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DI与我国绿色发展关系研究*

2018-01-04 05:48杨立卓余稳策
关键词:制造业效应污染

杨立卓,余稳策

(1.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2.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 100710)

FDI与我国绿色发展关系研究*

杨立卓1,余稳策2

(1.重庆工商大学 经济学院,重庆 400067;2.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 100710)

从FDI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政策效应4个方面,分析了FDI与我国绿色发展的关系。研究认为:FDI产业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政策效应都对我国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FDI区域结构效应影响不一,对我国中部地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但对西部地区产生了积极影响; FDI规模效应显示有的污染物已迈过倒“U”形拐点,但有的尚没有。基于上述研究结果,从加强FDI对我国的“污染光环效应”,防止“竞争到底模式”和“污染避难所”效应出发,提出了利用FDI促进我国绿色发展的政策建议。

FDI;绿色发展;FDIDI;效应

引言

作为对我国经济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外商直接投资,在促进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给我国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当前,我国部分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原有劳动力比较优势和环境成本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急需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试图弄清FDI对我国绿色发展的影响到底如何?现阶段我国如何发挥FDI对环境的积极作用?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随着FDI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理论探讨不断深入,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Grossman和Krueger提出经济增长通过规模效应、技术效应与结构效应3种途径影响环境质量,他们对环境污染状况的三因素拆解也成为目前主流的分析框架。后续一些学者对这个分析框架进一步拓展,认为一国的环境规制也将对一国环境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即政策效应。FDI对环境的影响大致分为3类:第一类是以“污染天堂假说”和“竞争到底假说”为代表的负面影响,这些理论实际是从跨国产业转移、东道国产业结构变迁和监管政策的角度去思考FDI对环境的影响。即FDI对环境影响的结构效应和政策效应;第二类是以“污染光环效应” 为代表的正面影响,该理论实际是从外资的技术溢出和示范效应等角度出发,阐明FDI通过提高东道国技术水平、环境管理经验等,促进东道国环境好转,即FDI对环境影响的技术效应;第三类是以“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为代表的复杂关系论,该理论从经济发展角度出发,综合了上述两种理论。阐述东道国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时,FDI结构效应、技术效应、规模效应和政策效应对环境发挥不同的作用。本文将依据这些研究成果,从上述角度去分析FDI不同效应与我国绿色发展关系。

一、FDI结构效应与我国绿色发展

(一)FDI产业和行业结构效应对环境的影响

FDI的结构效应与绿色产业关系体现在:当FDI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聚集于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和行业时,FDI将增加东道国的污染排放、恶化当地生态环境。相反,当FDI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聚集于低污染、低能耗的清洁产业和行业时,东道国的产业结构和行业结构将得到改善,FDI有利于东道国的绿色发展。具体来说,一般认为第二产业属于最易导致环境污染的产业,第一产业次之,第三产业常常被认为是低污染、低排放的清洁产业。

为检验FDI的产业结构效应及行业结构效应,本文引入FDI的行业偏向性指数(FDI Deviation Index,FDIDI)。FDI的行业偏向性指数研究了各行业吸引FDI集聚效应,该指数反映出FDI在该行业的相对集中度。同理,也可利用该指数的计算方法来计算FDI的产业偏向性指数。

FDI的行业(或产业)偏向性指数计算公式:

上式中,FDIDI指FDI的行业(或产业)偏向性指数,Iij指某行业(或产业)i的FDI规模,Ij指一国所有行业(或产业)的FDI规模;IiO指行业(或产业)i的投资规模;IO指一国所有行业(或产业)的投资规模。当FDIDI指数值大于1时,说明FDI在该行业(或产业)相对集中,对该国该行业(或产业)有投资偏好;当FDIDI指数值小于1时,说明FDI对该国该行业(或产业)没有投资偏好,投资较少。

