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教育的学生活动设计

2018-01-04 12:06潘越葛春洋陈乾
化学教与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STEM教育实验探究生活化

潘越 葛春洋 陈乾

摘要:在STEM教育大力开展的背景之下,设计了利用铜线、电池、磁铁等生活中的资源制作“简易小马达”的实验。该实验引导学生在解决科学与工程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并且在“金钥匙”活动中成功开展。最后,结合时代发展和热点问题,进一步改进了“简易小马达”的实验。

关键词:STEM教育;生活化;探究;实验探究

文章编号:1008-0546(2018)11-0079-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8.11.026

一、问题提出

STEM(Science,Technology,Engineering,Mathematics)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与数学领域的知识在同一个主题下的相互联系与应用,目前已成为发达国家科学教育改革的新追求之一。在STEM教育开展的背景下,我国科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和课程模式也有了很大的改进,教学内容更加注重实验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聚焦不同领域知识之间的联系,倡导学生在工程中发现科学,在实践中体悟科学,在主动学习与自主探索中发展科学核心素养。STEM教育有可能改善科学教育中存在的学生实验不足、实验可操作性不强、探究性不足、STS教育过于零散等缺点。目前,我國基础教育的科学课程与数学学科的融合基础良好,但与科技、工程的结合存在明显不足。因此,如何进一步有效利用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合理设计与开发科学实验,帮助学生更好地形成科学素养与工程素养,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伟大的教育家傅鹰说:“实验是化学的最高法庭。”实验帮助学生走近生活与科学,在自主实践中更好地掌握科学的基本概念与原理。对于实验的选择和开发,英国里丁市Kendrick中学的Shallard老师认为,实验应与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在生活中寻找实验用品,并且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用科学知识、实验现象与实验数据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在实验过程中体会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应用价值。

马达是英文“motor”的英译,又称为电动机或发动机。马达用途广泛,大至重型工业,小至儿童玩具都能找到它的踪迹。本文选用铜线、电池、磁铁等生活用品,设计了简易小马达的实验。开发利用了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合作思考能力,帮助学生们进一步了解工业生产与科学技术。

二、实验原理

如图1,能够导电的磁铁形成了磁场,在一个截面上形成了如图中细线磁感线所示的磁场分布,每一点的切线代表了该点的磁感线强度方向。铜线上端与电池正极相接触,形成了粗线所示的电流。电流从正极流出,通过铜线左右两侧分别流向负极。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影响,可运用左手定则判断:在图示磁场方向下,铜线左侧安培力垂直纸面指向纸里,铜线右侧安培力垂直纸面指向之外。因此,铜线左右两侧受力方向相反,铜丝发生旋转。铜线旋转的方向是根据磁场的方向确定的,若将磁铁的N极与S极对调,铜线旋转方向将发生改变。

三、实验设计及改进

1.仪器和药品

铜丝、砂纸、5号电池、能够导电的磁铁(钕铁硼等)、钳子。

2.实验步骤

(1)用钳子剪断铜丝后,用砂纸打磨铜丝使之光洁。将线圈围着电池绕出一个环与负极接触,接着再调整一下圆环大小。

(2)将两端的铜线向上弯曲,在铜线略高于电池正极帽的地方再往下撇,使铜线两端交于一点与正极接触。最后,调整形状,使正极与铜线末端接触良好。

(3)用手轻轻拨动放置好的线圈,使线圈转动起来。

3.实验分析

将上图所示的三个形状分别编号为形状1、2、3,分别计量三个不同形状的铜线旋转的时间,平行测量三次。

将计时控制在两分钟之内,发现三种形状在与电池和磁铁良好接触的情况下,均能稳定地旋转。形状3对空气的阻力最小,旋转速度最快;形状1和形状2虽然对空气有一定的阻力,左右两侧结构平衡,旋转较稳定。

4.学生活动设计

5.活动结果分析

在“金钥匙”比赛中,简单讲解“小马达制作”的实验用品和步骤之后,让学生以6人为一个小组制作出作品,根据铜线在电池上稳定转动的时间赋分。很多同学在讲解过程中就很兴奋,争相说出“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实验原理。这说明“小马达”背后的科学知识学生是非常了解的。

接下来,有的学生根据提供的实验步骤画出了实验装置图,有的则在脑海中形成大致的实验装置。这一环节中,学生将科学学习中实验装置的设计应用到了生产生活中,是工程知识在STEM教学中的体现。实验开始时,笔者给每组一根相同长度的铜线,有的小组把这一根长的铜丝用于一个实验中,发现铜丝无法在电池上旋转。实验的初次失败使得他们寻找原因,经过讨论,小组内各成员都认识到铜线过长,造成的阻力过大,所以铜线不旋转。

