实例:一位教师在教学正方体有8个顶点,6个面,12条棱这个知识时,是这样设计的:他首先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用教师提供的学具(小棒和一些橡皮泥等)搭一个正方体。任务布置下去之后,各小组积极行动起来。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有的小组搭出了漂亮的正方体;有的小组搭出的正方体不像样;有的小组却连一个完整的正方体也搭不成。出现这样的情况,老师马上提出问题。出现这样情况的原因是什么?各小组积极发言,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原来不能搭成正方体的小组的小棒只有11根;搭得不“漂亮”的小组虽然有12根小棒,但是这12根小棒的长短是不一样的。这样,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了这一数学知识:正方体有12条棱,每条棱长都是相等的。

四、注重“听”与“说”的过程,表达到位

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向交流的活动。“听”与“说”是交流的主要形式。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课堂上获得的知识和技能,80%以上是靠“听”与“说”摄取的。学生通过听,既对教师传授的知识进行吸收和理解,又对同学发表的意见进行评判和认识。学生通过说,一方面把自己对知识的领悟情况反馈给教师、为教师随机调整教学提供依据,以提高教学实效;另一方面,学生在“说”中互相交流,共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由此可见,数学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学生的“听”与“说”,把对学生的“听”“说”训练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这是小学数学教学本身的需要。此外,重视学生的“说”,让学生表达到位,也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古人云:“言为心声,言乃说,心乃思。”因此,教学中要通过有意识的语言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注重“练”的过程,演练到位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学过程中学生实践的主要形式,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心理学研究表明:知识、技能、能力存在着如下的转化关系,知识→技能→能力。要使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转化为技能,并使技能化为技巧,必须充分发挥练习这个环节的作用。那么如何优化练习,确保演练到位呢?心理学研究揭示了很多这方面的规律,可供我们借鉴。首先组织练习要及时。每教完一个知识点应立即安排练习加以巩固,做到一练一得,要保证每节课有足够的练习时间。第二,练习份量要适中。心理学理论指出,要掌握某种知识并使之形成技能,一定数量的重复练习是必不可少的。

总之,活动是学生认知,情感,行为发展的基础,是学生发展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学从本质上讲是数学活动的教学。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小学生好奇,好动,好胜,好学的心理特点,引导他们在活动中学习数学,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研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知,情,意等素质的整体发展。

猜你喜欢
正方体算式技能
高级技能
给正方体涂色
多少个小正方体
怎么写算式
数小正方体
拼正方体
好玩的算式谜
秣马厉兵强技能
一道加法算式
一道减法算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