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后勤的定位与后勤保障

2018-01-04 12:40李鹏阮书友韩立军杨有德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24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高校后勤定位

李鹏 阮书友 韩立军 杨有德

[摘 要]高校的后勤保障部门,应该做好自己在整个高校管理和文化保障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在这种角色定位的过程中,后勤部门是保证学校组织和群体之间协调的重要部门,在进行自我意识重建的过程中,整个高校的后勤单位改革工作,是创新性地进行其他工作和文化定位的基础,是一个必要的过程。从后勤工作的实际特性入手,研究整个后勤工作文化建设的背景,弄清楚整个社会大环境和学校教育环境之间的有效关联性,找准自我定位,并且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是目前学校教育环境和学校角色定位之间有效调动和联络的基础,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

[关键词]高校后勤;定位;后勤保障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24.148

[中图分类号]G6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24-0-02

高校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做好高校综合工作和综合运营的基础。在长期的管理和服务经营的过程中,后勤部门取得的物质文化和精神财富,能够将后勤职工在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各种特定文化,凝结成一股重要的后勤保障力量,使其承担起后勤各项工作,并且为高校的其他服务做好保障基础,使整个工作有章可循,能够积极地维护综合服务体系和教育体系。

1 高校后勤工作的基本定位

1.1 以人为本的后勤保障理念

高校后勤保障文化形态,归根到底是约束人的精神和行为,不能离开人的因素,也不能够将后勤文化简单地理解为后勤工作的执行过程,而是应该需要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和维护,在长期维护的过程中不断稳定人心。后勤保障企业的文化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后勤保障理念,充分考虑后勤人员的情感需要和福利待遇需要,不断提升后勤人员的综合保障水平。

1.2 坚持求真务实的态度

求真务实的态度,是坚持后勤保障实事求是精神的体现,由于后勤保障工作是切实可行的,是能够看得到和摸得到的一种服务体系。后勤保障要求做好每一个工作环节,必须要以踏踏实实、求真务实的细节理念来引导后勤保障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地进步。高校后勤工作需要面对学生和教师这两个重要的群体,在这个过程中更需要坚持求真务实的態度,将教书育人作为最终目的,从点滴做起,坚持服务育人的理念,是高校后勤保障部门的职业信仰。后勤部门在坚持求真务实态度的同时,要传递给学生和教师正确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观念,从而以求真务实、踏踏实实的态度,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做好高校后勤工作的角色定位。

2 高校后勤保障工作定位目前所存在的问题

2.1 后勤服务定位的起点较低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起点较低,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后勤人员的年龄相对较高。大部门后勤工作人员都在50多岁以上,年轻的很少。年轻人一般不愿意从事后勤服务工作,通常认为后勤工作是没有前途的工作,社会地位也不高,不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第二,后勤人员的文化水平也相对较低。大部分后勤人员都是小学文化和高中文化水平,有的甚至都没有上过学,拥有大学学历的人员非常少,这是由后勤保障工作本身的福利待遇提升空间有限所决定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后勤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2.2 与学校的教育环境相脱节

高校是重要的教育部门,学校的后勤保障工作是在学校教育的土壤上生根发芽的,但是这种教育文化始终不能够离开学校的教育环境,否则整个后勤工作也就无从谈起了。在高等学校后勤发展的过程中,学校的整个教育科研工作并不能够在后勤文化建设中很好地体现出来,尤其是在后勤文化建设中,不能致力于培养崇高的服务精神,是目前后勤保障工作一个重要漏洞,也是与学校的教育环境相脱节的重要表现。同时,高校后勤保障文化的一个常见问题,就是不能很好地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在向学生传递服务理念和工作理念的过程中,只注重处理琐碎的事情,却不注重向高校学生传递吃苦耐劳和勤奋踏实的服务精神,与学生和教师的沟通和交流较少。

3 做好角色定位入手的后勤管理工作策略

3.1 提升后勤保障工作职工的整体思想境界

提升整个高校后勤保障工作的质量,就必须提升职工的整体思想境界,以合理的价值观提升职工综合素质。首先,后勤部门要加强日常培训,提升民主参与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其次,后勤部门要培养一支作风正派和素质过硬的队伍,并且从年龄层次上进行不断优化,培养具有精神力量,能够适应艰苦朴素、奉献精神的后勤团队。最后,后勤部门要调动职工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到高校思想建设和后勤建设中来,培养一种综合后勤理念。

3.2 提倡教书育人的观念,把握住政策和管理的方向

后勤部门要提倡教书育人的观念,使后勤工作人员严格把握后勤工作的发展方向,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和以身作则工作精神及优良道德传统的整体延伸,要将学生的工作内容作为最重要的工作内容,兼顾到自身行为对于学生所产生的良性影响和感召。简单来说,后勤保障工作体系也是教书育人的一部分,这是高校后勤工作与其他企业后勤工作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分。因此,后勤部门要把握住政策和管理的方向,达到将学生的自我管理约束与后勤保障工作约束相结合的双重目的,以一种固定的姿态促进整个后勤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优化,在角色定位的过程中,以体系化的建设内容,促进整个后勤工作的稳步和持续发展。

3.3 使后勤保障工作与社会教育发展大环境紧密配合

任何工作内容都应该与周边的工作环境相配合,同样的,高校的后勤保障工作也应该与社会大环境相配合。首先,高校的后勤保障工作必须要保证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正常进行,从物料准备、物资调配、教育秩序维护和后勤保障工作等方面,都应该将自身的工作内容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工作,配合我国教育界发展的大环境,以先进的管理模式来促进后勤工作体系快速发展和创新变化。最后,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应该融入后勤保障工作中,以先进的后勤文化提升后勤队伍的整体素质。

4 结 语

完善后勤保障工作,加强高校后勤制度建设,创建高校后勤企业文化品牌,就可以在新形势下推动整个后勤文化建设的长足发展。后勤部门需要根据学校发展的需求,以后勤保障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后勤人员,以岗位工作制来建立健全后勤保障工作机制,使高校后勤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处处体现出教书育人的理念,传递一种以人为本的宝贵精神,将甘于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传播到高校校园的各个角落,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为高校师生服务。

主要参考文献

[1]朱晓婷.高校后勤餐饮物流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5.

[2]万青.高校后勤物业管理社会化改革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2014.

[3]郑永红.高校后勤改革研究[D].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

[4]李波.浅论高校后勤管理体制的社会化改革[J].现代经济,2007(2).

[5]董延春.高校后勤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6.

[6]赵龙.当前我国高校后勤服务工作的育人功能及其实现途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6.

[7]陈七三.社会主义核心价观在高校后勤服务中的实践路径探析——以南华大学后勤管理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例[J].科教文汇,2016(1).

[8]冯宝军,张思鹏.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服务外包模式研究——以D大学为例[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14(1).

[9]秦海波,冯凤麟,吴建新,等.基于“学生满意”的高校后勤服务测评体系的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09(11).

[10]田飒.借鉴国外高校后勤服务模式,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J].生产力研究,2009(17).

[11]肖志成,蒋琛.以科学发展观全面构建高校后勤服务质量监控体系[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

[12]李茜.国外高校后勤服务保障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的启示[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1).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高校后勤定位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高校后勤管理内部关系研究
《导航定位与授时》征稿简则
Smartrail4.0定位和控制
找准定位 砥砺前行
青年择业要有准确定位
浅析高校后勤装备的新进展
和谐校园下的高校后勤工会创新路径探索
新形势下高校后勤服务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