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讲座授课模式英文讲授“冶金反应工程学”初探

2018-01-03 11:22洪澜王德永陈栋
科教导刊 2018年30期
关键词:全英文教学

洪澜 王德永 陈栋

摘 要 针对“冶金反应工程学”课程全英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学生参与感弱、缺乏主动性等问题,采取主题讲座授课模式讲授“冶金反应工程学”。将课程内容重新整合分成冶金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及反应过程设计优化准则几大主题模块,在课程的前期以授课教师为主就这些模块进行主题讲解。课程后期反转课堂以学生为主就某一冶金过程利用前期讲授的原理及准则进行分析,作为课程考核的关键环节之一,迫使学生主动参与,调动其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效率及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关键词 全英文教学 冶金反应工程 主题讲座 授课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49

Discussion on the Teaching Mode of Metallurg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in English

HONG Lan, WANG Deyong, CHEN Dong

(School of Iron and Steel,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Jiangsu 215021)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participation and lack of initiativ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English teaching in the "metallurg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course, the theme lecture mode was used to teach "metallurg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The curriculum content will be re-integrated into several major themes of metallurgical thermodynamics, dynamics, and transmission principle and reaction process design optimization criteria. In the early stage of the course, the modules will be explained mainly by the instructors. In the later stage of the course, the students in the course of the course will analyze the principles and guidelines of the previous lectures in a metallurgical process. As one of the key links in the course assessment, students are forced to participate actively, mobilize their enthusiasm, and achieve good teaching results. It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the classroom and the mastery of students' knowledge points.

Keywords English teaching; metallurgical reaction engineering; theme lecture; teaching mode

英语是国际主要通用语言,进入经济全球化的二十一世纪,英语不仅是一种交流的工具,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为提升综合竞争能力,亚洲、欧洲及美洲主要非英语国家高校都在不断增设英文授课课程。[1]“冶金反应工程学”是用化学反应工程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冶金过程及其反应设备的合理设计、最优操作和最优控制的工程理论学科。涉及了冶金几乎所有基础理论及处理问题的方法,集中体现了冶金领域的核心内容,是冶金学科极具代表性的课程之一。英文讲授“冶金反应工程学”具有重要意义。

1 开设“冶金反应工程学”全英文课程的目的

全英文教授“冶金反应工程学”不是简单地用英文教授“冶金反应工程学”这门课,而要达到两个主要目的:①有别于以往的注重应试能力的训练,将重心转至英语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取有关冶金领域的英文语言表达技巧;②使用英文讲解冶金知识,使学生能够用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思考冶金问题,如若可能培养学生兼备中西方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

语言是交流的主要工具之一,人類在很大程度上通过语言认知世界。语言本身反映了其使用者的思维、思想、逻辑、智慧等,无论“语言决定论”还是“思维决定论”均不否认语言与思维之间的映现与依存关系。[2]

英文教授“冶金反应工程学”严格地讲符合超学科理念,是人文范畴的英文与科学范畴的“冶金反应工程学”的融合及协调。[3]超学科具有协同及整体效应,并不是将英文及“冶金反应工程学”的信息进行简单叠加或混合,更不是各部分的总和,而是在两者有机深度结合的基础上形成的创新思维、创造性的解决方案。[4]思维是一种心理活动,决定语言的表达方式,语言是心理活动的终极表达形式。英汉两种语言的基本词汇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很多的词汇空缺。这可能是由两个民族的认知方式、社会背景、构词功能等方面的差异所引起。[5]英文是属印欧语系的拼音文字,而中文则是汉藏语系的象形文字。英文与中文的词汇间不存在一一对应关系,很多英文词汇找不到与之相应的中文词汇,因此在授课时不是教授学生一个词的中文意思、或简单地译成中文的中英文对照,而是引导学生用英语理解这个词的含义、使用环境。在全英文授课的课堂上,授课教师的英语是学科认知诠释的外壳,学生的关键任务是听懂实质内容,而不是记忆英语词句。

2 全英文教授“冶金反应工程学”课程的主要困难

由于语言环境的限制,全英文教学远较中文授课难度大。主要体现在学生缺乏主动性,课堂互动难进行。这由两个方面的原因所引起:(1)学生的英文语言水平参差不齐,专业词汇匮乏、运用欠佳;(2)课程本身内容抽象、概念多,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掌握授课内容,对课程产生畏难情绪。制约学生积极参与全英文课程学习的主要因素在于观念,比如由于担心发音不准确,尤其口音较重的同学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自信而在课堂上无法当众开口,课堂气氛受到影响,给营造双向式传递的课堂带来难度。