我国吸引FDI的产业偏向性指数计算结果如图1所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FDI产业偏向性指数逐步下降,分别由2001年的2.32和2.42下降到2015年的0.35和0.84,第二产业的FDIDI在2010年出现拐点,下降到0.98,在2012年有小幅波动,但整体仍呈下降趋势。第三产业的FDI的产业偏向性指数逐步提升,由2001年的0.30上升到2015年的1.15。第三产业的FDIDI在2011年出现了拐点,FDIDI上升到1.04,反映了FDI对第三产业有投资偏好,产生了聚集效应。我国吸引FDI的产业偏向性指数的变化趋势进一步证实了上述结论:FDI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改善,从而FDI产业结构效应对我国节能减排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图1 FDI产业集聚效应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第二产业是造成我国环境质量下降的主要产业,而受我国引资政策限制等原因,第二产业FDI主要集中于制造业。例如2015年,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吸引FDI占第二产业比重分别为0.5%、5.1%和3.5%,而制造业占比达到了90.7%,所以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制造业各行业FDI聚集效应对绿色发展的影响。为方便后文的分析,在计算我国制造业FDI行业偏向性指数前,先介绍制造业各行业的污染密集度。李玲、陶锋(2011)测度了中国工业部门中19个污染密集型产业,将这些产业划分为重度污染产业、中度污染产业和轻度污染产业,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污染密集型产业识别结果

资料来源:李玲、陶锋. 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经济学家,2011(8)。

根据李玲、陶锋(2011)的分类,本文计算了制造业部分行业的FDI聚集效应,结果如表2所示。FDI在制造业各行业的偏好各不相同,且变化较大。具体来看,属重度污染产业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FDIDI都小于1,说明投资偏好性不强,FDI不能加强其行业聚集。中度污染行业中,FDIDI指数都基本小于1。纺织业相对FDIDI最高,但这些年也基本小于1且不断减小。2012年与2003年相比,FDIDI指数减小的产业有:饮料制造业、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的有食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轻度污染产业中,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FDIDI指数都小于1,除通用设备制造业外都呈上升趋势;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及器材制造业的FDIDI指数都大于1,但呈下降趋势。制造业各行业FDIDI指数变化趋势表明:首先,整体而言,FDI在轻度污染制造业产业的投资偏好要大于中度污染产业和重度污染产业,说明FDI有利于我国制造业向低污染、低能耗的绿色结构发展;其次,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仍需积极利用FDI,发展我国制造业,尤其是应积极引导外资从低附加值、高污染行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行业转移。防止中度污染产业FDIDI指数攀升,积极提高轻度污染产业FDIDI指数。最后,现阶段应制定更严格的环境制度和规则,约束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向我国转移,防止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和行业壮大,避免成为“污染避难所”。同时,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学习外资先进的环境治理标准及绿色环保技术,尤其鼓励低污染、低能耗的技术密集型FDI,如积极鼓励跨国公司向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器机械制造业等进行投资。加强FDI对我国的“污染光环效应”,扩大FDI对我国环境的正面影响。

表2 中国制造业各行业FDIDI指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根据历年《中国统计年鉴》和《2013年外商投资公报》计算而来。

说明:由于数据可得性,本文只计算了制造业部分行业2003—2012年的FDIDI指数。

(二)FDI区域结构对我国绿色发展的影响

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东部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引资水平都有较大差距。一方面中西部地区为获得快速发展,自身积极吸引外资;另一方面中西部地区相对我国东部地区人力成本、土地成本和环境成本等方面具有相对优势,也导致越来越多的外资参与到我国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由于中西部自身相对资源禀赋以及发展基础的不同,导致引资结构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差异;同时,由于不得不兼顾发展与环境双方面压力,以及中西部省份为获得吸引FDI的竞争优势,中西部地区不得不采取主动降低环境标准和管制程度,吸引低附加值甚至高污染外资。这一方面可能会导致FDI结构效应对中西部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要防范中西部地区成为 “污染天堂”;另一方面把握好环境与引资的平衡,防止中西部地区陷入“竞争到底假说”。

