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
摘 要 在落实素质教育及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之中,思想政治教育开始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不可否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符合我国素质教育的实质要求,能够真正促进学生成长以及发展,但是对于我国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来说,管理难度相对较大,形式相对较为复杂,本文结合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对具体的管理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以及研究。
关键词 高校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管理 载体论析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43
Analysis on the Management Carrier of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UANG Li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Jinshen College, Nanjing, Jiangsu 210000)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implementing quality education and promoting new curriculum refor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has begun to receive widespread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It is undeniable tha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meets the substantive requirements of quality education in China and can truly promote stude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but for the manag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China, the management difficulty is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form is relatively complicated.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work in China'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further analyze and study the specific management.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anagement; carrier analysis
0 引言
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中的重要载体,管理载体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管理涉及组织计划,调控决策,领导的不同的过程以及要求,大部分的工作环节存在紧密的联系,上级管理部门以及基层工作者必须要了解与管理相关的纪律秩序以及相关的制度,以此来更好地管理数据,实现管理专业水平的整体提升。另外,我国的新课程标准改革强调,在落实教育教学实践的过程中,老师以及学校的领导者需要正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为教学目标,将专业课程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实现两者之间的完美融合和对接,保障学生既能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能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品行,真正成为高素质的专业应用型人才。
1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内涵与特征
对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来说,大部分的管理采取主要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为核心,将管理环节以及不同的工作内容与学生的管理活动实现相结合,保障学生能够将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与自身的学习情况相结合,主动接受学校以及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积极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促进自身的全方位成长及发展。与专业学科课程教学相比,思想政治教育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直接决定着最终的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因此不管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思想政治教育更为复杂和多元,老师需要站在宏观的角度深入分析教学大纲以及学生们的思想状态,结合学生的实质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和安排,注重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之间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机会,让其在主动参与和实践的过程中接受正确的思想教育和熏陶,从而不断规范个人的言行举止。
另外通过对相关資料的搜集以及时间调查结果分析可以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主要存在以下几个特征:首先是广泛性,学生管理与学生的校园生活存在紧密的联系方式,该管理环节渗透于不同领域的基本活动,具体包括教学管理,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秩序管理,奖惩管理,因此整体的管理覆盖面相对比较广,老师需要采取不同的手段积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另外在运用不同的载体落实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之中,老师需要明确不同覆盖面的相关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不同管理环节之间的有效联系,实现老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为其提供更多可靠性的载体并营造良好的外部应用环境。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学生的自我意识较强,过于严苛和机械的管理极易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同时也不利于管理员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时,老师需要以人性化的管理手段为主,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管理质量和效率。
其次是社会性,除了存在许多自然属性之外,还带有一定的社会属性以及社会特征,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的过程之中,首先需要明确载体的社会性,突出这一特性。与其他的管理工具相比,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以及生活性相对比较明显,老师必须要将意识形态之中的具体内容以及信息融入其中,贯彻无产阶级政党的教育意图,更好的保障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为学生的实践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另外,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的社会性要求老师要以时代的具体变化为导向,分析新时期、新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保障载体管理能够与时代发展实现同步,只有这样才能体现教育教学管理的时代性和创新性,为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真正地为社会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人才。
最后是综合性,大部分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以双管奇下以及齐抓共管为主,老师必须要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及管理要求,明确各大因素对管理活动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采取综合的手段解决各类复杂的矛盾以及问题,实现系统的协调运作以及目标的快速实现。综合性对老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需要综合考虑各类微观因素,分析管理载体的形式和作用、运行机制,保障教育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积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其他学科教育工作之间的结合,实现不同教学工作之间的互动和相互促进,以此来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利用和配置,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作用的有效发挥。
另外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说,大部分的管理活动能够有效的突破传统教学制度以及不足。实际的管理要求具有一定的综合性实践性,老师除了需要考虑各类客观条件以及因素之外,还需要立足于主观因素产生的不同影响,充分考虑个人的工作以及理想思想,道德意识及道德表现。为了保障教学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了解学生集体的思想状态以及思维模式。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所涉及的业务指标十分复杂,除了需要明确自身的政治责任之外,还需要了解管理工作综合性的实质要求。
2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功能以及有效性
管理载体对落实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关键的作用和价值,其中包括管理者以及老师必须要立足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管理策略,明确政治教育目标以及价值。结合本文的实践调查以及面对面的访谈得出,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功能主要以以下几点为主:
2.1规范行为功能
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实现学生的成长以及发展意义重大,为了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老师需要站在教育对象的角度进行知识的有效传输,加强对受教育者行为的有效引导,保障广大学生能够站在宏观发展的角度,遵循科学的发展方向。另外,要想充分发挥管理学生的作用,管理工作人员还需要对管理对象进行相应的影响以及施压,保证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思想,树立良好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主动的在老师以及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下学习和成长。
2.2修身育人功能
高校管理者可以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实际要求,立足于学生个人成长发展的实质需求,积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不住学生能够有效掌握做人的道理,比如学校管理者可以利用现有的管理标准,通过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以及管理标准来提出学生基本素质的要求,保障学生能够在自我管理的过程中实现个人的成长。作为学生自我修养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对实现学生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意义重大,管理者可以立足于自身的规定性作用加强对学生的言传身教,有效挖掘学生自我管理的潜能,保障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以及思想理念。
2.3素质培育功能
为了能够真正落实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高校在落实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以及教育环节的过程中必须要立足于教育实践的真实情况,充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其中大部分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日常管理活动有着紧密的联系,老师需要站在发展的角度解决落实日常管理活动,以提高学生的风险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以及参与积极性为核心,突破传统的人才比较顺利以及培养制度,保障学生能够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引导之下实现自身的全方位成长以及發展,更好地推动新课程改革。
3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运用策略
3.1 选择符合学生实质要求的管理代替
为了给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在选择不同管理机制的过程之中,管理者必须依靠相应管理结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情况以及具体的水平选择一些能够符合师生双方发展迅速的管理策略,立足于目前的实际情况快速解决学生在思想认识过程中所存在的训练难题,及时发现学生思想认知过程中所存在的不足,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更好地促进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提升,保障学生能够将自我反省与自我管理相结合,为后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奠定坚实的基础。
3.2加强对学生的无形渗透
为了保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合理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充分发挥管理管理载体无形渗透力及持续影响的作品的价值。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组成,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对落实各项管理工作意义重大,学校需要结合管理体系建设的实施情况,积极发挥管理的作用。
3.3促进学生管理水平的提升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的落实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学校需要以促进学生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核心,为管理载体发挥良好的外部环境,实现科学规范的管理,保障学校各项管理活动的正常运作以及有效发展。
4 结语
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对老师以及学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工作的过程之中,相关责任者需要充分考虑的影响因素,为实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及空间,为推动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奠定坚实可靠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袁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载体研究[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3).
[2] 桂富强,李锦红.以信息化管理平台为载体 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思想教育研究,2006(7).
[3] 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形态及其特点[J].理论与改革,2003(6).
[4] 高明章.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9).
[5] 贺才乐.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研究理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