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文字齐飞,形象共画面一色

2018-01-05 10:06鲍钟琴沈华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17年10期
关键词:画面感桂花文字

鲍钟琴+沈华英

北宋大文豪苏轼称赞王维的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的确,诗与画密不可分,相得益彰。而好的文章亦是如此。苏教版的选文大都文质兼美,语言文字中蕴含着一幅幅画面,生动的画面、唯美的意境让语言文字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一、营造画面感,衍生感悟力

1.媒体介入,感受画面的厚度

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能让学生在直观的图文信息中,感受到画面的意蕴和厚度。教学《七律·长征》时,解读“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一句诗时,教师出示一组岷山的图片适时介绍,让学生想象,接着播放悲壮的音乐,用充满激情的语调朗诵《过雪山草地》,屏幕上播放漫漫风雪中,红军一步一挨艰难行进的画面,让学生体会到红军不怕困难、风雪刮不倒他们、困难压不垮他们,穿过风雪,翻过岷山,胜利即将在望的乐观主义精神。

2.适时拓展,挖掘画面的深度

许多文本的语言文字由于距离学生的实际生活遥远,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教师恰当补充一些知识,拓展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头脑中形成丰实的画面。

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学生对青海高原地理环境缺乏了解,画面感不够深入。教师出示高原图片,并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青海高原的资料进行介绍,再引导学生吟诵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等边塞诗。通过拓展图片、资料介绍、诵读诗句等多种形式,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了高原环境的恶劣、柳树神奇的生命力。

3.表演体验,释放画面的温度

文本的画面中往往蕴含着作者浓浓的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披文入境,牵着学生的手在语言的丛林中徜徉、漫步。《桂花雨》一文中,有一句话反映了琦君迫不及待想要摇桂花的句子,“‘摇桂花对我是件大事,所以老是缠着母亲问:‘妈,怎么还不摇桂花嘛!”。教学中,我扮演母亲,学生扮演琦君,表演了三个场景:清晨,一睁开眼,就闻到桂花的香味,小琦君就缠着母亲问;早饭刚吃完,母亲正在洗衣服,小琦君又缠着母亲问;傍晚,桂花落得满地都是,小琦君又来缠着母亲问。语言文字具有很大的张力,一个“缠”字,背后就有丰富的画面。在师生真实精彩的表演中,学生自然而然体会到小琦君摇桂花前迫切的心情,画面的情感自然地释放了出来。

二、丰富画面感,催生想象力

1.于“词句处”品析

教学《桂花雨》,文章描写桂花香有句话特别传神:桂花开得最茂盛时,不说香飘十里,至少前后左右十几家邻居,没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我让学生思考:读着这个“浸”字,你仿佛闻到琦君的村庄里有什么是香的?在学生自己阅读时容易忽略的用词精妙处引领他们细细品读,咬文嚼字,既能巧妙地突破难点,又能让儿童的言语自由生长。孩子们读出了画面,把对桂花香的感悟进入一种富有童真童趣的解读,孩子的身心便诗意地栖居在语文的大地上。

2.于“修辞处”驻足

教学时,引导学生在修辞的语句处细细品味、推敲,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教学《燕子》一文时,“青的草,绿的芽,各色鲜艳的花,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这句话中的“赶集”显然是用的拟人手法,生动地写出了草、芽、花生机勃勃的样子。我启发学生:花草怎么会赶集?展开想象的翅膀,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学生思维的火花一旦被点燃,精彩的答案纷至沓来。想象,让文章的画面感更强了,文章的意蕴更深了。

3.于“留白处”创生

在教学《普罗米修斯盗火》一文,在理解普罗米修斯“忍受折磨”一词时,文章对此并未进行深入描写,我引导学生想象普罗米修斯忍受了多大的折磨?面对着折磨,他是怎么想的?又是怎么做的呢?(烈日炎炎下,冰天雪地里,疾风骤雨中,鹫鹰啄食时)选择其中一个场景写下来。文章留白处的想象加深了学生对主人公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呈现画面感,提升表达力

1.言之有序,画面表达更清晰

学生在画面表达的时候往往杂乱无章,言而无序,究其原因是他们不知道根据什么安排顺序,如何做到有序。其实,地点变化顺序、空间方位顺序都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组动态的画面变化。无论是阅读还是表达,都可以让学生随着文字,在脑海中如电影般进行画面的转移,对表达的顺序有清晰的感受。

2.言之有物,画面表达更具体

教学《渔歌子》,可以透过诗词的语言,深入文本的内核,展开想象,让画面表达的内容更加具体。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语言来引导学生想象:张志和的词极具画面感,请同学们细细品读第一句,你看到了什么画面?这群白鹭会怎样飞呢?请你抓住姿态,想象它们在干什么?你看到了一群白鹭飞行的姿态,一只白鹭又会怎样飞呢?诗词教学引导学生依托画面,从“读薄”到“读厚”,走向具体、生动,学生读出的画面就不再是平面的,而是立体地浮现在脑海中。

3.言之有情,画面表达更真切

文字是有温度的,画面也是有情感的。如教学《爱如茉莉》一文,课文重点向读者展现了父母之间平平淡淡而又温馨感人的一幅幅画面。教师可以抓住这些画面和细节,引导学生品味真愛,感受真情。师:读读文字,你从文中感受到“真爱是 ”,把你的感悟提炼成一句话,写在找到的画面或细节的旁边。教学中,从画面入手,抓住爱的细节,让学生在个性化的表达中感受爱之淡雅,爱之芬芳,爱之悠远。找到学生情感的内燃点和升华点,他们的表达就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阅读教学中,使学生感受文字铺陈的画面,领略文字带来的意境,感悟文字的内涵和情感,体会作者的遣词造句之妙,学习作者语言表达文章写法之巧。如此,语文课堂就能呈现想象与文字齐飞、形象共画面一色的佳境。

作者简介:江苏省宜兴市城南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画面感桂花文字
做桂花糕
巧设“主问题” 赋予古诗词教学画面感
桂花蒸
打桂花
论电影配乐之画面感——电影《功夫熊猫》配乐视听作用力浅析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