对中部地区产业FDIDI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如表3所示。 FDI对中部地区各产业的FDIDI指数变化趋势与上文分析的各产业FDI规模变化,及占GDP比重变化趋势一致。但FDI在中部地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FDIDI指数都大于1,第三产业的FDIDI指数小于1。说明FDI对中部地区的一、二产业有投资偏好,会产生集聚效应,不利于中部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得FDI的产业结构效应对中部地区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具体来看,中部各省份FDIDI指数变化情况,结果如表4所示。2014年,第一产业仅湖北省和江西省的FDIDI指数大于1,且湖北呈上升趋势,江西呈下降趋势。但由于江西FDIDI指数达到了2.84,导致了上表中中部地区第一产业FDIDI指数略大于1(2014年为1.07)。第二产业中部六省的FDIDI指数都大于1,说明FDI促进了中部各省第二产业聚集,但要防范因此带来的“污染天堂效应”。第三产业仅湖南省的FDIDI指数大于1,一方面说明FDI对中部各省以第二产业为主,中部各省经济发展阶段相对落后的事实;另一方面说明FDI结构效应对中部地区环境整体呈现负面效应。

表3 中部地区产业FDIDI指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各省历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如表5所示,西部地区第一产业FDIDI指数逐步减小;第二产业的FDIDI也逐步减小但仍大于1,说明FDI对西部地区的第二产业存在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FDIDI逐步上升,到2014年已大于1,对第三产业有投资偏好。按照目前发展趋势,FDI结构效应将对西部环境可持续起到正向作用。

表4 中部各省分产业FDIDI指数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各省历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表5 西部地区分产业FDIDI指数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各省历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具体来看西部六省份产业FDIDI指数,计算结果如表6。第一产业除青海外,其他五省FIDID指数都小于1,说明FDI将有利于青海省第一产业聚集。第二产业仅贵州和陕西FDIDI指数大于1,FDI集聚效应有利于两省发展相对落后的第二产业,其他西部省份FDIDI指数较低的原因可能是:虽都为西部城市,但发展状况和地理位置千差万别,四川和重庆属于区域经济中心,发展较快,FDI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青海和广西制造业基础和配套设施落后,同时受地理位置和劳动力等因素影响,虽然发展落后,但并未成功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FDI,第二产业FDI的产业集聚效应较弱。第三产业中四川、重庆、青海和广西FDIDI指数都大于1,这一方面是由于FDI对这些地区的房地产行业投资较大,另一方面在金融和零售等第三产业也有较大投资。以重庆市为例,根据《2015年重庆市统计年鉴》,2014年重庆市实际利用FDI金额为43.22亿美元,其中第一产业吸引了0.9亿美元(占比0.4%),第二产业为7.60亿美元(占比17.9%),第三产业为34.72亿美元(占比82.0%)。第三产业中吸引FDI规模最大的前三项行业分别是房地产业(占重庆吸引FDI总额的46.6%)、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占重庆吸引FDI总额的15.8%)、金融业(占重庆吸引FDI总额的11.8%)。

表6 西部六省份产业FDIDI指数

数据来源:笔者根据各省历年《统计年鉴》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整理。

二、FDI与我国绿色产业技术变迁关系——技术效应

FDI的技术效应与我国绿色发展的内在联系是:外资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环境业绩都要优于本土企业,FDI将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发展清洁型产业,促进我国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型发展。具体来看,有直接和间接两个推动渠道:一是FDI本身先进的环保技术水平对我国绿色发展起到了直接的推动作用;二是FDI带来技术外溢,同时对本土企业起到示范作用,带动本土企业提高环境业绩,间接推动了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本文从利用外资方式、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实力对比和能源利用效率三个角度研究FDI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利用外资方式

