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学文(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浙江杭州 310012)
社会科核心素养是人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学生在接受社会科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是学生通过社会科学习能够体现出的带有本学科特性的必备人文品质和关键综合能力,主要由“空间感知”“历史意识”“公民自觉”“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要素构成。
空间感知是指对不同尺度的人类生存空间的感性、理性认识过程,包括区域认知和人地观念。区域认知,指借助各种空间认知工具,对有关区域位置、特征、差异、联系等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地理认识;人地观念,指对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理解和判断,包括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观。
历史意识是指在观察认识现实社会现象时,对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自觉反映,包括历史理解和历史评判。历史理解,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解释、比较、说明,进而形成客观、正确的历史认识;历史评判,指对历史人物、事件等从事实和价值方面做出评价或判断。
公民自觉是指在认识自我、处理与他人和集体、国家与社会等方面关系时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包括道德修养、法治观念、国家认同和国际视野。道德修养,指对自身道德意识、道德品质的客观认识,对自身道德行为的内化和提升;法治观念,指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敬畏,发自内心地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国家认同,指对自己国家政治制度、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传统等方面的理解、认可和赞同;国际视野,指对世界动态、多元文化、人类共同命运等方面的认知和关切。
综合思维是指借助历史的眼光观照今天的社会,纵向认识人类历史进程,横向关注人们社会生活(是三维目标的关联、渗透和融合),包括理性思辨、多元联系和融通创新。理性思辨,指尊重事实和证据,有实证意识和辩证思维能力;多元联系,指对古今、中外、时空,以及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的关联或整合;融通创新,指在对相关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社会实践是指参与社会生活的活动过程,是公民意识、社会实践力和社会责任感的综合体现,包括实践取向、社会活动和公共参与。实践取向,指具有实践意识和规划或设计实践活动的能力;社会活动,指在日常学习、野外活动和其他环境下实施的解决与社会有关的问题的行动;公共参与,指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活动。
社会科命题应坚持以人为本,以促进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实现为最高目的。具体地说,就是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为根本目的,使评价成为社会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方式。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不确定性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特定学科或学习领域的具体化,是学生学习一门学科或特定学习领域之后所形成的、具有学科本质特征的关键成就,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
对事物做出评价一定要有准则和标准,只有运用了标准来做出的判断,才是评价。对社会科评价的标准就是学业质量标准。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接受教育过程中形成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综合表现。简言之,就是三维目标的综合达成度。学业质量标准是衡量学生学业质量高低的准则。具体说,是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在完成各学段教育或者结束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时,应该具备的各种核心素养以及在这些素养上应该达到的具体水平的明确界定和描述。
社会科学业质量标准是“空间感知”“历史意识”“公民自觉”“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化、层级化、操作化描述,指向可评价。它是社会学科阶段性评价、毕业考试和升学考试命题的主要依据。
例如,综合思维(理性思辨)学业质量标准如下:
水平一:能够在常见的简单情境中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从常见的维度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能够运用常见的典型资料对已有的原理、结论或自己的探究结论进行实证。
水平二:能够在常见的复杂情境中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从多个维度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能够运用不同类型的资料对已有的原理、结论或自己的探究结论进行有理有据的论证。
水平三:能够在新的复杂情境中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选择合适的维度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能够根据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资料,创造性运用或综合运用论证方式论证问题。
那么,学业质量标准与考试说明(或考试大纲)是什么关系呢?理论上说,有了学业质量标准就无须考试说明,学业质量标准就是考试说明,就是考试命题的依据。但实践中,由于种种原因,还是编制了考试说明。学业质量标准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编制的,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三维目标的所有内容,全面体现了学科核心素养;考试说明是依据学业质量标准、结合学科内容进行编制的,是学业质量标准、学科内容的一部分内容,主要是便于纸笔测试的那一部分内容,具体指部分知识与技能。所以我们这里不说社会科考试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因为课程标准范围太大了;也不说以考试说明为依据,那样范围又太小了;说以学业质量标准为主要依据就比较科学、合理。
核心素养作为人的内在品质和能力,不可直接观测和度量,但它会通过各种具体任务的执行,外显为行为表现特征,从而可以借助这些行为表现推断与评价社会科核心素养发展水平。
基于核心素养的评价,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为学生设定一个在真实情景中的具体任务,通过这个任务的完成或问题的解决情况,来评判学生的核心素养水平。这种评价方式就是表现性评价,它强调“实作”与“表现”。