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及课堂小结。这四个环节的实施情况决定了教学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是保证上述四个学习环节效果进而教学质量的关键。主动意指自愿、自动,是内在意愿的外在表现。主动性指为达到一定的目的,主体在自主意识下所进行的活动。顾名思义,所谓学习的主动性则是学生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自主自愿地学习。唤醒、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关键。学生的主体意识愈强,参与自身发展、实现自我的自觉性愈大,愈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地调整、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与行为模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根本保证。教学是教与学的统一,主体是“学”的学生,教师是客体。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教学的效果即学生能否学好归根到底取决于学生自身的努力程度。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教师在课堂上讲解,学生被动接收,授课变成了一个单向知识传递的过程,很容易陷入满堂灌、照本宣科的局面,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

此外,学生个体对自己的期望值存在差异。基础较差的希望通过课程学习能夯实基础,而基础较好的学生则想进一步拓宽专业知识,探求学科发展前沿。而传统的授课方式很难同时满足这两者的需求。

3 主题讲座授课模式英文讲授“冶金反应工程学”的实践

将“冶金反应工程学”全部内容重新整合,分成冶金反应热力学、动力学、传输原理及反应过程优化设计的准则、理念四个主题模块。课程的前半部分由授课教师就基本概念、原理按四个主题模块的顺序进行讲解,为学生提供分析冶金反应过程的必要知识储备。将所有的知识讲解完毕后,进入课程后半部分的学习。后半部分课程反转,主讲人是学生。授课班的学生按人数分成若干小组,以组为单位每组运用课程前半部分所学的知识负责在课堂上分析与讲解某一个冶金反应过程。

这样迫使学生在讲解前就布置的冶金反应过程内容查找文献进行相关信息的收集、搞懂相关知识,制作PPT,达到预习的目的。每组成员间分工协作,一般基础较薄弱的同学负责基本信息的采集,程度较好的同学则拓宽思路、完善内容。每组选一个代表在课堂上向师生讲解,逼迫学生张口讲英文。讲解完毕后,其他同学提问交流,担当的小组成员均可参与回答及对内容的补充,澄清疑难问题点。最后授课教师点评,着重于剖析有别于其它冶金反应过程的知识点,肯定小组成员的成绩,指出需要改善的地方作为作业课后完成,以报告的形式在指定时间内提交。这样就完成了一个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探究、课后拓展及课堂小结”所有环节的完整的学习周期,实践了案例分析、研讨、小组学习、口头表述、讨论、自学等多项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优势。由于分析各个冶金反应过程的思维方式及模式相似,因此易于对课程的进度进行把握,及时调整安排。

由于所有的学生都参与了课程的准备工作,每个人既是教授者又是受众,可以从教与学两个角度进入角色,加深了理解,客观上迫使每个同学进入主动学习状态,而且在拥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后也有利于积极思考、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观点。如是几个周期后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性空前高涨。这一模式还可以兼顾不同程度的学生的需求,规定一个每个学生必须达到的基准,在此基础上推荐程度好的学生课外阅读大量文献,利用相关信息丰富讲解内容,陈述个人观点,允许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这也是一个学生认识自己、发掘自己、增强信心的过程,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乐趣、获取知识的快乐及方法技能的重要性。

相对应的针对考核方式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平时成绩一般占总成绩的20%,在这一模式中将这一比例调高至50%。小组成员间根据前期准备时每个人的参与程度与贡献互相评分;在学生自主讲解过程中,授课教师及其他学生针对讲解的效果给该小组评分;这两部分统合一起计入考核成绩。最大限度地调动所有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客觀公平地评价每个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效果。

运用主题讲座模式进行全英文“冶金反应工程学”课程的学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不但掌握了“冶金反应工程学”的专业知识,而且具备了查阅英文文献的能力,同时拥有一定的英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 宋培晶,陈红,胡泊.非英语国家高校开设全英文授课硕士生培养项目现状比较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9):73-77.

[2] 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姚小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 李颖.全英文授课模式的动因论-超学科分析的视角[J].中国外语,2013(1):47-53.

[4] M.A.Somerville and D.J.Rapport. Transdisciplinarity: Recreating Integrated Knowledge [M].Oxford: EOLSS,2000.

[5] 王寅.什么是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欢
全英文教学
浅析影响《猪生产》课程全英文教学效果的因素
石油工程专业理论力学全英文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
留学生病理学全英文教学初探
《电路分析原理》课程全英文教学探索
高等学校“半导体器件物理”的全英文课程建设
“材料分析方法”课程全英文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探索材料科学专业课全英文教学的三个层次
苏州大学研究生全英语教学现状及特色培养模式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