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彤彤 甄海生
摘 要 文章阐述高校“三个老师”制度下的育人模式及其内涵,分析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以河北医科大学为例,具体论述 “三维度”协同育人模式,进行实效分析。实施“三个老师”制度,可有效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一步完善;科学塑造在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断强化;深入贯彻十九大文件精神,在实践基础上,实现新教育理念与旧教育理念的合力,从而激发老师提升工作水平、综合素质,带动学生管理工作协调机制的创新与实效。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育 三个老师 辅导员 名誉班主任 学业导师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10.036
Research on the Educational Model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Three Teachers” System
——Take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U Tongtong[1], ZHEN Haisheng[2]
([1] Clinical College of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
[2] School of Medical Imaging,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1)
Abstract The article expounds the educational model and its connotation under the "three teachers"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n this basis, taking Hebei Medical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three-dimensional" collaborative education model for effective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three teachers" system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further improvement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yste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cientifically shape the continuous strengthening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of college students; thoroughly implement the spirit of the 19th National Congress, and realize the new educational concepts on the basis of practice. The synergy of the old educational concepts will inspire teachers to improve their work level and overall quality, and promote the innovation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student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mechanism.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ree teachers; counselor; honorary head teacher; academic tutor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我国高校的特色,又是办好我国高校的优势。思想政治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从高校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三个根本问题出发,不断创新,寻求解决思路。2015年以来,河北医科大学积极探索新时代高校育人新路,逐步建立了专职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和学业导师等“三维度”教育协同育人模式,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1 河北医科大学“三维度”协同育人模式阐述
1.1 培育辅导员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提出,高校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大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1]这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能否充分理解高校辅导员角色内涵,关系到是否能够不断提高辅导员综合能力和管理技能。学校在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的学生比例配备辅导员基础上,积极通过相关技能培训和素质拓展训练,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增强辅导员职业认同感,加深争做学生良师益友的职业角色定位;通过定期的辅导员沙龙或论坛,增加交流工作经验的条件和机会,同时将特殊案例彼此分享和讨论,对共识性问题商议寻求有效解决办法,提高辅导员应对日常事务和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邀请思政方面相关专家开展学术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輔导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为进一步做好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理论方向。
开展定期的辅导员沙龙、经验交流会、相关技能和素质拓展训练、专家讲座等活动,提高了河北医科大学辅导员的思想素质、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促进和保障了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水平。
1.2 名誉班主任的思想引领
学校要求每个专业或者大班由一名处级干部担任班级的名誉班主任。这些名誉班主任长期在校从事教学或管理工作,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丰富,对在校大学生的人生目标的科学规划以及在校期间面临的相关困惑的解答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定期参加班级活动,主讲相关“成长与成才”、“学习十九大精神”等讲座或报告,拉近与学生之间心理距离,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自我规划、自我管理的能力。
1.3 学业导师的专业熏陶
辅导员一般在生活、心理上加以疏导,缓解学生焦虑情绪,而不能真正解决学生在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所以学业导师制就显得尤为必要。[2]学业导师是大学生深入了解学业、规划学业方向的重要引路人。在学校系统内,通过选聘相关专业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能力的名师担任学业导师,从事学生学业帮扶工作,学业导师通过自身的求学历程以及对本专业的前瞻性和长远性向学生传达理念、经验和方法,从而加深学生对本专业的科学化理解,促进学生科学规划自身专业发展的实效性。
2 “三个老师”协同育人的实效分析
“三个老师”制度的推进,积极贯彻“学生为本、教师为先”的办学理念,促进学生与学校共成长,鼓励教职员工与学校共发展。3年来,建立并不断完善“三个老师”制度,河北医科大学现聘任了名誉班主任159名、兼职学业导师和临床学业导师180名,实现了“三个老师”学生班级全覆盖。“三个老师”深入教室、宿舍和学生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思想引领和学业指导,共计开展集中指导1400余人次,形成了教育、关爱、服务学生的合力。实效,即实际效果,是“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与结果之间的张力关系,是实践活动结果对于目的的是否实现及其实现程度,亦即实际效果问题”。[3]实践活动都必然带有目的性,与实践活动结果相比较,实践活动目的是否实现以及实现之程度,是人们对实践活动进行分析、考量、评价的最根本的重要指标。
2.1 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进一步丰富
学校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的“课堂教育”和专职辅导员的“日常教育”两种方式进行。多元文化背景下,面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问题,河北医科大学的专职辅导员、名誉班主任、学业导师等“三个老师”制度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才培养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升华,实现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人生教育的有机结合。大学生在专业领域上的目标和人生规划上的新定位促进了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实现。因此,“三个老师”育人模式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创新和完善。
2.2 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科学性趋强
“三个老师”制度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群体从专职辅导员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完善为课程教师、专职辅导员、名誉班主任以及学业导师的教师队伍体系。专职辅导员的专业性和实践性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常态化推进。名誉班主任的人生经验和社会阅历有助于学生形成自立自强、志存高远的精神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抵御西方价值观的渗透。学业导师专业上的科学引导和帮助将加深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减轻学业压力,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因此,“三个老师”的角色定位对于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科学养成具有重要作用。
2.3 贯彻实现新教育理念的新制度载体
“三个老师”制度的推行使得大学生的德育建设不仅是传统的思政教师和专职辅导员的核心工作,也是专业课教师和相关行政管理干部积极参与的一项系统性工程。这种协同育人方式是应对、解决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的重要途径。“三个老师”充分发挥其有效作用,在加强协同合作的同时,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文化和能力建设。专职辅导员要不断增强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加强新思想新理论的学习,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学业导师与名誉班主任应深入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做学生大学求知路上的引路人。“三个老师”密切配合,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将专业思想教育和学业规划制定等落到实处,着力培养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浓的优秀大学生,助力实现新时期高校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
3 结论
不解决桥或船的问题,过河就是一句空话。不解决方法问题,任务也只是瞎说一顿。”[4]“三个老师”制度是河北医科大学面临当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挑战提出的“协同”育人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新时代教育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08)[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92.
[2] 胡守华.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研究[D].上海:華东师范大学,2006.
[3] 葛喜平.高校德育过程实效性低的理性分析与对策研究[J].学术交流,2009(9):168.
[4]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9.