取了合适长度的铜线弯折成一定的形状,另一个小组发现铜丝仍然不能在电池上旋转。小组成员仔细研究了教师提供在易拉宝上的图片,发现提供的形状1和形状2有相似的特征:形状的上端向下凹,形状的下端都是一个圈。通过仔细观察和思考,他们认为通电的导线上磁感应强度越大,旋转就越稳定。小组成员修正了铜线的形状,使得铜线的下端在磁铁的周围。当铜线稳定地在电池上旋转时,他们都欣喜得为自己鼓起了掌,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

在“简易小马达”制作活动中,笔者很高兴地看到不少团队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转动”的知识点,设计出电池-磁铁-铜线的闭合回路,成功地完成了实践活动内容。“简易小马达”这一实验有效结合了科学与工程,综合培养了学生的素养。

四、实验改进

虽然“简易小马达”这一活动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工程素养,但是从实验设计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实验内容比较单调,故通过参考更多资料,又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

1.自制“动力火车”

“轨道赛车”是很多学生童年喜爱的玩具。利用一定长度的铜线、5号电池、2块小磁铁可以设计出相似的装置。首先,将一段较长的铜丝弯折成螺旋状,形成“轨道”。接着,将磁铁分别吸附在正负两极,放入铜线圈。在铜线圈所形成的的磁场中,电池在铜线圈“轨道”内向前移动。利用这些生活化的资源,可以自制“动力小火车”。

实验原理:实验中,电池-磁铁-铜线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产生的电流通过铜线管,在磁铁形成的磁场中受到了磁力作用。同时,电池两端的磁铁n极相对,分别产生引力和斥力,电磁动力推动小车向前运动。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化的科学实践活动,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了解磁悬浮列车的工作原理。2013年,SpaceX提出超级管道磁火车的想法,利用金属管道和電磁场实现超高速行驶。本实验设计有效结合了科技前沿,能够将理论转移为学生手中的实践,从而培养学生的迁移与应用能力;在制作过程中,电池、磁铁与铜线要形成闭合回路,铜线又不能在电池上直接缠绕,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在实验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又转化为机械能和热能,学生在实践和思考中丰富了能量转化的形式,思考如何能使能量有效地转化而不是以热量的形式散发,对能量转化效率有进一步的思考,为高中进一步学习电化学及丰富能量观奠定基础,提高科学核心素养。

将科学生活化与生活科学化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看到以电磁为动力的小车在轨道中运动,感受到自己就是轨道公路的伟大开发者,自信心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2.自制小风扇

将一块磁铁吸附在电池负极,电池正极吸附一根带磁铁的铁钉,调整上下两块磁铁磁场方向相同。接着,将风扇固定在下端的磁铁上。最后,将一根铜丝固定在上下两块磁铁上,可以观察到风扇开始转动。

实验原理:实验中,电池-磁铁-铜线形成了一个闭合回路,产生的电流通过铜线管,在磁铁形成的磁场中受到磁力作用。但是,由于铜线被固定,下端的磁铁受到相对作用,带动风扇转动。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动手实验,学生在做中学,动手制作出风扇,有效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电磁风扇”实现了能量的转化,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热能和风能。在能源紧缺的今天,开发利用新能源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实验中,学生对能量的利用和转化有了进一步的思考,对新能源的利用与效率有了更多的想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这个实验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体悟“科学源于生活,并且服务于生活”的事实。

五、总结

基于STEM教育的理念,利用电池、铜线和磁铁等生活中常见的资源,设计了“简易小马达”、“动力火车”、“自制小风扇”的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提高迁移与应用能力,发展创新意识与科学思维,全面提高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宋怡,马宏佳.STEM教育愿景中的课程、教学与评价——基于美国《STEM2026:STEM教育创新愿景》报告[J].现代教育科学,2017(11):126-131

[2] 滕旻彦.教师是实验教学的重要资源——英国Kendrick中学化学实验资源开发的特点与启示[J].化学教育,2012,

33(6):76-79

[3] 康丽军,高茜.磁动力小火车的驱动原理和影响因素分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2017,35(3):40-44

[4] 黄烨.STEM教育深度融入科学课程教学的实践路径[J].现代教育技术,2018(5):121-126

猜你喜欢
STEM教育实验探究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体现STEM教育特征的中职Flash实训教学设计
“实验探究”与“微观认知”的巧妙结合
《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STEM教育中心:美国STEM教育新发展
例析“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基因型频率的计算
浅谈STEM教育及其对我国物理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