就利用外资方式而言,合资、合作经营企业将更有利于技术外溢,中国企业的技术学习效率也更高。如表7所示,2015年中国利用外资方式中,中外合资企业占比为20.5%,中外合作企业为1.46%,两种方式占比较小,有待进一步提高。

表7 2015年中国利用外资方式 单位:万美元;%

(二)内外资企业技术实力对比

本文用从业人员人均增值税来衡量内外资企业的技术实力。由于中国国有企业在诸如采矿、电力、水供应等许多行业具有非市场垄断优势,从业人员人均增值税并不能反映其真实技术水平。所以本文将国有企业剔除,从私营工业企业和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的从业人员人均增值税角度,研究技术差距,结果见表7。以从业人员人均增值税表示技术水平上来看,中国私营工业企业在采矿、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有色金属矿采选业、开采辅助活动、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造纸和纸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汽车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行业上,与外商投资和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技术差距明显,这些行业大多属于高污染、高能耗行业,部分行业属于高新技术行业。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积极利用FDI技术溢出效应,学习先进的环境治理标准及绿色环保技术,提高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技术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另一方面,加大对低污染、低排放的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充分发挥“污染光环效应”对我国环境质量提高的正向作用。

表8 2014年私营和FDI工业企业技术水平

数据来源:《2014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三)能源利用效率

能源利用效率越高、单位产出所需能源投入越少将越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发展环境友好型社会。而技术水平将决定能源利用效率的高低,以及单位产出所需的能源投入多少。如表9所示,我国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与实际利用FDI成反比,说明我国利用FDI越多,FDI将越能更多地发挥正向技术效应,提高我国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表9 万元国民生产总值的能源消耗量 单位:吨/万元GDP;万千瓦小时/万元GDP;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年鉴》。

三、我国到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拐点吗——规模效应

FDI所引起的规模效应与绿色发展的内在联系是:在吸引FDI不断增长情况下会带来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增长离不开能源消耗的不断扩大,从而导致环境污染不断增多,给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造成压力。这时,FDI所引起的规模效应与绿色发展呈负相关关系。但随着FDI进一步扩大,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当到达一定程度后,政府可以利用更多的资源和更先进的技术去改善环境,同时,国民的需求结构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对低碳环保产品和美好的生态环境需求将释放出来。因而从更长期来看,FDI的规模效应将促进一国的绿色发展。规模效应实际反映出FDI与污染“复杂关系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本文为考察中国是否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且现阶段是否达到拐点,选取人均国民收入、吸引FDI规模和“三废”排放指标进行研究,其中废气排放量指标选用二氧化硫排放量,结果如图2所示。随着经济发展,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和吸引FDI规模逐步提高,其中二氧化硫排放量明显呈倒“U”形结构,显示出规模效应,这一结论与其他学者研究结论一致。实际上二氧化硫排放量在2006年就到了拐点(2 588.8万吨),之后一直下降。废水排放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从2003年排放459 264万吨,增长到2014年的716 175万吨,尚未出现拐点。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有呈倒“U”形结构的趋势,其排放量从2003年的100.43亿吨上涨到2012年的329.04亿吨,近两年呈微弱下降趋势,2015年排放量下降到325.62亿吨。

总体来说,废气呈明显倒“U”形结构、废水尚未呈现倒“U”形结构、固体废弃物有迈过拐点,呈倒“U”形结构的趋势。出现这样结果的可能原因是:首先,选取指标问题,已有研究也指出选取不同指标会呈现不同结果,如将二氧化硫排行量换成其他废气可能结论就不一样了;其次,与经济结构和发展阶段有关,当经济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时,承接跨国公司转移的产业也会不同,而不同的产业所排放污染物有所区别,反映了不同排放物发展趋势不一致,有的污染物出现了拐点,有的尚未出现;最后,一般认为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 000美元后会出现拐点,但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在2014年还尚未达到8 000美元(2014年人居GNI为7 400美元),所以有的污染指标仍处于倒“U”形结构拐点左边的上升阶段。需进一步指出的是,污染排放与经济发展不一定呈倒“U”形结构,已有研究表明有的污染物会呈“N”形结构或其他结构,所以一方面需要继续发挥FDI的正向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促使环境污染指标尽快达到拐点;另一方面不可掉以轻心,防止环境污染反弹,出现“N”形结构。