这种“表现”有统一标准,但无标准答案,又称之为“差别式评价”。所谓“有统一标准”,就是“求同”取向,即认同基本立场、基本观点、价值观;“无标准答案”,就是“求异”取向,即无论站在哪个视角,引用什么材料,归纳多少个要点都可以。
具体说,这种评价以基本观点为统一标准,在此前提下,鼓励学生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技能,基于不同经验、运用不同视角、利用不同素材、表达不同见解、提出不同问题解决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社会科核心素养的行为表现和具体任务类型并非一一对应:同一项任务的完成,可以反映多个核心素养要素的发展水平;同一个核心素养要素的发展水平,也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任务执行体现出来。
命题时,首先确定所要考查的学科核心素养。社会科核心素养包括“空间感知”“历史意识”“公民自觉”“综合思维”“社会实践”等,其中每一核心素养又可以有多个素养目标。例如,“综合思维”核心素养目标是:
1.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证问题、辨析是非。
2.解释自然环境对古今区域文明发展的作用,以及人类活动对古今自然环境的影响。
3.明确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意义。
4.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认识生活的区域和生活的变化。
5.采用分析、综合等方法,探究历史发展规律和社会现实问题。
如果确定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核心素养,就要明确涉及的学科任务。
学科任务实际就是我们过去说的教学目标,这个目标一定是跟学科相关联的,一定是社会科的任务。同时,这个目标跟过去不一样,就是每个教学目标都是三维目标的整合,这就是核心素养目标了。所以说,学科任务即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它既可以是中观核心素养目标,如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证问题、辨析是非等,又可以是微观的核心素养目标,如课标条目1-4-5区分第一手资料和第二手资料,解释它们各自的意义和功用,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述问题等。例如,运用有关资料,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就涉及“运用不同的资料有理有据地论证问题、辨析是非”“明确中华文明与世界各区域文明之间交流互鉴的意义”等学科任务,前者为理性思辨,后者为多元联系。
针对这两个学科任务,首先要梳理中日交往的历史脉络:
第一,隋唐时期,日本积极向中国学习,促进了日本国内的社会发展。
第二,近代以来,特别是日本明治维新以后,中国曾以日为师,通过日本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文化和制度,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社会发展与思想觉醒。但是,强大起来的日本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日两国带来巨大灾难。
第三,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后,经贸关系日益密切,反映了两国经济发展的高度依赖性。
结论:中日两国和则两利,斗则两害。因此,发展中日友好关系至关重要,不仅有利于两国社会经济发展,也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其次,寻求有关资料,创设任务情境,实证上述结论。
任务情境要具备三个特点:第一,任务性,一定要完成一个学科任务;第二,真实性,尽可能地逼近现实;第三,开放性,放飞学生的思维空间。基于此,任务情境至少包括三种:一是简单的学科情境,就是在学科中设计一个情境,比如说,“抗日战争”在《全球通史》上是这样介绍的,请你概括这段文字的含义,这就是“学科情境”,直接从学科到学科,是有良好结构的。二是整合的学科化情境,就是由学科情境往实践方面靠近了一步,是理论向实践的整合。比如“模拟法庭”“模拟人大”“模拟政协”等,接近实践,但还不是真正的实践,也即“学科化情境”。三是复杂的真实情境。例如,请你明天到埃及游学去,回来之后说说情况。“埃及游学”就是“真实的情境”。再如,学习了“规则”后,学生走到大街上就不闯红灯了。“走到大街上不闯红灯”,这就是一个真实的情境,说明学生有了规则意识,养成了遵纪守法的习惯。“真实的情境”很复杂,是千变万化的,具有不良结构,是无法预测和分析的。
为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情境材料:
材料一:隋唐时期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次高潮,两国人民谱写了极其壮丽的篇章。——何芳川《中外文化交流史》
材料二:1873年,同治皇帝接受外国公使觐见那一回,主持仪式的大臣,把品级较高的日本外务大臣副岛种臣的班次排到了品级较低的英、法、俄、德、美公使的后面,以寓区别对待之意。——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1898年,光绪皇帝在会晤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时表示“贵国维新以来之政治,为各国所称许”,并希望伊藤博文能向中国详细介绍“变法之顺序、方法等事”。——摘编自邓嗣禹、费正清《中国对西方的反应》
材料四:大陆政策是近代日本对亚洲大陆的长期侵略政策。其基本内容是,首先侵占朝鲜,然后侵占中国东北,进而扩展到整个中国,获得在东亚的霸权。——摘编自宋志勇、田庆立《日本近现代对华关系史》
材料五:1945年日本战败,抗日战争结束;1972年中日实现邦交正常化,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面临着新的挑战与机遇。
▲2012年,日本宣布钓鱼岛“国有化”。此举引发中国国内大规模抗议活动。
▲2014年,我国将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今年恰逢抗战胜利70周年,国务院决定这一天放假,以便于全国人民广泛参与各类纪念活动。
▲日本右翼分子编写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多次篡改历史,企图抹杀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国的罪行。
▲日本京都立命馆大学有个国际和平博物馆,它收集、整理并展示了许多二战期间日军犯下的战争罪行。
▲中日双方经贸关系密切,1980年双边贸易总额为92亿美元,30年后的2010年达到2977.7亿美元。在中日关系趋冷的2014年,双边贸易总额仍保持在3000亿美元以上。
▲2015年4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希望日本同中国一道沿着和平发展的道路走下去”,“中日友好事业对两国和两国人民有利,对亚洲和世界有利”。
材料一、四,是从书上抄下来的,只不过是做了“搬运工”,就是从书本到书本,属于简单的学科情境;材料二、三,尽管也是从书上抄下来的,但是非常生活化,接近整合的学科化情境;材料五,是一些鲜活的时政资料,是活生生的现实,是比较复杂的真实情境。
行为表现,即学生在具体任务情境中的表现,就是人们的行为及其结果,如解答、展示、产品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评分标准。例如,“结合上述材料一至材料五,运用所学知识,论证中日两国发展友好关系的重要性(6分)”的行为表现标准如表1所示。
表1行为表现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