图2 FDI与污染“复杂关系论”数据来源:笔者根据世界银行网站上《世界发展指标》和历年《中国统计年鉴》整理得到。

四、FDI与我国绿色产业发展政策——政策效应

FDI的政策效应与绿色发展的内在联系是:在开放经济中,发展中国家本身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同时,为吸引外资发展经济,主动降低本国的环境标准,从而导致了“环境避难所”现象。哈佛大学一些学者提出“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从另一个角度阐明了环境管制对环境质量将产生积极影响。他们认为,从政策上积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将使得企业的污染成本提高,而企业为实现利益最大化,一方面将努力降低产品制造各个环节的污染,另一方面将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升级,以降低成本。所以政策效应也有其两面性,通过政策引导FDI对我国环境的影响取决于自身的政策取向以及发展阶段。发展水平较低时,为促进经济发展将采取宽松的引资政策,但随之带来环境的恶化。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时,对FDI采取有选择性和强管制型政策将有利于我国绿色发展。这一思想实际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规模效应不谋而合。基于此,本节将考察我国FDI政策变化,以及引资政策是否可在保持我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我国绿色产业发展。

FDI政策和管制变化会从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几个方面对环境带来影响。我国最为重要的引资政策是《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1995年,我国首次发布《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而后分别在1997年、2002年、2004年、2007年、2011年、2015年做了6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包含三个方面内容:鼓励外商投资产业、限制外商投资产业和禁止外商投资产业。通过《目录》引导FDI实现我国经济发展、产业机构优化、弥补技术缺口、高端产业进步和绿色环保目的。从规模效应上看,《目录》鼓励类条目总数从1995年的165条扩展到2015年349条,有效地促进了FDI引资规模;从结构效应上看,《目录》一、二、三产业鼓励类条目分别从1995年的6条、140条和21条增长到2015年的10条、307条和49条,第二、三产业都有大幅提升,促进了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调整了我国产业结构。从技术效应上看,一方面,《目录》积极鼓励外资投向绿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及我国存在技术短板的产业;另一方面《目录》对部分行业外资占股比例和合作方式等做了要求,也有利于FDI技术溢出。近两期的《目录》也体现出一些重要变化和特点:一是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点进行修订,着重鼓励绿色产业、高端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FDI; 二是加大服务业开放力度,现代服务业成为鼓励FDI的重点;三是着力推进节能减排、严格限制或禁止“两高一资”类FDI。例如2015年《目录》相比2011年《目录》在鼓励类目录中新增了绿色无公害饲料及添加剂开发,轻金属半固态快速成型材料研发与制造,1 000万像素以上数字照相机制造、感光鼓 、电影机械制造 ,全自动生化监测设备、五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通量基因测序系统制造 ,洁净煤技术产品的开发利用及设备制造(煤炭气化、液化、水煤浆、工业型煤),大型公共建筑、高层建筑、石油化工设施、森林、山岳、水域和地下设施消防灭火救援技术开发与设备制造,达到中国摩托车Ⅲ阶段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大排量(排量>250 mL)摩托车发动机排放控制装置制造,民用卫星有效载荷制造(中方控股),100 Gbps及以上速率时分复用设备,基于声、光、电、触控等计算机信息技术的中医药电子辅助教学设备,虚拟病理、生理模型人设备的开发与制造,物联网技术开发与应用,工业设计、建筑设计、服装设计等创意产业等。减少了高档地毯、刺绣、抽纱产品生产,建筑五金件、水暖器材及其五金件开发、生产,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制造(限于合资、合作),大排量(排量>250 mL)摩托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等产业。通过《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并加强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配合严厉环境管制,建立环境污染的惩罚力度和惩罚门槛,将积极促使FDI改善我国环境。

五、政策建议

(一)优化吸引FDI产业结构,释放对环境的正向效应

优化吸引FDI结构、释放FDI结构正效应,对我国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一是积极引导FDI向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集聚,释放FDI产业结构正向效应。二是优化制造业吸引FDI行业结构,作为发展中国家,我们仍需积极利用FDI,发展我国制造业,尤其是应积极引导外资从低附加值、高污染行业向高附加值、低污染行业转移。防止中、重度污染产业集聚,积极提高轻度污染和清洁产业引资比重。

(二)处理好中西部地区崛起与绿色发展的关系

中西部地区吸引FDI政策的制定和调整,需要处理几个方面的关系:一是发展阶段与FDI的关系,正视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仍需吸引FDI大力发展制造业;二是发展阶段与比较优势的关系,中西部地区现阶段的主要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成本、环境污染成本和政策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还需释放这些优势;三是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在着力发展经济的同时,需将环境污染控制在可控范围内;四是FDI结构效应与环境关系,积极引导FDI在第三产业的集聚,扩大FDI结构效应对中西部地区环境的正面影响。

(三)优化FDI来源地结构,发挥FDI来源地结构对绿色发展的正面影响

制定更严格的环境制度和规则,约束发达国家高污染企业向我国转移,避免成为“污染避难所”。优化FDI来源地结构,提高技术先进、技术溢出效果又好的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投资比重,发挥FDI来源地结构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四)鼓励先进技术投资,加强FDI的“污染光环效应”

外资的技术水平、管理经验和环境业绩在许多行业要优于本土企业,所以在高于我国技术水平的行业,FDI技术效应将有利于我国节能减排,发展清洁型产业,促进我国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向集约型发展。基于此,积极促进技术先进国家对我国的技术相对落后产业、绿色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有助于提高我国企业技术水平和环保水平,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同时,还需鼓励国内企业积极学习外资先进的绿色环保技术,提高高污染、高排放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工艺水平,实现节能减排、改善环境,加强FDI对我国的“污染光环效应”,扩大FDI对我国环境的正面影响。

(五)加快迈过倒“U”形结构拐点,防止出现“N”形结构

迈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形结构拐点后,污染排放物将随经济发展水平和FDI水平的提高而下降。为此需继续发挥FDI的正向结构效应和技术效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促使环境污染指标加快迈过倒“U”形结构拐点。另一方面对已迈过拐点的排放物也不可掉以轻心,防止环境污染反弹,出现“N”形结构。

(六)进一步改进政绩考评模式,防止“竞争到底模式”

FDI对地方经济的发展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主要以经济指标作为考察官员政绩的考评模式,将有可能导致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为加速当地经济发展,获得更多政治资本,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惜主动降低环保标准,放松环境管制。特别是存在较强晋升竞争关系的地方官员的博弈中,各自为获得更多经济发展政绩,着力开展吸引FDI竞争,对中央政府的环保法规、政策“非完全执行”,且竞争者行为相互“传染”,最终陷入“竞争到底假说”,付出自身环境污染的代价(朱平芳,2009;陈刚,2009)。基于此,一是需继续改进官员经济发展绩效评价体制,将单一的经济增长评价转变为绿色GDP评价体制。二是建立事后评价体制,许多FDI项目对环境破坏在短时间内可能并不显著,污染效应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显现出来;而污染效应显现出来后,官员可能已调动或升迁,所以需要根据不同产业的污染排放特点,建立事后追责机制。三是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防止地方政府“非完全执行”现象。

(七)发挥FDI政策效应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发挥FDI政策效应对环境的积极影响需要从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缩短《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间隔。当今世界科技技术日新月异,我国自身的技术变化和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快,这就要求我们缩短《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调整间隔,使FDI产业政策适应我国技术和社会发展速度。二是合理改善FDI方式,在绿色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等鼓励以合资、合作经营的方式对我国进行投资,提高技术溢出效率和我国企业学习先进技术的效率。三是积极利用竞争模式,促使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在对我国投资中相互竞争,使我国在引资中占据主动,有机会获得更为先进的技术。四是适应时代发展,加快适应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提高负面清单管理水平。五是完善环境法律及环境标准体系,加强环境管制。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并结合我国和各个地区的状况制定相应的环境法律、法规。

[1] 陈越峰,胡斌.我国利用外资政策30年发展及其启示[J].中国外资,2009(2):10-11.

[2] 陈刚,李树.中国式分权下的FDI竞争与环境规制[J].财经论丛,2009(4):1-7.

[3] 古冰,鲁黛迪,蒯文婧.我国污染密集型产业区域转移的趋势、行业特征及区位选择[J].统计与决策,2013(18):77-81.

[4] 李玲,陶锋.污染密集型产业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及影响因素——基于SBM方向性距离函数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1(12):32-39.

[5] 桑百川.中国外商投资发展报告(2012):世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外商投资[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3.

[6] 夏友富. 外商投资中国污染密集产业现状、后果及其对策研究[J].管理世界,1999(3):109-123.

[7] 许士春,何正霞.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关系的实证分析——来自1990—2005 年省级面板数据[J].经济体制改革,2007(4):44-46.

[8] 俞涔.“污染转移理论”与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绿色FDI构想[J].改革与战略,2011(6):44-46.

[9] 张华.“绿色悖论”之谜:地方政府竞争视角的解读[J].财经研究,2014(12):114-127.

[10] 朱平芳,张征宇,姜国麟.FDI与环境规制基于地方分权视角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11(6):133-145.

[11] 张宇,蒋殿春.FDI、环境监管与工业大气污染——基于产业结构与技术进步分解指标的实证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13(7):102-118.

[12] 魏作磊,刘海江.服务业FDI提升了我国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吗[J].财经理论研究,2017(3):62.

[13] 刘兴凯.新兴发展中国家金融业FDI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研究,2010(4):76.

ResearchontheRelationshipbetweenFDIandChina’sGreenDevelopment

YANG Li-zhuo1, YU Wen-ce2

(1.SchoolofEconomics,ChongqingTechnologyandBusinessUniversity,Chongqing400067,China; 2.InstituteforInternationalTradeandEconomyCooperation,BusinessMinistry,Beijing100710,China)

Based on such four perspectives as structural effect, technical effect, scale effect and policy effect of FDI,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DI and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 believes that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effect, technical effect and policy effect of FDI have positive effect on China’s energy-conservation, emission reduction and gree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at FDI regional structure effect has different effects, has negative effect on the environment of China’s middle region but has active effect on the western regions, and that FDI scale effect reveals that some pollutants have surpassed the turning point of inverted U shape but some pollutants do not. Based on above research results, this paper points out policy suggestion for taking advantage of FDI to promote China’s green developmen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king use of FDI to improve China’s environment and preventing complete competition model and pollution refuge effect.

FDI; green development; FDIDI; effect

10.3969/j.issn.1672- 0598.2018.01.006

2017-08-10

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博士项目(2016BS113);2017年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17SKG090);重庆工商大学高层次人才科研经费启动项目(1755015);成渝经济区城市群产业发展协同创新中心招标项目(KFJJ2017031)

杨立卓(1986—),男,湖南岳阳人;重庆工商大学经济学院讲师。

余稳策(1983—),男,浙江温州人;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F741.1

A

1672- 0598(2018)01- 0050- 11

(责任编校:朱德东)

猜你喜欢
制造业效应污染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铀对大型溞的急性毒性效应
懒马效应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
对抗尘污染,远离“霾”伏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
2014上海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